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7月29日至31日:恐惧是个坏谋士(第4/6页)

在这番警告之后,格雷向德国保证,如果德国帮助英国避免战争爆发,德国将获得回报。“如果危机能平安渡过、欧洲能保持和平,”他说,“我将努力促成一个有利于德国的安排,俄、法、英不会对德国采取敌对政策,德国将成为各国的合作者。”他好像是鼓吹建立一种新的欧洲均势体系的前锋,其主要目标就是使欧洲告别类似的危机。此时,格雷还未理解德国害怕被敌人包围的感情深度,但是至少他是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世界。

格雷的下一个举动让贝特曼后悔提及比利时的问题。格雷在获得内阁批准后,要求法国和德国必须声明一旦开战也要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法国毫不费力地表示同意。法国计划攻击德国的地区集中在比利时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一带,普恩加来总统非常清楚一旦开战英国的支持比获得比利时的土地更重要。德国却因其战争动员计划的拖累,无法满足英国的要求。这实际上是英国进入战争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这是著名的“双重最后通牒”。对俄国的通牒要求“如果俄国不停止针对奥匈帝国的所有军事措施,德国将在12小时后进行战争动员”。对法国的通牒要求法国宣布中立。截止时间是星期六下午。

德国的“双重最后通牒”是绝望中的最后一次避免战争动员的努力,也是为外交关系破裂后为西线动武提供借口的努力。给俄国的最后通牒也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求直接合作。给法国的最后通牒也有一个目标,就是展示一种野蛮的戏剧姿态,这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警告,当德国与俄国开战时,也就是德国与法国开战之日。最后通牒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为德国进攻法国寻求公众支持。最后通牒实际上是德国蛮横的恐吓。为了使法国根本不可能接受最后通牒,德国大使受命向法国提交了一个蛮横的附加要求:法国暂时交出凡尔登和土尔的大型军事要塞,待到德国结束与俄国的战争后再归还。贝特曼在他的个人传记中承认许多当时的考虑。“如果法国真的宣布中立,”他写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受到虚假的中立条款保护下的法国军队进行各种军事准备然后发动攻击,而此时我们正忙于东线的战事。”

沙皇和德皇之间像亲兄弟一样的电报交流,出现了最后一次小骚动。德皇告诉沙皇:“我还在继续试着说服维也纳,如果俄国放弃威胁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事措施,你手中就继续握着欧洲的和平。”

沙皇告诉德皇:“终止俄国的战争动员,在技术上已经不可能。但是,俄国不要战争,也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奥地利开始就塞尔维亚问题谈判,我的军队将不会采取刺激局势的行动。我庄严地发誓。我信仰上帝的仁慈,我希望你能为了欧洲的和平与各国的福利成功地斡旋维也纳。”

沙皇一看到德皇发来的电报,立刻给予回复。他说他理解俄国的战争动员有可能引起德国也进行战争动员。他说他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战争。他对德皇说:“我希望你能给我保证,就像我刚才给你的一样。所有的军事措施并不意味着战争。我们应该为了各国的利益和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和平,继续进行协商。有上帝的帮助,也为了避免屠杀,我们之间刻骨铭心般的友谊必须延续下去。我焦急地、充满信心地等待你的答复。”

这些话是真情的表露,本应该能为和平提供丰富的机会。但是,沙皇没有等来期待的回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永远不会发生。

背景:奥斯曼帝国

有一则历史小笑话说,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与引发世界大战的七月危机毫无关联。事实上,如果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不曾对东欧的发展有过深远影响的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机绝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都有深远影响,但对土耳其人和受土耳其人统治数个世纪的许多民族的影响更深远一些。

如果奥斯曼帝国没有衰败,哈布斯堡王朝绝对不会涉足波斯尼亚,也绝对不会有塞尔维亚王国;巴尔干半岛就根本不会出现权力真空;俄国和奥匈帝国也就不会被拖入那个权力真空,从而也就不会有冲突。

向更远回溯,如果没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巴尔干半岛的苦难传奇肯定会截然不同。土耳其人统治巴尔干半岛长达500年,在其最鼎盛时期,帝国向西到达意大利,向北到达奥地利、匈牙利、俄国,黑海也被收于囊中。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奥斯曼帝国似乎注定要征服整个东欧,甚至整个欧洲大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虽然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只留下一个小落脚点,但其疆土从中东一直延展到阿拉伯半岛。

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大帝(Sultan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在位的时候达到了巅峰,然后逐渐衰落。苏莱曼大帝在1520年至1566年间统治奥斯曼帝国,帝国不仅在地理上达到巅峰,而且在文化上也达到巅峰。苏莱曼大帝是帝国的第10代传人,帝国的创立者是一个名叫奥斯曼的土耳其部落首领,他在苏莱曼大帝出生前300年建立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王朝。奥斯曼帝国的前10代君主,以一种不间断的步伐向外扩张,世界上没有哪个家族曾做到这一点。苏莱曼大帝是10代君主的佼佼者,他浑身充满活力,作战英勇顽强,具有强烈的征服欲。帝国刚建立时,只不过是位处今日土耳其东部的身份低微的小部落,后来逐渐向所有方向扩张,从而帝国逐渐控制周围越来越多的领土。奥斯曼帝国第一次进入欧洲是在1354年,99年后占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圣索菲娅大教堂,成为伊斯兰清真寺。

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的一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征服了大片多瑙河南面的土地。苏莱曼的父亲谢里姆一世(Selim Ⅰ),竟依靠一场战争的胜利赢得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阿尔及利亚,把帝国的疆界扩大了一倍。他传给苏莱曼的领土包括许多著名的城市:亚历山大、阿尔及尔、雅典、巴格达、开罗、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士麦那。奥斯曼帝国不仅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军事主宰,而且是麦加、麦地那等与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有关的诸多圣地的监护人。这就使得奥斯曼帝国的霸权变得难以被他人挑战。

随着帝国越来越强大,奥斯曼家族变得越来越不像正常意义的家族,而只是一系列没有婚姻的父子关系。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从来不娶妻子,他们像拥有财产一样占有数百个不能结婚的妇女。这些妇女居住在像监狱的闺阁内,只能与拥有他们的苏丹和监管人接触。这些监管人一般是非洲的黑人,他们的男性生殖器被人切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