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前程(第3/4页)

既然周彦邦自己要蹚进这潭浑水,便也怨不得她祸水东引。姜幼瑶时时刻刻地提防着自己,却不晓得,周彦邦是燕京城的美男子,想要嫁给周彦邦的女子不止她一个,譬如她的前小姑子沈如云,又譬如,姜家三房,庶子所生的姜玉娥。

就这么决定了。

姜梨的手指摩挲着袖中那张短短的纸条,倏尔笑了。

这个时候,门外头送衣裳的宫女托着衣裳回来了,姜玉娥见状,忙站起身。

姜幼瑶如今最执念的,可不就是宁远侯世子周彦邦?季淑然母女想尽办法从姜二小姐手里抢走了这门亲事,又时时提防着这门亲事被姜二小姐抢回去,眼下姜幼瑶更是因为周彦邦而恨上姜梨,周彦邦就是姜幼瑶的弱点。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换上干净的衣裳去赴周彦邦的约,着急的模样惹得宫女都有些疑惑。姜玉娥有心想要支开旁人,便笑道:“我突然有些想要上茅房,等换完衣裳后便去,姐姐不必在此陪我,给我指个方向就是。”

世人说,真正的报复,便是抢走人心中最珍爱的东西,并撕碎凌辱。季淑然最心疼的是姜幼瑶和姜丙吉,姜丙吉太小,没什么可失去的。但姜幼瑶不一样。

那宫女大约也只是季淑然叫来传信的人,事情做完之后也没有旁的事,因此对姜玉娥的话不疑有他,便给姜玉娥指了个方向,道:“不远,小姐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往右就能见到了。”

季淑然的手段实在太下作,让她想到了当初的自己,过去一幕重演,新仇旧恨,让姜梨这一刻十分愿意报复。

姜玉娥换好衣裳,推开房门走了出去。她先是往茅房的方向走去,待走到尽头往右以后,又转过头,见四下里并无人跟随,当即调转头,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因此,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想法,季淑然害她的时候,她就反击回去,姜梨自以为不过分。但这一次,季淑然是真正地惹怒姜梨了。

正是周彦邦纸条上所言,园后东门毓秀阁的方向。

从来到姜家开始,姜梨一直在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姜家的每一个人。她同情真正的姜二小姐,但在自己家仇未报之前,并不愿意过多地牵扯到姜家的风波之中,免得多出意外。

姜玉娥走得很快,到了最后,竟然是一路小跑起来。

姜梨心里盘算着,今日自己和叶世杰不会如季淑然所愿,但仅仅如此,似乎也太便宜了一些季淑然。

跑起来的时候,清爽的夜风吹到脸上,冰冰凉凉的很是舒服,却丝毫没有将姜玉娥心里的火焰吹熄一些,她的心越来越火热。

大抵自作多情的人,便是再如何对他冷若冰霜,他也总能找出对方爱慕自己的证据。

她已经想好了,见到了周彦邦,便向他诉说自己的倾慕之情,说自己在姜家过得苦楚,届时还要流下一两滴眼泪。男人们,对于美人的倾慕,没有不心中得意的,便是自诩正人君子的人,也不忍心责怪少女的一腔爱意。况且男人都喜欢怜弱,她生得楚楚可怜,到时候一流泪,便是周彦邦之前没有留意自己,也会忍不住软下心肠。

姜梨万万没想到周彦邦也会在此插上一脚,不晓得这位宁远侯世子如何来的自信,自己真的会随着一张纸条赴约,或许周彦邦认为姜二小姐对他余情未了?可姜梨仔细地回想了一遍回到燕京城后她与周彦邦仅有的几次照面,都没有表现出对周彦邦一丝一毫的兴趣。

只要得了周彦邦的话,只要能和周彦邦搭上关系……姜玉娥咬着嘴唇,她就能摆脱未来嫁给一个什么地位都没有的平民子弟的宿命!

姜梨含笑以对,心里却对周彦邦的这张字条怒极反笑。周彦邦应当不是季淑然安排的人,以姜幼瑶对周彦邦的看重,万万不会让任何一点事牵扯到周彦邦,周彦邦应当是自己的主意。

这时候再回想起方才姜梨的话,那些话里的讽刺和若有若无的轻蔑,更是让姜玉娥内心如火在燃烧。

走到季淑然身边,季淑然就笑道:“梨儿走得慢了些。”

姜家大房又如何?姜梨和姜幼瑶之间注定只能有一个人嫁给周彦邦,不管是姜梨还是姜幼瑶,总有一个是战败者。

姜梨一怔,季淑然已经在唤她,便立刻将字条揉作一团,本想扔进湖里,忽而想到什么,又重新藏在袖中。

自己若是能进宁远侯府,总有一个长房嫡女输给了自己。嫁过去为妾,要看正妻的脸色也没什么关系,姜玉娥想着,姜梨惯来假清高,姜玉娥又被季淑然骄纵得不成样子,她们自然不懂得如何取悦男人。

园后东门毓秀阁见。落款是:周彦邦。

但是姜玉娥,却有信心能笼络得住周彦邦的心。

终于走到湖心亭里,姜梨故意落在后面,趁着季淑然和姜幼瑶不在,悄悄打开手心,果然是一张字条。借着幽暗的灯笼光,可见一行小字。

心里胡思乱想着,东园毓秀阁已经近了。

她捏紧了手里的东西,依稀辨得清似乎是张纸条,不由得看了一眼季淑然和姜幼瑶,以为这是季淑然的安排。但见季淑然并无不对,仿佛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时又有些纳闷。

水上的阁楼此刻一片漆黑,里头连灯也没有燃一盏,可见平日里没有人来。周彦邦倒是会挑地方,又或者这地方是他一早就看好的,就等着今日和姜梨在此幽会。

水上长廊,夫人小姐们顺势坐下,桌上有摆好的瓜果点心,姜梨正跟着往那头走去,突然间,感觉自己手心里被塞了个什么东西,回头一看,就见一个陌生的宫女与自己擦肩而过。

姜玉娥轻轻一笑,抬脚往里头走去。

姜梨也跟随着姜家人一道来到了荷塘周围,季淑然和姜幼瑶亦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姜梨深知这自然不是季淑然为了表示和自己这个继女的亲热,不过,她也并不在意这些。

心里头更加热烈了,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心情的原因,姜玉娥甚至觉得自己额上开始微微渗汗,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滞瑟,很想找个什么冰冰凉凉的东西贴上去,方能缓解这种热意。

宴罢过后赏赏花,大约是贵人们素来的喜好。

她停了停,长长呼出一口气,在毓秀阁面前停下脚步。

连日来的闷热都一扫而光,令人神清气爽。

只要进了这道门,她就能麻雀变凤凰,摆脱未来可能平庸的一生。这是她为自己挣来的钱程,和三房无关。

宫里的池塘是请工匠挖的,效仿燕京城的永宁河,因此十分宽广。夏日的时候,十里荷塘,一片翠色,明月当空,星光点点,十分美好。

姜玉娥打开门,一脚踏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