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棱堡(第3/4页)

这件事,是交给在征安南过程中表现不错的张辅来处理的,等到李景隆和柳升等人都回国了,驻扎在安南的明军,就由张辅来指挥。

念及到张玉在燕军中的地位,张辅现在虽然只是伯爵,但以后肯定是慢慢会升侯爵,继而名正言顺地继承张玉的公爵爵位的。

其实如果张辅想,他完全可以按照徐景昌的例子,直接求皇帝让他荫袭公爵,朱棣之前也有这个想法,反而是张辅自己拒绝的,他想凭自己的本事拼个出人头地。

“等柳升回来,就让他把神机营两个卫的架子都搭起来。”

来到棱堡上,看着火炮的身管,丘福问出了一个灵魂疑问。

“火炮是怎么瞄准的?”

姜星火这次亲自上手给他演示了一下。

不过跟以前在军校里不屑一顾不同,这次老将军跟着蹲下来认真看了。

远在安南的五星上将李景隆如是评价道:“以前的我对此嗤之以鼻,现在的我恨不得逐帧学习,不是投石车用不起,而是火炮更有性价比。”

火炮发射,肯定不是靠炮手感觉来的。

事实上,现在经过姜星火那几本炮兵书籍的指导,再加上柳升等人的摸索,已经给明军的炮兵弄出了比较规范的操作准则,也有配套的炮瞄设备。

“这个是炮规,用来测仰角的。”

这玩意有点像钓鱼竿,得先把竿放到火炮炮口里,然后根据悬挂的重物线与铳规重合的区域,判断获得炮身的仰角,姜星火记得火炮好像是能从后方测数据的,但他没想明白怎么弄,所以暂时只能用这种比较原始的测量方法。

“这个是炮尺,用来给火药袋测量装填量的。”

炮尺的功能便是测量火炮应该填充的火药量,这个跟火炮的口径以及弹丸的大小都有关系,最佳选择肯定是要填充的火药完全燃烧殆尽,就能将炮弹推出炮管,但实际上一般都是装多不装少,因为装多了也不会马上炸膛,但是装少了,炮弹打不出去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实心炮弹打不出去还能倒出来,开花弹那不直接就炸里面了?

因此,为了有个具体的标准,炮手们装填火药的时候,就会参考这个刻度尺,也就是炮尺。

但实际上就跟只有新手厨师才会按克放调料一样,老手都是“适量”、“少许”,随手一抓就知道大概多少,通常也是不看这玩意的。

“这个是矩度板,是用来计量长度和角度的用具,咱们华夏一直都有,以前主要用于天文观星,这个简化版的,就是用来指导火炮射击的,先算出来仰角,然后在火药装药量和炮弹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射程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就可以通过调节火炮的上下左右,来达到较为精准地命中目标的效果。”

“若是在河西走廊星罗棋布的修上一串,帖木儿那老瘸子挨个啃过来,怕是牙口都得给他崩碎。”

“哈哈哈哈!”

随着朱棣畅快的笑声,这一刻,在场的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个看似简陋,却充满了科技感的棱堡,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发明!

要知道,帖木儿帝国的远征,始终是让朱棣感到芒刺在背的事情,即便说不上阴影,也让人不舒服,而朱棣仅仅亲眼见证了一次,就能说出这种话,无疑是对于棱堡的防御能力很有信心。

“等混凝土弄出来以后,在甘肃河西走廊,咱就修他十几二十个!”

“好,不过这造价……”徐景昌小心翼翼道。

修一百个都能修,问题是钱咋算?

“走五军都督府的账。”

“但是棱堡是必须要储备充足补给且配置好足够火器的,要做好长期坚守的打算,如果没有火器,那么棱堡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在设计棱堡的时候,姜星火可没有打算将棱堡作为大明国土防御的主力,因为一个完整的棱堡或者说棱堡群,它的造价实在是不算便宜,除此以外,棱堡不但需要精良的火器,而且需要配备足够精锐的士卒,毕竟火器和棱堡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没有能够熟练操作大炮的炮手们,棱堡就发挥不出这种威力。

不过即便是这样,朱棣依旧打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花费巨额钱财在河西走廊打造出一条棱堡群,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这也是整个大明的安全。

毕竟,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会爆发,虽然帖木儿的远征军需要走很远,可路总是有尽头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出现在西北了,能早做防御,肯定要提前打算。

因此,既然决定要打造棱堡群,朱棣可没有吝惜银钱的意思。

“各项费用全都报备到五军都督府,河西走廊棱堡群的事情,要优先投入人力物力,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火炮、火铳、弹药,一概按最高的标准去安排。”

“还有一点。”

姜星火补充道:“棱堡的修筑也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所以事先培养好工程师,也得有个过程。”

事实上,根据每座棱堡不同的地形要求,建造的规格也都是有着严格限制的,其中包括射界和三角墙、半月墙的灵活搭配,都要求工程师必须先学习,掌握各种技术性的知识。

总而言之,要想建造一座棱堡,首先需要其实是一支顶尖的工程团队,并且这个团队里得有足以胜任,足够精通数学几何与建筑的优秀工程师,而这些恰巧就是现在大明所缺少的,只能先紧急培养一批顶上。

而且现在虽然一座崭新的棱堡,没用多久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内,但这不意味着棱堡能够快速建造,因为在南京边上建造一座棱堡,和在西北边境线上建造一座棱堡,这里面受到交通、原材料等条件限制,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也要预留出一个大大的提前量来。

往坏了想,虽然棱堡是姜星火改良过的,并且是按照已经成熟的棱堡建造而成,但它毕竟是新出现的,而棱堡这种新出现的东西,很多内部结构都未经考验,指不定就会在什么地方出幺蛾子,而内部结构一旦受到破坏,事情都会变得麻烦许多,如果不够坚固的话,说不好听的,在大西北甚至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来保证运行,重兵围城的时候什么都运不进去。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战事,这些棱堡里的驻军就是死士,用来消耗帖木儿帝国兵锋和作战意志的炮灰,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支援。

“可若是真的战事一起,棱堡要是被攻克了,这里面的火炮火铳,岂不是会沦于敌手?”茹瑺这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一直没说话的姚广孝淡淡道:“就是给他,帖木儿去国万里,也仿制不出来,就算以后真的仿制出来,大明还有更先进的武器……若是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在西北边境的棱堡中用铜炮和比较落后的火铳,多装备弓弩,效果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