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凡尔登:准备(第2/5页)

英军、法军总参谋部的人员认为协约国的兵力实际优势比统计数字还要大。不断有情报说,德军浪费兵力的速度惊人,无法持续,很快枯竭。然而,德军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德军比英军、法军更仔细地节省兵力,其伤亡在1915年仅是敌人的一半。霞飞和黑格非常喜欢听自己参谋人员的美好愿望,他俩相信1916年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找到能打得德国人无力还手的最佳进攻方式。答案很明显:继续进攻,消灭德国人,直到德军的防线崩溃。有待回答的问题是何时、何地发动进攻,但两位指挥官并不担心。他俩给1916年的攻势定下了基调,就是要在所有可能进攻的地方发动进攻。如果所有部队能同时发动进攻,德军就无法在阵地之间转移兵力应付进攻的顺次。很难想象,在如此的攻势下,德军能躲避崩溃的命运。

协约国的兵力正在增加,柏林显然知道这个事实。所以,东线胜利没有给德国人多少快慰,打退霞飞的进攻也没有带来多少快慰。他们知道留给德国结束战争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了,道理不难理解,无论防御如何精良,防御意味着消耗和失败。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实力,截至1916年初,德军在西线有94个师,外加26个后备师,而协约国是91个师,外加90个后备师。德国必须在还有实力的情况下打一次胜仗。然而,德国无法确定如何打这一仗,法金汉支持西线,兴登堡、鲁登道夫支持东线,双方一直处于令人厌倦的争执之中。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中,德国人感到有两个因素比较确定:在未来几个月里,俄国的实力将会严重削弱;法国肯定会进攻,法国人的进攻往往不计代价、不顾胜负。

双方面临的最大战略问题在1915年底前都有了答案。12月6日,霞飞在自己地处尚蒂伊的豪华河岸城堡总部里,主持协约国军事首脑会议,英国、俄国、比利时、意大利,甚至日本都有代表参加。参加大会的将军们一致同意针对德国的战略,德国已经虚弱到致命的程度,一次联合攻击就能彻底击败德国,所有交战国在每个战场都发动进攻。他们还同意在夏天之前不发动这次宏大的战役。似乎匆忙开战的意义不大,在半年时间里协约国能聚集起具有决定性优势的大炮和弹药。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可以培训新兵,俄国也能从重创中恢复过来。

12月底,霞飞和黑格再一次会面,勾勒出西线进攻计划的概貌。霞飞想把进攻放在法国境内巴黎的北面,阵地跨过索姆河。黑格偏向于把战场放在更北面的比利时,这样能夺回靠海的港口,这些港口极具战略价值。霞飞的索姆河计划几乎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只是逼退德军的防御线,多杀一些德国士兵。尽管如此,霞飞的计划胜出,因为他打算完成计划的大部分工作。40个法国师将参与战斗,而英国只提供25个师。65个师的进攻应该是难以阻挡的,特别是考虑到有俄国人同时将在东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将发动对奥地利的进攻。

就在协约国的司令官们微调进攻计划的同时,他们的德国同行形成了一个自己的计划。性格内向、喜欢神秘的法金汉,在12月份的前半个月里像往常一样孤独地整理自己的思路。除了西线之外,没有哪里能给予德国所需要的大结局,这是他最后的结论。他相信俄国军队的状态不佳,虽说没有到完全被推翻的地步,但是其攻击能力受到严重破坏,他判断俄国很可能接近革命和崩溃的边缘(他在此处表现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所以把德国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如此一个虚弱的敌人身上并不明智。鲁登道夫应该会猛烈地反对这个观点。但是,鲁登道夫此时正在东线的北部忙于清理事务,他最近刚夺取了一块大小如同法国的土地,不会有人向他通风报信,也不会有人征求他的意见。

法金汉相信,只有诱导英国退出战争,战争才能结束。他巧妙地利用德皇威廉对英国的不满情绪,早在1915年秋天时就宣称英国不仅是德国的敌人,而且是妄想毁灭德国的撒旦。“英国正在赌一场消耗战,”他写道,“我们至今还没有打碎英国想利用消耗战制伏德国的念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驱散英国人的那个幻觉。”

但是,德国无法直接攻击英国而给予伤害。将英国带人谈判的唯一办法就是证明持续的战争毫无意义。法金汉有两个办法做到这一点。一个办法是利用潜艇战攻击商船,导致英国这个岛屿国家饥馑。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个他担任总参谋长期间的决定。他的政治诡辩能力极强,比鲁登道夫要强许多。德国潜艇击沉卢西塔尼亚邮轮后,他与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站在一起要求停止第一次潜艇战役。此后,他的悲观情绪加深,特别是当德军没有能在戈尔利采、塔尔努夫削弱俄国人志气时,他就停止做任何努力了。当海军上将提尔皮茨向他保证实力大增的德国潜艇舰队能在两个月内消灭英国的战争能力(另一些海军将领认为需要四个月或六个月),他发现不能抵抗的期待。“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进一步使用我们最有希望的武器,”他宣称,“我们需要无情地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打击英格兰及其基地。”他安慰害怕美国介入的贝特曼道:“美国进行干预的意志并不坚决。”这个观点听上去似曾相识,那些决定入侵比利时的将军们也是用类似的思维判断英国是不会出兵干预的。

在全面审视了局势后,法金汉认定,另一个办法就是将英国的盟友法国挤出战场。像法国的贝当一样,他相信1914年令人失望的战果说明了一件事,用传统的突破和包围手段难以取得胜利。由于有铁路网,军队可以快速移动,防御线的破绽能很快被修复,想通过巨大的围攻消灭敌人在工业社会里已经不可能,他理解了这个道理,霞飞和黑格却不理解。唯一可能的选择是打破法国的战争意愿。他手中的一组法国和德国之间伤亡人数对比的数据帮助他下定决心,他手中的这组数据比协约国将军们的要准确。“法国已经接近军事行动的终结点,”他告诉德皇,“如果法国民众能了解到军事胜利毫无可能,他们肯定会崩溃,于是英国人手中最好的武器就被敲掉了。”他的梦想不是在战场上直接战胜法国,也不是挥兵进入巴黎的凯旋门。他想集中精力使法国绝望,然后使英国也绝望。这些希望构成了他的凡尔登战略的基础。

法金汉观察到霞飞有个特点,霞飞为追求狭窄的目标往往不惜任何代价,法金汉决定利用霞飞的这个特点。法金汉为法国人设计了一个圈套,他计划攻击一些法军不得不救的阵地,同时命令德军的大炮控制这些阵地,引诱法国人进入德国人的杀人机器中。法金汉说:“法军将失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