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观戏(第2/3页)

姜梨这是在警告他,越是单薄的东西,也许到最后越深刻。他做得越是过分,难免日后会遭报应。

“他……”孔六要说话,被陆玑一把扯了下来,陆玑对他做了个“嘘”的手势,道:“好好看戏。”

孔六正和陆玑嘀咕着怎么瞧姬蘅和姜梨像是要吵起来似的,冷不防就看见姜梨走了过来。他挤出一个还算和蔼的笑容,对姜梨道:“姜二小姐怎么过来了,不继续看看?”

姬蘅的指尖拂过洁白的扇柄,忽然站起身来,看向姜梨的目光带了些有趣,不紧不慢地往姜梨身边走近。

“没什么好看的。”姜梨的笑意温和谦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刚刚才和姬蘅针锋相对过,她说:“这故事已经看过许多次,且太悲惨,今日中秋,不想伤怀。”

这就是共情。

孔六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对,对对。”

别人也许会,但姜二小姐一定不会。如果她因这出戏做出什么不一样的举动,那只能说明,这出戏触动了她,在她过去的人生里,有一些和这出戏里某些重合的东西。

姬蘅抱胸站在雕花栏杆处,有趣地看姜梨游刃有余地应付孔六的寒暄。是个会变脸的小姑娘,且变脸的能力相当不赖。

总而言之,姜梨不会把小事放在心上,连可能毁掉一生名誉的人都不在乎的人,会为了一出小小的戏剧就感同身受吗?

他又扫了一眼还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唱个不停的小桃红,心中思忖,就是不知道她爱的恨的,又是哪一个。

即便姜二小姐曾经“杀母弑弟”,曾经被送到庵堂里独自呆了八年,也不至于就到了现在,有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温纯。

应当不是周彦邦。

或者说,大部分的事情,在她眼里都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事,也就没有必要放在心上。这是经历过人生巨大转折之后才会拥有的心态,多在历经世事的老人身上才会出现。

和孔六这样的直性子打交道,比和姬蘅轻松多了,即便是旁边那个笑眯眯的老是想套姜梨话的山羊胡,应付起来也比姬蘅来得容易。

姜二小姐是什么样的人,似乎随时都是微笑着的,便是不笑的时候也是温和如一汪溪水,平静而和缓,几乎看不到她大怒或是大急的时候。这样的性子在有些人身上是不温不火,但在姜二小姐身上,有点眼力的人大约都能看出,姜二小姐是不计较。

和姬蘅打交道,他总是不吝啬让人看到与他多情的美貌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比如残酷,比如冷情。

“为这出戏听得入迷有所波动很正常,”陆玑笑眯眯道:“但这可是姜二小姐啊。”

孔六甚至还问姜梨,有没有想法去他的上轻车军队里做个弓箭手,或者骑兵也好。她的箭术和骑术非常出色,比起男儿来也不遑多让,况且从前也没有经过训练尚且能如此,经过军队里的训练,想必她也会更出色。他们骑兵队里虽然没有女子,但她可以成为这个先例。

“这有什么?”孔六不以为然,“姜二小姐嫉恶如仇,又善恶分明,这出戏憋屈死了,听得人都生气,姜二小姐为戏所感,听得投入点,很正常嘛。”

姜梨很是头疼。

她是沉迷到戏中去了。

孔六这人的心也实在太大了,他似乎忘记了,姜梨是姜元柏的女儿,当今的首辅千金,哪有放着千金小姐不做,去做个骑兵的?便是姜梨自己愿意,姜元柏也不会同意的,大约还会一封折子上去直达天听,告孔六这人诱拐首辅家小姐。

姜梨侧身对着她们,眼眸垂得很低,却是错也不错地盯着台下的人,显然看得很仔细。仔细去看,就能看到她紧紧抓着二楼台上的雕栏边缘,手上骨节都发白,抓得用力。

姜梨婉言谢绝了。

三人都朝姜梨看去。

孔六十分遗憾。

另一边,一直看戏的陆玑突然出声道:“喏,姜二小姐看得很仔细。”

陆玑却一直在笑眯眯地和姜梨攀谈,偶尔问些姜府里的事,虽然他问的都是小事,姜梨还是敏感地察觉出陆玑是想要套他的话。姜梨不认识陆玑这人,也不晓得他打的是什么主意。就算陆玑是姬蘅的人,姜梨也不会因此放松警惕,要知道姬蘅也不是什么好人,万一想要背后陷害姜家如何?她如今可是背靠着姜家这棵大树,姜家要是倒了,她一个姜家小姐,势必可走的路也没有几条。

姜梨不敢往下想。

姜梨笑着和陆玑回答,却是一一避开了重要的问题,来回几次,陆玑也意识到了姜梨察觉了出来,便不再提问,只是笑笑,和孔六继续斗嘴。

她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出世到世上,就葬身于这场肮脏的阴谋。沈玉容在牺牲他的时候,有没有一丝迟疑,知道这孩子身上流着他的血吗?

姬蘅什么也没做,只是靠着雕花栏杆看“九儿案”,他看得漫不经心,让人简直怀疑他究竟有没有在看。

更何况,还有她的孩子。

令人迷惑这会不会也是他的一出戏而已。

台上的人唱得泣涕连连,姜梨听得心如刀绞。唱词种种,实在很难不让她想到自己。就如九儿怎么也不明白,她什么也没做错,什么都做得很好,丈夫为何要遮掩对待自己。姜梨也很想问问沈玉容,荣华富贵真的有那么好,好到连人性都可以抛弃,什么都不要吗?

也不知坐了多久,姜梨直觉道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便起身道:“几位大人,我得回去了,找不找我,二叔他们会着急的,眼下时间也不早……”

小九儿:“说什么一步走错,祸临身,分明是你得了新人,忘旧恩。想当初在均州读书求学问,妻为你堂前行孝奉双亲,大比年送你赶考把京进,临别时千言万语嘱夫君,嘱咐你中与不中早回转,须知道爹娘年迈儿女连心,谁料你一去三年无音信,湖广大旱饿死双亲。爹娘死后难埋殡,携带儿女将你寻。夫妻恩情你全不念,亲生儿女你不亲,手拍胸膛想一想,难道说你是铁打的心?”

“那就送你回去吧!”孔六大手一挥。

台上的小桃红,称九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夫君,然而夫君却避而不认,小生唱道:“并非是我不将你认,怕的是一步走错,祸临身。”

“等等。”陆玑拦住他,道:“我们毕竟是国公爷的人,这样送二小姐回去,虽然可以解释清楚,难免惹来误会。我们自是没什么,姜二小姐是姑娘家,为了不给姜二小姐添麻烦,还是把姜二小姐送到令兄身边,对令兄,总要好解释些。”

她决不让人看轻自己。

姜梨了然,意思就是糊弄姜景睿比糊弄卢氏一干人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