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第3/7页)

显然,您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您没有问过我们就允诺给朝鲜人派顾问。您必须记住您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代表。我们根据所要求的人数而派出的顾问是去前线的司令部(而不是去作战部队),他们将穿着文职的服装,作为《真理报》的新闻记者。您个人将对苏联政府负责,不能让他们成为俘虏。

冯西(斯大林的笔名)

斯大林认为苏联顾问在朝鲜前线出现是冒险的,一旦苏联顾问被捉住做了俘虏,西方就会断定苏联卷入朝鲜战争。他不想给人提供任何理由来谴责苏联卷入了这场战争。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传唤当时的国防人民委员布尔加宁,并命令撤回我们在北朝鲜军队中的所有顾问,当时我在场。这使我感到忧虑。我想他这样做是担心有我们的军官被俘而为美国指责我们参与战争提供口实。或许这种不给人以指责我们的根据是一种谨慎做法,但另一方面,这样做削弱了北朝鲜军队,因为他们缺乏懂得军事战术的合格干部。我们顾问的撤退削弱了北朝鲜的战斗力和战斗准备。”

到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斯大林确信外国军队很快就会被赶出朝鲜半岛,他向金日成致电表示祝贺:

苏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辉煌胜利。苏共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被赶出朝鲜。

但朝鲜的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形势急剧恶化。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金日成将求援的目光首先投向莫斯科。

斯大林站了起来,焦虑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

难道就这样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地图上消失?难道这样观望社会主义阵营被美国削弱?这样下去将会引起一连串的消极反应,苏联的国际地位也将受到损害。但是,如果苏联卷入朝鲜战争,将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大规模冲突,那样将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刚刚从战火废墟中重建起来的苏联还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这时的斯大林已完全失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种顶天立地的风采。他不愿冒险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他想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斯大林立即致电苏联驻中国大使,尽快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建议中国派部队援助朝鲜。斯大林在电报中说:

我正在莫斯科很远的地方休假,与朝鲜的事件多少有些隔绝。但是,据今天由莫斯科传给我的消息,我看,朝鲜同志们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

莫斯科在9月16日就已警告过朝鲜同志,美国人在仁川登陆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在于切断北朝鲜第1和第2方面军与北朝鲜后方的联系。莫斯科曾警告,迅速从南方至少撤出4个师,在汉城以北和以东建立防线,然后逐步将大部分的南方部队撤到北方,并以此保住三八线。但第1和第2方面军司令部未能执行金日成关于将部队撤往北方的命令,从而使美国人得以切断部队和包围了他们。在汉城地区,朝鲜同志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部队,可以认为通往三八线的道路是不设防的。

我考虑,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

10月5日,斯大林与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讨论关于苏联在朝鲜的国家安全利益的性质以及如何在当地保护这一利益。所有的政治局成员都同意,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苏、美在朝鲜发生直接冲突,即使苏联被迫放弃北朝鲜。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

当威胁出现时,斯大林越来越倾向于北朝鲜将被消灭和美国人将到达我们边界的想法。我清楚地记得交换对北朝鲜问题的看法时,斯大林说:他们将来到这里,但我们现在不应该同他们作战。我们不准备作战。

3 中国积极备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50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北京秋高气爽,晴朗的天空中淡淡的白云如丝如絮,微风中不时飘来悠扬的乐曲声。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在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彩旗飘扬,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接到金日成、朴宪永向中国提出出兵援助朝鲜的请求,同时也接到了斯大林发来的建议中国派部队援助朝鲜的电报。当日传来消息,南朝鲜军已经越过三八线。

夕阳在中南海碧波涟涟的湖面上留下一道金黄的光环,景色宜人。毛泽东伫立岸边,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吹拂着身旁的古柏,向远方吹去……

正当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地为巩固人民政权、恢复经济而努力的时候,一片浓密的乌云突然在中国东北边境上空出现。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在扩大朝鲜战争的同时,竟毫无理由地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武装入侵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宣言》中宣布:“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0月25日,日本第10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向中国投降。

在中国内战失败后,国民党集团逃往台湾。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再次确认《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申明:“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

但是,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却在1950年6月27日发表声明,声称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因此,我已命令第7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

自6月27日起,美国第7舰队十余艘军舰先后占领台湾基隆、高雄两港口,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侦察巡逻”和作战演习。美国空军第13航空队的飞机进占台北空军基地。台湾即成了美海、空军军事基地,美军事势力遍布全岛并牢牢控制了国民党当局各个军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