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受到启发的朱棣(第2/3页)

一个滚去北京,一个留在南京,都不能碰军权。

至于怎么竞争?

在北京的按恢复民生、抵御蒙古、推行摊役入亩等新政来考校,在南京的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只不过因为南北发展水平不一样,肯定是要有个权衡的,至于具体怎么权衡,朱棣也没想好。

第二个,则是均势制衡的方法。

这点姜星火还没有讲,但朱棣相信,这些方法,想来他学会了,直接实践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上,应该也是很有效果的。

念及至此,解决了困扰许久的争储难题的朱棣,顿时心情好了起来。

把不安全感转到别人身上。

不错不错。

……

“地缘均势外交,先说所谓外交,我有一个比较个人化,或者说直白一点的定义。”

姜星火说道:“便是明面上通过派遣使者、递交国书、谈判、结盟或毁盟、宣战或休战,暗地里通过刺探情报、挑破离间、策反等等手段进行的对外处理国际关系的活动。”

朱高煦不由地说道:“大明的外交,似乎并不涵盖这里面的全部内容。”

“大明的礼部还是太要脸了。”

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更别说永恒的藩属国了。”

“大汉强的时候他们给大汉进贡,大唐强的时候他们给大唐进贡,中原王朝的视野总是局限在华夏这确实有些大的一隅之地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所以自然用的还是老一套规则。”

郑和则是如有所思。

自从见识了海洋之广大,世界之无垠后,郑和可谓是视野大开,正是因为这份亲身经历,郑和才愈发坚定了下西洋的决心。

而下西洋,自然要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何处理与朝贡体系之外国家的关系?

这个难题,可谓是从古未有。

最稳妥的做法,自然是大撒币。

每到一个国家,都施以赏赐,给予恩惠,那肯定沿途各国都欢迎,给大明皇帝写个国书派遣使者跟着回去,万国来朝哄皇帝高兴。

但问题是,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搞钱啊!

既然朱棣想要派郑和去搞钱,那大撒币就真成大撒币了。

可如果不这么做,要怎么做?

没有人知道,历朝历代也没有哪个王朝给出过答案。

大家都是关起门来在华夏这个小圈子里过日子,没出过远门,郑和这是头一遭。

所以,郑和一直为此苦恼不已。

但今天,姜星火似乎要给出一个可行的答案了。

“如何外交这个问题,稍后再说,此处只是简单讲一下外交的含义,重点还是在于地缘政治均势。”

听了姜星火这句话,郑和险些气的一口气没喘上来。

“嗬嗬~”

“你没事吧?”

朱高煦善意地用他能拔树的大手,拍了拍郑和的后背,差点把郑和的五脏六腑顺着喉管拍出来。

姜星火看他不咳嗽了,也就放下心来,继续讲道。

“来,你俩掰个拳头,先摆个姿势。”

朱高煦与郑和依照姜星火的指引,两人的拳头交叉,手腕搭在了一起。

姜星火看了看位置基本均衡,于是说道:“你们先用三成力道较量。”

两个人开始发力较量,手部皮肤都变红了起来。

可能是三成力道不太好衡量,也可能是朱高煦确实力量大,哪怕郑和也是上战场打仗的武将,还是几息之后明显落入了下风,仅仅维持着不被彻底压倒,这可能还是朱高煦放了水的结果。

姜星火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果两人势均力敌他反倒不好讲解了。

姜星火伸出手来,搭在劣势边的拳头上,说道:“地缘均势便是这个道理,你看,现在他落入了下风,所以我要帮他来对抗你。”

说罢,姜星火单手发力。

纹丝未动。

姜星火双手发力。

纹丝未动。

姜星火以脚蹬地,全身发力。

纹丝未动。

姜星火放弃了发力。

“你们看,这就是力量弱小又想玩地缘均势的下场。”

“四两拨千斤,也得有四两嘛,这就是个错误的示范。”

姜星火脸不红心不跳,继续说道。

“你们可以结束了。”

朱高煦与郑和松开了拳头。

姜星火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掩饰尴尬。

“地缘均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种是减少力量大的一方,一种是增加力量小的一方……我说的不是废话。”

“基于这两种方式,地缘均势诞生了五种可用之千百年不易的策略。”

“分而治之、割肉操刀、军备平衡、合纵连横、支持弱者。”

……

“等等……”

朱棣忽然虚虚抬手。

“李尚书。”

一听皇帝没叫李卿,李至刚心中便有些忐忑。

“臣在。”

朱棣问了一句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话:“给朕说说你们礼部平常都干什么,越具体越好。”

皇帝还能不知道六部都干嘛?

李至刚不明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道:“礼部通常的工作有四司分管,仪制、祠祭、主客、精膳。”

是的,礼部管的非常的杂,仪制司主要负责朝廷各种庆典及日常活动、会议等的议程安排、组织和筹备,发放各种委任书、印绶等等。

主客司,其实主要就是外交工作,主要是对待外国和外国使臣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了部分进出境管理、翻译。

精膳司,主要就是管吃饭,办宴会,从做到吃全过程管理。

祠祭司,则是负责祭祀相关事宜,譬如去东郊大祀坛祭拜“化肥仙人”……

哦,对了,化肥仙人其实在礼部这里是有名字的。

只不过根据古代中国的给神仙起名的方式,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长。

“化生解灾救苦纾难经国济民富海肥田仙人”,简称“化肥仙人”。

朱棣闻言,重点批示了一下。

“以后李尚书的主要精力,多放在对外交往上。”

朱棣慢吞吞地说道:“大明以外的世界有哪些国家,都是什么情况,大明能从中获取什么利益,或者说有哪些国家能威胁到大明,大明对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对外策略,这些不都是李尚书你要考虑的事情吗?不要每天只把眼睛停留在操办宴会、祭祀这些寻常事情上,多往外看看!”

李至刚闻言,不惊反喜。

像他这种人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权柄!

但礼部原本能有个屁的权柄?

给人盖章发委任状就是个盖章的活,决定权都在吏部手里;办宴会祭祀更是毫无权力的事情;接待外国来朝贡的使者,也没什么权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