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失踪(第2/3页)

二人正在笑的时候,便见外面有人走进来,司徒九月从花圃里站起身,招呼那人道:“孔六。”

闻人遥把林尧从马上抱下来。

孔六大踏步走进来,他满脸焦急,眉头紧锁,一眼没有看到姜梨,而是对着司徒九月直奔而去。姜梨一愣,只听得孔六走到司徒九月身边说话,其中隐隐夹杂着“大人”这个词,而司徒九月闻言,面色大变。

姜梨叫了一声“闻人公子”,闻人遥这才回头看见他,马上的林尧高兴地喊道:“姜姐姐!”

姜梨的心中“咯噔”一下,匆匆对薛怀远道了一声“爹,我去看看孔大人来是所为何事”,便快步往花圃里走去。

一进去,就听到马蹄的声音,姜梨循声望去,便见林尧坐在小蓝的背上,闻人遥在一边指挥着他,高兴得出奇。倒让姜梨吓了一跳,小蓝不是普通的马,脾性烈,林尧未必能驯服,这样太危险了。

等走到花圃,还没走近,就听到孔六的声音道:“现在还没找到下落。”

姜梨不再往外看了,等马车行到了国公府门口,车夫停下,白雪搀扶着姜梨跳下马车,门房处的侍卫行礼道:“二小姐。”侧身打开大门,姜梨三人走了进去。

“谁没有找到下落?”姜梨问。

去国公府的路上,还要经过叶府。叶府的大门紧闭,如今叶家人都已经住进了国公府,于是叶府便无人看管,连小厮都搬走了。门前的地许久没人扫,落下灰尘,杂草丛生,看着看着,便也让人心生萧瑟。

花圃里的几人没想到姜梨会突然出现,吓了一跳,薛昭看向姜梨,惊讶道:“姐姐,你怎么来了?”

原先在的时候不觉得,等人走了之后,便觉得仿佛燕京城是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活色生香。姬蘅不在的日子,京城依旧繁华,但又变得黯然失色,一切都不习惯了起来。

姜梨却没心思与薛昭叙旧了,她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孔大人,你来说的,是不是和姬蘅有关?”

深秋季节,到底有几分冷清,不过仍旧没能阻挡得了燕京城的繁华。街道上仍旧是摩肩接踵,压根儿感觉不到战事带来的紧张。姜梨撩开帘子去看,仿佛只要撩开帘子,就能看到酒楼高处,坐着一位含笑看戏的红衣美人。然而目光所及,空落落的,什么也没有。

孔六面露难色,似乎想要敷衍过去,但他口舌笨拙,一时间竟想不到极好的措辞。薛昭也沉默下来,姜梨看向司徒九月,问:“九月姑娘是不是姬蘅出事了?”

姜梨勉强笑了笑,不置可否,便让白雪去跟姜老夫人支会了一声,三人便上了马车,出了姜府。

司徒九月平日里虽然不苟言笑,但还极少出现这般难看的脸色,听到姜梨问自己,司徒九月似乎有些烦躁,但姜梨执着地看着她,她便吐出一口气,道:“反正你迟早也要知道这回事,我也就不瞒你了,姬蘅失踪了。”

白雪道:“姑娘原来是思念国公爷了。”

“失踪?”姜梨倒吸一口凉气,“他怎么会突然失踪?”

“罢了,我们去国公府看看吧。”姜梨站起身,她实在没能抑制住自己心中莫名的念头,便想着去国公府看看薛昭他们,分散分散注意力也好。况且姜元柏辞官之后,对于战事也不甚清楚了,姜梨想要知道点什么,还得去国公府问叶世杰和司徒九月。

司徒九月朝孔六努了努嘴,“具体事宜,我也不是很清楚,孔六,还是你来说吧。”

姜梨得了披风,并未觉得有多暖和,反而心中越发得不舒服起来。她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莫名地总是想到姬蘅那里去。她告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姬蘅现在在七闽,战局十分顺利,只要将殷之黎最后的兵马降灭,这一场战争,也就算结束了。等结束了之后,姬蘅就会回京,一切都按照他们之前约定好的那样。

孔六挠了挠头,道:“我今日一早接到了陆玑的情报,三日前,殷之黎带着殷家兵的精锐夜袭,金吾军本来围困了殷之黎的金吾军,大人一刀砍断了殷之黎的坐骑,杀了殷之黎。但他杀了殷之黎以后,突然从马上跌落下来,殷之黎的副将趁乱砍了大人一刀,殷家兵俘虏了大人,大人拼死抵抗,等陆玑他们赶过去的时候,大人大人不见了。”

姜梨摸了摸自己的脸,这一摸,才发觉自己的手也冷得出奇,打了个寒颤。桐儿见状,急道:“姑娘莫不是着凉了?这天儿越来越冷,该熬些石榴糖水喝,奴婢拿件小披风来。”

“他是不是被殷家兵的人带走了?”姜梨急切地追问,她的心怦怦直跳,便是成了俘虏,至少还有一条命在。

桐儿看出了她的不对劲,忍不住道:“姑娘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今日瞧着好似脸色不大对。”

“不当时在场的殷家兵被尽数降灭,抓住的俘虏说大人逃走了,陆玑正在带人去追查大人的下落,但七闽深山地形复杂,蛇虫鼠蚁众多,山林中还有野兽出没,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大人的下落,到现在还没找到……”

这一日起来,姜梨一大早便觉得右眼跳个不停,好似要发生什么事似的。她心中隐隐有一些不好的预兆,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等白雪来送早食的时候,姜梨吃得也是心不在焉。

薛昭忍不住道:“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说明至少现在姐夫还活着,姐姐,姐夫一定会全身而退的。”

殷之黎这个夏王,到底也没做到多长时间。

“我只是奇怪,姬蘅会和会突然从马上跌落下来?”司徒九月疑惑:“这不是他的性子。”

燕京城离青州相隔千里,姬蘅忙于兵事,无法给姜梨寄回家书,但战事一日比一日激烈,等到了深秋时节,姬蘅已经将殷家兵占领的所有城池都收了回来。双方皆有伤亡,但殷家兵更为惨重。姬蘅将他们逼到了七闽的山林中,十万精兵到最后剩下也不过一万。

“是他的伤……”姜梨喃喃道:“之前殷之黎埋伏弓箭手,利用我诱他入瓮的时候,他受了伤那些伤很重,他说不重要,可是怎么可能不重要?他定是在马上旧疾复发了,或许他早就旧疾复发,只是他一直忍着,他惯来会掩饰,当时一定是……一定是怎么都掩饰不了了。”

所以他们两人虽然年纪相仿,但是成就的性情却截然不同。倘若能回到姬蘅的小时候,姜梨真想抱抱那个可怜的小姬蘅,告诉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以后会更好的。

姜梨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掉了下来。

姜梨闻言,但笑不语,心中却是为姬蘅感到难过。殷之黎虽然被殷湛亲自教导用兵之道,但殷之黎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却还算轻松自在地度过了幼童和少年时光。他过去的人生里没有包袱没有黑暗,不必面对血淋淋的真相,也不必为了生存躲避伪装。但姬蘅不一样,姬蘅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一日是像殷之黎那般轻松地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