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收兵(第3/3页)

眼中钉肉中刺,就要干脆利落地拔掉。如果没能拔掉死在这里,也算死得其所。最坏不过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项羽唱道:“哎呀!将军哪!八千子弟俱散尽,乌江有渡孤不行。怎见江东父老等。不如一死了残生!”

今夜这座红楼里,杀机重重,不知有几个十面埋伏将要上演。然而即便知道是陷阱,两人都要心甘情愿前来。因为只有对方互为诱饵,以身犯险,才会有接近对方的可能。而之所以不惜冒险也要前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置对方于死地。只要对方活着,他们彼此就不能安心。

他自刎而死,乌江边上,从此再没有了这位英雄。得胜的人在唱:“收兵哪!”看客却不为这胜利而喜悦,无人鼓掌,满坐寂然。

殷湛笑言:“肃国公惯来自信。”

这出戏散了。

“临走之前,我卜了一卦,卦象说,大难不死不必有后福。”姬蘅轻描淡写道:“我看,至少今夜我是不用死了。”

第一排的桌上,银盘之上整整齐齐码着金元宝,恰好满满一盘,翠碗之中层层粒粒堆着白珍珠,恰好刚刚一碗。这是这出戏的酬劳。

他的尾音仍然温柔,剑拔弩张的气氛里,只有他泰然自若。殷湛道:“肃国公以为?”

还有两条人命。

“那你不妨猜猜,今夜你是死是活?”

漫天大火烧起来了,烧得红楼之上仿佛九天之上的劫云,戏子们散去,这出戏开场满堂彩,听到曲终的却没有几人。

殷湛面色不变,笑道:“我若活着,就由我来做。我若死了,就由我儿来做!”

戏台里的那位将军留在了乌江边,戏台外的将军则陨落在了红楼里,翠环珠绕,无人记得起当年的豪情满怀。

“殷之黎应当准备起兵了吧。”一杯酒饮尽,姬蘅放下酒盅,漫不经心地问道:“让我想想,今夜你除了我,宫里有太后,皇上就像是拔了牙的老虎,任你摆布,殷之黎从青州起兵,以长河为界,就算暂且攻不下燕京,也可以立新朝为南燕。就是不知道夏郡王的封号是什么,这皇帝由夏郡王来做,还是殷之黎来做?”

将军死于战场,顶天立地,是好戏美人自刎帐前,有情有义,是好戏胜者鸣刀收兵,得胜回朝,是好戏。

姬蘅笑盈盈地举杯对饮,他的动作优雅从容,和殷湛的粗豪截然不同。两种截然不同的风采,却有种诡异的契合。

但看戏的人,余生却只有一人了。

殷湛没有说话,抱起酒坛来遥遥对着姬蘅敬了一敬,仰头把酒喝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