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第2/7页)

政治形势也在复杂化。

敌人向北朝鲜境内投伞兵侦察苏联援助何种物资并组织破坏活动。反对势力在北朝鲜已开始抬头。

什特科夫还将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给斯大林的求援信用电报发给葛罗米柯。

金日成和朴宪永在求援信中写道:

亲爱的斯大林:

我们有充分的决心克服面临的困难,不使朝鲜沦为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为了人民的独立、民主和幸福,我们将斗争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我们果断地采取坚决的措施:组建和训练一些新的师;把在南朝鲜动员来的10万多军队部署在更有利的作战地区;武装全民,做好持久作战准备。

虽然如此,如果敌人不给我们时间来实现我们预定的措施,而且还利用我们极端严重的局面来加速对北朝鲜的进攻战役,那么我们将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阻挡敌人。因而,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奇,我们不能不请求您给予特别的援助。换句话说,当敌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非常需要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志愿部队,对我们的斗争给予军事援助。我们请求您对我们的上述建议给予指示。

鉴于北朝鲜的混乱局势,什特科夫请示葛罗米柯,可否将部分苏联专家和在朝苏联机构的部分苏联工作人员撤回苏联。

10月1日夜,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一等参赞柴军武(后改名柴成文),向中国提出紧急出兵援助的请求。接着,金日成又与朴宪永联名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并专派朴一禹到北京面交毛泽东。求援信说: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对于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朝鲜人民深切的关心,百方援助,我们谨代表朝鲜劳动党,衷心地感谢!

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战况是,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我们的战况不能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挤入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遂于九月十六日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继续占领了汉城。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了,我们人民军虽然对于上陆的敌人,进行了极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

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飞机,每天不分昼夜地任意地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我们对敌空军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敌人则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与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及其他设施被大量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

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的部队已经连接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有一部分部队,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如果汉城完全被敌占领,则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是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的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制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2 焦虑的斯大林

斯大林说:“他们将来到这里,但我们现在不应该同他们作战。我们不准备作战。”

苏联斯大林休养所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的一片墨绿色的松柏林中,几幢俄罗斯风格的别墅,红瓦白墙,拱门长廊,精巧而别致。

休养所的主人已无心欣赏周围的一切美景,叼在嘴里的木制大烟斗冒出一缕缕青烟,紧锁的眉头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案头那封来自朝鲜的求援信。

斯大林出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一个鞋匠家庭。30多年的斗争生涯造就了他坚强果断、万难不屈的气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遭受惨重损失,陷于十分危急的境地。斯大林力挽狂澜,组织领导全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动员一切力量,保障反侵略战争顺利进行。他依靠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及其指挥机关总参谋部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制订战略计划,组织战略协同,组建和使用战略预备队,总结失利教训,先后取得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战略决战的重大胜利。同时,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企图毁灭人类的战争,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战争考验的苏联已经强大起来。斯大林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向美国让步。他在1946年2月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攻击这篇讲话,说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斯大林一直认为美国不会对朝鲜进行干涉,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美国人最终还是干涉了。美国人的干涉令斯大林十分担心,他不愿卷入苏联与美国的公开对抗。斯大林在帮助北朝鲜加强军事力量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主张把苏联的作用限制在武器和后勤供应方面。

当金日成要求苏联顾问直接归属于前线的作战部队,什特科夫向金日成保证将说服莫斯科批准这一要求时,斯大林向什特科夫发出了警告:

苏联驻平壤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