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4/5页)

“太过自信。”

“对,他认为已经统战成功的人,实际只是敷衍了事。我不妨告诉你,蒋主任是其中最大的,还有警察局长杭毅,警备司令董别,三十八军参谋长陈子坚都在此列。还有几个小的,都是他的诸暨老乡,主任秘书俞铨,总务处长朱品之,机要科长寿家骏。我正是通过他们与宣侠父交往,了解他的近期活动,当然很不详细,只知道个大概。要问宣侠父哪天干了什么,去了哪里,见了谁谁,他们哪里知道。”

“老徐,你真厉害!”武伯英竖起大拇指,毫不掩饰敬佩,徐亦觉说了宣侠父的两个缺点,实际也正在犯那两个缺点。“你比刘天章更胜一筹,从各个方面来讲。”

徐亦觉更加得意,轻快地扣上杯盖,发出清脆的鸣响。“话不能这么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武伯英把他捧到天上:“老徐,那你说,这个案子应该从何查起?”

徐亦觉非常聪明,突然意识到得意忘形。他精心地把两个盖碗挪开,一杯给武伯英,一杯给自己,低头沉默片刻,然后才摇头笑道:“你早就有了答案,何必来问我。”

“我怕我的答案,和你的不一样。”

徐亦觉诡秘一笑,把左手斜捂在桌面上,抬起掌缘犹如暗看牌九。刚才搁盖碗的地方,留着一点水渍,他伸右手食指蘸着水渍,在左手下的桌面上写了个字。“这是我的答案,你的呢?”

武伯英眼珠一转,如法炮制,也用左手捂着写了个“八”字。一撇一捺,两笔写完,放开手掌。徐亦觉同时放开手掌,笑着看看武伯英的字。“八办。”

武伯英也看看他的:“八办。”

英雄所见略同,两人如同火烧赤壁的诸葛亮、周瑜,一起爽朗大笑,天气干燥,桌面上的字很快就蒸发得没了踪影。徐亦觉笑了笑,拍拍电话:“我给伍云甫打个电话,联系一下,你去查。”

“电话我自己打,你不宜找这个麻烦,在冤枉上加冤枉。”

“我想鸣冤,太积极,反倒惹嫌,哈哈!”徐亦觉见他绵里藏针,略微有些尴尬。“胡总指挥给你派的人,昨天下午来了。向你报到你不在,我就把他们安顿了。清一色的年轻人,穿惯了军装,连便装都穿一样的。笑死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当兵的,还怎么去跟踪,怎么行动。”

武伯英颔首耸颧:“那这四个人的薪水,也要靠徐科长报在经费之内,这是我答应胡总指挥的,不能干这边的活,还拿那边的钱。”

徐亦觉迟疑了一下,然后很干脆:“行,没问题。”

武伯英端起茶盏衬碟,碰了一下他那盏。“以茶代酒,先谢徐科长,回头单另摆酒,表示谢意。”

徐亦觉端起茶盏认真道:“酒就免了,戴老板下了禁酒令,杜绝醉酒误事。你也知道,定的最高惩罚是枪毙,就有可能枪毙。”

“拨乱须反正,治乱须重典。”武伯英点头,揭开杯盖呷了口茶,“气清爽芬芳,色碧绿透亮,形一旗一枪,味醇和悠长。好个龙井,好个‘狮’字号。你昨天说狮峰龙井,应该当时就喝,耽搁了一天口福。忙着跑到刘天章那里去,喝他的那个茶,铁观音渣料,还没我的好。开门七件事,我和他,都把茶当成了油盐酱醋。”

徐亦觉自负撇嘴,拿过茶罐拔开盖子,提出包茶叶的纸袋,将罐底呈给他看。“知道你是茶客,喝茶懂茶,看看我存的龙井。按老法子,衬着生石灰块子,瓷罐密封,现在喝起来还新鲜如初。”

武伯英又喝了一口:“已经有了变化,变得更好喝。都以为新炒龙井好喝,实际用生石灰折其锐气,才更杀口。新龙井春味太足,用古法存存再喝,正是一年春好处。”

徐亦觉也喝了一口:“大行家,这个‘春味’,用得恰如其分。我原来把这青涩味道,叫做‘草味’。今后还要向你多讨教,做个真正的茶客。”

“我也是只会乱喝,喝多了,得了一点感受。如果把这龙井,拿来用宜兴罐醒茶,半个月也就没了春味,但是却有了熟味。”

这时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出现了几个人影,从门口走过,武伯英偏头看了一眼。几个小伙子,穿着便衣,身体板直,行走间不自觉统一了步伐。

徐亦觉又喝了一口茶,笑笑:“胡大帅派来的,就是他们,四根棍儿。”

武伯英笑笑:“我就需要这样的棍儿。”

徐亦觉的话被完全截住,撇嘴不信,却也知道他使用军棍之真正意图。端起盖碗,茶水已经不烫,一口气喝干。武伯英也把念力放在茶上,小口小口喝着,两人以茶为务,一时间无话。片刻之后罗子春走到门口,先向徐亦觉问好,徐知道他的来历,傲慢哼了一声。

罗子春进来一步:“他们四个来了。”

武伯英放下盖碗:“知道了,准备开个小会。”

罗子春得令要走,徐亦觉招呼他停下,站起来到书柜里,拿出两个斗彩茶叶罐,递给他。“这两罐茶叶,给你们专员,拿过去。”

罗子春接过茶叶先走了,武伯英感激笑笑:“多谢,正中我下怀。还想着以后要喝好茶,每天都要来叨扰,多不好意思。我给他们开个会,徐科长也参加一下吧?”

“不参加,不参加。”徐亦觉摆手回绝,“早上吃了甑糕,不该这么快喝茶。陪着你喝这一杯,肚子开始拧绳了。参加你们的会,恐怕你没讲完,我下面就先要发言。不参加了,得先去趟茅厕。”

武伯英面上乐不可支,心中知道他要去干什么,跟着站起来。给蒋鼎文报告是徐亦觉的第一要务,武伯英觉得这样也好,用另一种方式替自己做了通报。

破反专署召开第一次碰头小会,胡宗南派来的四个手下,皆为二十三四岁左右年纪,同在一个加强侦察连当排长。四个排长厮混久了,无形中成了小团体,也无形中排了顺序,赵庸、李兴邦、梁世兴、彭万明。合作日久,配合默契,武伯英能感觉出来,问一句话,没有抢答的却有补充的。一锅端来的四个精壮助手,让他很满意,小伙子们军装穿惯了,穿便装有些不自然,行走站坐带着军汉味道。他们和把兄弟一样,因日久分了性情,也因日久改了性情,赵庸宽厚,李兴邦精明,梁世兴鲁莽,彭万明精致,简直就是三国的刘关张赵。随着四个军汉,胡宗南还送了一辆美式吉普,昨天下午一起来报到,武专员不在,规规矩矩在办公室待了一晌。刚才徐亦觉就说过,这四人挺怪,问一句答一句,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武伯英很有些感激胡宗南的厚意,需要的正是这种技能型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