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4/5页)

李世民眨巴着眼睛道:“我和弟弟还小,还不能出仕,除了玩一点商贾游戏,还能做什么?商贾游戏总比投壶有趣。兄长才不应该琢磨商贾之事,他都当官了!”

杨昭皱眉道:“这倒是。我听闻他每日来探望你和三郎,还以为他和你们很友悌。”

李世民翻白眼:“可别每日来探望我们了。我和三郎急需休息,他却非要每日带着狐朋狗友来折磨我们,烦不烦啊。我和三郎向着祖母哭了一场,他才没有继续打扰我们。否则我和三郎肯定现在还病着。”

杨昭疑惑:“探望你还不好了?”

李世民道:“太子殿下肯定也有生病的时候吧?生病时是不是不想说话只想睡觉?若有人每日都拉着你说话……嗯……”

李世民耸肩,摊手,摇摇头,叹气。

杨昭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特别是感染了风寒,咳得嗓子都哑了,谁耐烦说话?

“辛苦了。”杨昭同情道。

李世民道:“其实兄长应该也是好意,只是兄长也还未到弱冠,按照祖母的话来说,兄长也还是个孩子,他不懂怎么照顾孩子。所以我和弟弟还是很感激他来看望我们的。能每日来探望我们,足以表明他对我们的关心。只是这香皂铺子,我和弟弟是想把生意做起来后交给姊妹们。”

李世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还有我未来的丈母,嘿嘿。”

杨昭无语:“你年纪这么小,就开始讨好丈母了?”

李世民挺起胸脯道:“对丈母好,怎么能叫讨好?”

“行行行,你的歪理很有道理。”杨昭道,“我这就去求母后,你要同去吗?”

李世民立刻努力抱住太子殿下那完全抱不住的大胖腰:“要去要去!我好久没见到表叔了。我现在射箭比以前还厉害,我要和表叔炫耀!”

杨昭嘀咕:“你还真是一点都不怕父皇……行,一起去。别挂在我腰上,自己走!”

杨昭带着李世民去面圣。杨广正好在萧皇后处抱怨朝堂。

李世民没有向杨广吐苦水,只炫耀自己的射箭本事又有了长进。

杨广笑着让李世民展示了一下射箭技术,然后坏心眼地让李世民骑在马背上射箭。

李世民还没学骑射,所有箭全部落在了靶子外面,把杨广逗得哈哈大笑。

李世民腮帮子鼓鼓道:“表叔,等我学会了骑射,再给表叔汇报!”

杨广笑着道:“好。”

杨广逗弄晚辈逗弄得十分开心,大手一挥又是许多赏赐,并且又要给李渊和李建成赏赐。

杨昭犹豫了一下,在杨广准备又给李渊和李建成赏赐的时候,起身道:“唐国公教导有方,理应得赏。但李家大郎已经因二郎三郎得过一次赏,若再因二郎三郎得赏,恐朝中会有非议。”

杨广想了想,道:“也罢,就不赏了。”

他很疑惑,这点小赏赐,太子怎么会阻拦?

正因为事情出乎常理,所以杨广就很干脆地听了太子的进谏。

杨广派人把李世民送回家,借口许久没有和太子交流父子感情,离开了皇后宫中,与杨昭一同往东宫走。

杨昭累得脚打颤,但不敢露出喘气的模样,只能强忍着。

“我听闻李建成常说他和大雄大德兄弟友悌,但看你今日的表现,似乎不是如此?”杨广背着手问道,“他可是仗着自己是嫡长,欺负大雄和大德?”

杨昭借着叹气深深喘了口气,道:“站在他的角度,倒也不是欺负。勋贵家族,嫡长子继承爵位,好的东西自然是嫡长子先挑,大雄大德年幼,怎能与长兄比?”

杨广冷哼:“是他怎么与大雄大德比吧?这么大岁数,也没见他文采武功上有什么名声。”

杨昭知道父皇一定会生气。

李二郎和李三郎和父皇当初非常相似,都是头顶上有一个庸才兄长。好不容易夺嫡成功,外界却只因父皇不是嫡长而传播许多离谱的谣言。

父皇现在行事急躁,好大喜功,也是想尽快证明自己才适合当皇帝。

不过杨昭虽然是嫡长,听了李世民言语中隐藏着的心酸,也有些生气。

除了同情李世民和李玄霸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香皂工坊是父皇赏赐、他亲自跑下来的。唐国公府说收就收了?这是拿他和父皇不当回事?

杨昭不爱和人告状。且他知道自家父皇小心眼,若自己告状,父皇很容易往重了处罚。

不过唐国公府若是抢了二郎三郎的香皂作坊,这事迟早会传到父皇耳中,到时父皇更加震怒,说不定会牵连唐国公府一家。

唐国公李渊是位贤臣,可不能被后宅之事牵连了。所以杨昭思索之后,还是自己和父皇说了。

“其实这事和唐国公和唐国公夫人没什么关系,只是姨婆她老人家偏疼自己带大的大孙子,所以见大雄和大德琢磨出香皂方子,得了父皇的喜爱,就……唉。”杨昭叹气,“老人的偏疼有时候不讲道理。”

杨广白了儿子一眼,道:“你是想说你祖父母偏疼你不讲道理,还是想说你父皇我偏疼你家大郎不讲道理?”

杨昭立刻抱怨道:“父皇,儿子可没想那么多,你也别想太多。”

杨广回头让跟随的宫人把马车带过来,指着旁边道:“走不动了?一旁休息去。你逞强还能瞒住朕?”

杨昭讪讪道:“我在减肥了,在减了。”

杨广横了大胖儿子一眼,根本不相信。

杨昭赶紧转移话题:“我观姨婆就是看着大雄大德一得赏,李建成就能得赏,就把大雄大德当成为李建成讨赏的工具了。李建成在大雄大德出生前当了九年独子,估计也还没有习惯如何当兄长。大雄大德确实受了一些委屈。不过有唐国公和唐国公夫人护着,他二人还是无事的。”

杨广冷笑:“李渊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哪敢对他母亲呛声?”

杨广把大胖儿子送上马车后,就回宫发布诏令训斥李渊,让李渊回家反省,反省够了再官复原职,并把李建成的荫官也免了。

诏令大意是,朕赏赐给你儿子的东西,你也敢乱分配,你是不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接到诏书的时候,李渊难得硬气了一回,虽然没有和老母亲吵架,但把李建成狠狠训斥了一顿。

“你祖母年老昏庸不懂,你还不懂?你是未来的唐国公!现在已经是五品的官员!一点黄白之物就能让你迷了眼睛?你居然还宣扬出去了?!”

李渊气得胸口发疼。

他一大早起来,柴绍就来拜访,委婉告诉他,香皂生意的本钱是李昭的嫁妆,唐国公府怎么能一句“外嫁女”就把李昭赶走?李昭不敢忤逆长辈,他却看不下去了。

柴绍刚被他送走,长孙府的高夫人居然亲自来赔罪,说不知道这生意是唐国公府的,还以为是李二郎李三郎闹着玩,所以她为长孙无忌也入了一份,现在问怎么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