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尘埃落定(第3/3页)

赵抃道:“可是在此次执行过程中,就出现诸多问题,若无公检法,只怕处理不了这些问题。”

是先钱,还是先法。

这就好比鸡生蛋。

王安石立刻道:“臣建议先在整个京东路推行这募役法,若如赵相所言,朝廷可以再进行调整。”

言下之意,若是你们不行的话,那就送你们公检法加税务司。

而且这么一说,到时哪怕出问题,那也不是新政的问题,而是吏治的问题。

赵顼是心领神会,点点头道:“就依王学士之意,先在京东路推行募役法。”

其实他也不会等司法改革,且不说司马光那磨磨蹭蹭的性格,当下财政才是关键,相比较律法,他也更迫切是要改善财政。当初他愿意推动司法改革,也是为了整顿吏治,改善财政。

财政财政还是财政!

正当这时,谏官陈庆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近日西北不少官员弹劾左藏库副使种谔擅弄兵权,奴役士兵。”

马上又有一名官员站出来道:“种谔之所以无法无天,完全是因为陛下对其的纵容。当年他不听诏令,擅自出兵,被延州守帅陆诜揭发后,陛下不但没有严惩种谔,反而将陆诜调往秦州,长此下去,只怕那西北将军都会变得目中无人,不听朝廷指挥。”

赵顼神色不悦道:“当时朕也给了种谔惩罚,只是后来西北方面正是用人之际,故此朕再度启用种谔,这纵容又从何谈起。”

一大批谏官立刻站出来,从各种角度谈起,从法律谈到政治,从政治又谈到军事,从军事又谈到财政。

好像若不处罚种谔,国家就要亡了。

赵顼也是无语了。

但这在北宋的朝廷,真是司空见惯。

文彦博也站出来道:“陛下,当年此案的审理确实过于草率,臣也建议重审。”

赵顼皱眉道:“但这都几年前的案子,没有必要再大费周章吧。”

司马光立刻站出来道:“审刑院的每个案子,几乎都是几年前的,这法有不公,理应重申,此乃朝廷法度。”

审刑院无疑是最有资格说这话,因为审刑院干得就是这事。

几乎所有大臣都表示,要重申此案。

其实这事已经发酵了好一段时间,满朝文武都已经有了默契,必然是要重申的,今儿就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赵顼故作郁闷,犹豫半响,才道:“好吧,既然诸位都这么说,那就依诸位的意思,重申此案,但无论此次审理的结果是什么,往后都不能再提了。”

“臣遵命。”

大臣们齐声言道。

司马光立刻站出来道:“陛下,前不久由开封府审理的许州私盐一案,引发百姓热议,也说明解州盐政存有诸多弊病,故此臣建议在河中府建设公检法,治理盐政,若是陛下应允的话,何不将此案也交由河中府去审理。”

赵顼点点头,道:“但不知司马学士打算推荐何人去河中府建设公检法?”

司马光道:“国子监博士张斐。”

这理由都还没来得及说,只见殿中几乎所有大臣都站出来表示支持。

不要理由!

就他。

就让他去。

哎……让这小子去祸害别人去,或者被人祸害。

赵顼嘴角微微抽搐了下,强忍着笑意,向司马光道:“此事就交由审刑院全权负责。”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