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失踪(第3/3页)

一瞬间,她心如刀绞,姬蘅这个人,最爱逞强,虽然在别人看来,他原本就很是强悍。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尚且云淡风轻地笑着,那身红色铠甲下的伤痕,却是无人发现。他总是一个人临到头来,还是自己连累了他。

叶世杰觉得很奇怪,殷之黎和姬蘅年纪相仿,但姬蘅身上的杀气,却是殷之黎怎么也学不来的。殷之黎还是生活在云中,从小被培养,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怎么办呢?她道:“我去七闽,我去找他。”

燕京的百姓对于战争的担忧也就渐渐的被频频传来的捷报冲淡了,京城还是一派歌舞升平,仿佛没有这回事似的。叶世杰同姜梨说起此事的时候,还道,虽然殷家兵很厉害,殷之黎的战术也很精湛,但殷之黎毕竟年纪不大,很多时候,缺少一股作为将领的杀伐之气。相比之下,金吾军却像是利剑出鞘,步步杀机,姬蘅更是下手毫不手软,光是他自己,就斩获了殷之黎手下的几员大将,砍下头颅挂在马尾后作为战功。

孔六吓了一跳,道:“万万不可,如今虽然殷之黎死了,殷家兵群龙无首,但还有些虾兵蟹将未曾清理干净。陆玑已经让人去寻找大人的下落了,姜二小姐便是去了也于事无补,还是留在燕京城为好。这样等大人回京,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姜二小姐。”

春日就这么过去了,夏日来了。在炎热的夏季里,青州那边频频传来捷报。姬蘅带领的金吾军收复了好几座城池,殷之黎往南退守。长时间的坚持下,两边兵马都有所消耗。殷之黎重在战术,而姬蘅的金吾军却带了点当年飞龙骑的影子,剑走偏锋,但杀起人来毫不手软,气势如虹。在这样的情况下,姬蘅到底占了优势,似乎也渐渐习惯了战场,比之从前的僵持,战事至少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不错,”司徒九月也生硬地安慰道:“你放心,姬蘅不会死的,他的命硬得很,一定会回来。”

她的态度如此坚决,后来姜元柏和姜老夫人也不问了。姜元柏在这些日子里,已然将自己手下的人脉处理得七七八八,辞官的奏折也递了上去。洪孝帝果真没有阻拦,甚至连挽留的意思都没有,爽快地应允。于是姜元柏和姜元平两兄弟庆幸之下也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原先还有的遗憾顿时一扫而光。若非他们这时候愿意退出,只怕日后不知道还会落下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只要碍了皇帝的眼,天下间没有人能善终的。

会回来么?姜梨的心头,不由自主地又冒出闻人遥的那个预言,他们都认为,预言里的劫难指的是殷之黎围杀姬蘅之时,所以那个劫难已经过了。

姜元柏和姜老夫人旁敲侧击地问过姜梨是否愿意去永州,永州在青州以北,也十分安全。姜梨大可以先在永州待一段时间,等到日后姬蘅回京,再回燕京。不过姜梨一如既往地拒绝了,表示无论如何,她都会在燕京城等着姬蘅归来。

但万一他们都想错了,那个劫难并没有过,指的是如今这一次姬蘅失踪呢?

姜家人对于即将辞官的事,表现得超乎意料的平静,除了姜景睿不解之外,其余人倒是没有说太多。盛极必衰,姜家到现在还能全身而退,已是不易。而当没有了权势顾虑的时候,人反而会更加在乎亲情。于是姜幼瑶的事,反倒成了姜家的大事。

曝尸谎言,鹰犬啄食。姜梨闭了闭眼,紧紧握住了拳头。

自从上一次姜梨在皇宫中见过太后以后,日子便是这么不紧不慢地走着。洪孝帝没有问她究竟和太后说了什么,姜梨也不会主动去说。姜元柏也没有询问,倒是姜老夫人,听闻永州有一个神医,可以治好人的痴傻之病,便想着等姜元柏辞官之后,带着姜幼瑶去永州,看看能不能让姜幼瑶恢复神智。

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