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哑婆(第3/4页)

“冯裕堂他们,换掉了县衙里的所有人。薛大人下狱,他的手下们不服,被关起来。有一个挣扎得厉害的小黑,被他们杀死了。剩下的人冯裕堂害怕杀得太多生事,便将他们送到东山的矿道里,给人挖矿。”

冯裕堂能给薛怀远增添莫须有的罪行,却不能抹去薛怀远曾经的善心和政绩。光在这一点上,姜梨揪住不放,就能为薛怀远争取一线机会。

“东山矿道?”姜梨惊讶,“那不是一座早已废弃的矿山吗?”

卷宗上,是可以揪出一些小漏洞的。比如说薛怀远贪污的赈灾银,在薛家后院挖了出来。但当年的赈灾银,的确是清清楚楚地分到了每一位百姓的手上。新出来的“银子”,大约是永宁让人自己添的。

哑婆看了她一眼:“难得你也知道。”

姜梨一目十行地看完。

叶明煜插嘴:“那矿山是什么?桐乡还有矿山?”

这份卷宗,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实在是天衣无缝,冯裕堂应当在此耗费了很大心力,才把这些罪行安排在薛怀远身上。但因为薛怀远是个什么人,桐乡人都清楚,这些事情就显得格外可笑。

哑婆叹息一声:“矿山的事,很少有人知道,到了年轻的一辈,别说是外地人,就是桐乡本地人,也不晓得桐乡还有座矿山。几十年前,有人在桐乡东山里挖到了金子,旁人说是金矿,便上报了朝廷。朝廷派人下来探勘,还让人在矿道开采,但挖了整整一年,除了面上一点点,并未挖到金矿。当时负责挖矿的官员都被罢黜,这座矿山也就是废弃的矿山。”

上面的事情,薛怀远一个也没做过,反倒是现在的桐乡县丞冯裕堂,桩桩件件都差不离。偏偏薛怀远还认罪了,姜梨能想到,为了让薛怀远承认罪行,他们都做了什么,或许就是为此,薛怀远才会被折磨得失去神智。

姜梨听着哑婆说的话,她的表情不像叶明煜一样惊讶。桐乡年轻小辈们,甚至有些年纪大一点的都不知道这事,但她知道。薛怀远上任前,要了解桐乡的过去,东山矿山的事,也是亲自看过的。

卷宗应当是冯裕堂令人做的,也许有永宁公主交代的缘故,冯裕堂这份薛家卷宗,倒也隐瞒得是天衣无缝,其中将薛怀远描述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贪吏,罄竹难书。姜梨看着看着,心中渐渐想要冷笑。

姜梨问道:“既然是一座废弃的矿山,冯裕堂为何要将他们送往那里?”

如果可以,她须得找出卷宗上薛家一案上的疑点和漏洞,抓住这个疑点和漏洞不放,一步步追查下去。便是不行,也能将此故意放大,来混淆视听,为薛怀远争取时间。

哑婆冷笑一声:“因为冯裕堂要折磨这些人。他又将那些人送到矿山,让他们从早到晚在矿道里干活,直到挖出金子,谁都知道东山挖不出金子,那些人一辈子挖不到金子,一辈子就别想出来。”

姜梨在认真看卷宗。

“他这是滥用职权,矿山的开采,都要经过朝廷上报,他竟然私自采金,便是个废弃的矿山,也足够成为他的罪名!”姜梨怒道。

等回到了民宿,叶明煜让人去弄点吃的,顺便问问护卫这一带的地形,姜梨自己呆在房内,叶明煜把薛家的卷宗给了姜梨,没敢打扰她,只让桐儿和白雪在门口伺候着,若是姜梨要喝茶吃东西什么的,也能搭把手。

“这位小姐,你要知道,矿山里干活的人,没有一个是舒适的。况且冯裕堂本就打算折磨他们,只会变本加厉。我听冯裕堂的手下说,那些官差们被脱光衣服,四肢绑上镣铐,成日干活,干得不好,动辄拳打脚踢,死伤是常事。好好的七尺男儿,过得比狗还不如。这样下去,不知道能撑得下来的还有几个,不知道活着的还有几人。”

叶明煜见姜梨说回去,欣然答应。他们暂住的一家民宿也在青石巷,和被封的薛家离得不远。想来冯裕堂的人会关注他们落脚的地方,选在青石巷,实在是太惹眼不过了。但姜梨就是要大张旗鼓,就是要让冯裕堂知道,她来秋后算账来了。

“这也太过分了!”听完哑婆的话,叶明煜一拍桌子,“简直丧心病狂!”

姬蘅不重要,重要的事七日后,父亲就要被处刑了。她找不到证据替父亲翻案,就得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劫法场。然而劫法场能否成功,就算是成功了日后会不会牵连甚广,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所以最周全的办法,还是要从证据下手。

姜梨抿紧嘴唇不说话,让原来是官差的人成为奴隶,供认驱使,姜梨想象得出来那些人的凄惨近况。这样的折磨,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对他们的自尊心也是极大的摧残。

罢了,看戏便看戏吧。她从来不惮成为戏子,但这出戏的起承转合,都要她自己把握。

冯裕堂还真的在桐乡无法无天了。

和姬蘅见面一事,甚至和姬蘅相谈一事,都没有让姜梨太放在心上。虽然传言姬蘅是个喜怒无常之人,但姜梨以为,那只是他的表现。他的行事,都有自己的主意。而几次交锋,加之她认真地思索过,姬蘅会打破她的计划可能,实在很小。便是自己真的误了姬蘅的事,对姬蘅来说,也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他犯不着亲自出手。之所以会从襄阳追到桐乡来,是因为自己行动太奇怪,他要做看戏人。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了。”哑婆道:“这位小姐,如果你们要找那些消失的官差,就去东山看看吧。不过不要让人发现了,那里还有冯裕堂的手下监视……你们知不知道东山在什么地方?”

姜梨点了点头:“说完了,舅舅,我们回去吧。”

“我知道。”姜梨道:“我知道怎么找到那些人。”

何必白糟蹋功夫呢?那就不问呗。

哑婆看着她,慢慢道:“这位小姐,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来头,但既然你们开始调查薛家的案子,就希望你们调查到底。我这把老骨头,看着就要进棺材了,只要能给薛家翻案,让我看到老天爷还有公平和正义,搭上我这条性命,也没什么值不值得的。”

叶明煜在街边蹲了许久,见姜梨走过来,吐掉嘴里嚼着的草根,问:“怎么样,说完啦?”他也不问姜梨见的是谁,做的什么事。倘若是叶嘉儿,他就要问上一问的,但换做是姜梨,有时候,他觉得姜梨作为一个小辈,比他的同龄人表现得还有主意,不必担心。更重要的是,叶明煜认为,就算是他问姜梨,姜梨也不会说的。

“你放心。”姜梨看着她,立誓一般地道:“我发誓,我会追查到底,不会半途而废,无论遇上什么麻烦,也决不放弃。如违誓言,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