第三章 战略与战略计谋(第3/24页)

每个战区,不论地形条件如何,都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一个固定的作战基地。

2.一个主要的作战目标。

3.作战正面、战略正面、防线。

4.临时战略线和交通线。

5.各种天然和人工障碍。

6.战略要点。

7.作战目标和主要基地之间的临时基地和中间基地。

8.行动失利时的掩蔽所。

举例说明,假设法国决定派一个总指挥率领2~3个军团,入侵奥地利,各军团分别从美因茨、上莱茵、萨瓦出发。这些军团中,任何军团所通过的国家都将成为战争区的一个战区。在此情况下,每个战区都应该建立基地;确定行动目标和作战地区,以确定进攻时从基地到目标之间的作战线,防御时从作战目标到基地之间的防线。

已经有不少专著探讨战区各方向上的地形点在战术和战略上的特性。道路、江河、山脉、城市、森林,以及要塞,都是研究者讨论的对象,但多数人的意见也不见得有多么高明。有人给这些名称附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含义,什么江河就是最优良的作战线,对于这样的作战线只要准备两条以上的道路,供军队在作战地区内运动,甚至还主张江河可作为退却线和机动线!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唯一可取之处是,江河可以作为良好的补给线,它是建立作战线的有力工具。

同样令我惊奇的还有,有人甚至认为,如果要把一个国家建立成一个良好的战争区,国土上的道路就不能交会,因为交会的道路便于敌人入侵。似乎,一个国家不应该有首都,也不应该有工商业城市,这些集中全国利益的首都和城市,都不应该成为道路交会点。照这个想法,应该把日耳曼变成一片沙漠。难道他们忘了,卡尔大公击败儒尔当[3]不正是借助了道路交会吗?事实上,道路交会不是应该对防御更有力吗?如果两支部队分别沿着交会于一点的道路退却,他们一定能先于追击的敌人会合在一起,甚至可以集中兵力将追击之敌各个击破。

有人认为,崇山峻岭就像长城一样不可逾越,而拿破仑在谈论雷蒂凯山时说:“只要人可以涉足的地方,军队就可以通过。”山地战经验不比拿破仑少的将领,都一致赞同他的观点,他们认为,山地防御战非常艰难,除非能得到当地民兵的配合。这时,民兵可以警戒山顶,袭扰敌人,而正规军则可在山谷交汇处与敌人交战。

我在这些观念上费这么多笔墨,并不是想吹毛求疵,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说明,战争的艺术还未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

对于一些最主要障碍的战略价值,我将在其他各节中分别评述。总之,这种战略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帅的机智和能力。拿破仑从不相信,圣贝尔纳山脉无法跨越,他也没有料到,不起眼的河和围墙居然令他在滑铁卢吃尽苦头。

作战基地

作战计划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可靠的基地。作战基地,是一个国家全部领土和部分领土;军队可以从这里获得战争所需的物质器材和增援部队;军队采取进攻时,可以此为起点,也可以此为依托防守本国国土。

如果一国的边界是一条天然或人工的障碍,它就可作为一个良好的进攻基地,在面临敌人入侵时,它也可作为一条防线使用。当它作为防线时,还应该在其后方建立一个良好的基地,因为尽管军队可得到本国的支援,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军事要点、军事器材、武器库、要塞、仓库等,而在其他地方却可找到这些资源,具备这些资源的地方才可建立稳固的基地。

任何一支军队都有可能拥有逐次分布的基地。例如,法军如果在普鲁士境内作战,它的第一基地应该是莱茵河;第二基地则是莱茵河后方有盟军的地方,或者是具有极大优势的地方,当法军退至莱茵河左岸时,它还能在马斯河或摩泽尔河找到新的基地;法军的第三基地可能位于卢瓦尔河附近。

我的意思是,基地并不一定要相互平行。例如,法军退过莱茵河后,可能在贝尔福和贝桑松、梅济埃尔、色当地区找到新的基地,而俄军撤出莫斯科后,就等于放弃了北面和东面的基地,或是沿奥卡河建立基地,或是在南部诸省建立新基地。这些侧面基地常常起决定作用,可阻止敌人深入国家内部,再不济也可以迟滞敌人的行动。如果一个基地依托一条湍急的大河,那么就可凭借越河工事控制河的两岸,这个基地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基地。

基地的正面越宽,掩护基地的任务越难达成;基地正面越宽,军队与基地的联系也越不易被切断。

如果一个国家的首都离国界过近,那么在防御性战争中,如果以它为基地作战时,与那些首都远离边界的国家相比,并没有多少胜算。

一个完善的基地,需要具备两三个面积足够大的要塞供建立兵站和仓库等用。基地中,每条不能徒涉的江河,至少要建立一个桥头阵地。

现在,人们一致同意我对于基地特性的评价,但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有人认为一个完善的基地,必须与敌人的基地平行的。可我认为,与敌人基地垂直才是最佳的,必要时,我们可以把这种基地当作双重基地使用,可以控制战区,也可以保证两条相距很远的退却线。

大约30年前,我曾在我的《论大规模军事行动》中指出,边界的方向影响作战线的方向和基地的方向。我这样说:

战争区的外形对作战线方向的影响极大,因而对作战基地也有极大影响。

事实上,如果一个战争区呈四方形,那么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战争开始时,我方占领其中的一边或者两边,敌方则只占领一边,而最后一条边则是不可克服的障碍。对于这种战争区,可以根据不同的计谋,实施占领行动。

我用示意图(一)来说明法军1758—1762年在威斯特巴伐利亚的战争区,以及拿破仑1806年的战争区。

示意图(一)

在法军1758—1762年在威斯特巴伐利亚的战争区中,AB是代表北海;BD代表威悉河一线,即费迪南德公爵的基地;CD是美因河一线,为法军的基地;AC是莱茵河一线,由路易十四的军队防守。

此时法军采取攻势,占据CD、AC两条线,还可以利用AB第三边的优势。它可以实施机动,攻占BD,控制敌人的基地和全部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