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4页)

狄思科问:“江总,我听说万燕在去年就有成立软件公司的想法,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软件公司一直没有成立吧?”

江总点点头。

在VCD上市之初,他就在公司里提过成立软件公司的想法,软件的发展是硬件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软件跟不上,就容易被外国企业在技术上卡脖子。

可是,这家公司并不是他的独资公司,他还有合伙人。

对方认为万燕暂时没有能力运作软件市场,软件也不是VCD整机企业需要操心的。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

听他介绍了大致情况,狄思科玩笑似的说:“让您这样一位优秀的研发人才经营企业,真是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了。”

江总在成立万燕公司之前,是某电子研究所的所长,主要就是搞技术的。

从万燕这两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他对商战啊,市场营销啊之类的并不擅长。

很多决策都有点滞后,让人感觉万燕面对市场时的反应总是比人家慢半拍。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江总的眼光是很超前的。

“我跟您的想法其实不谋而合,如果腾飞与万燕有合作机会,最好能立即成立一家软件公司。”

江总露出了一个很真切的笑容,“那咱们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我们并不是为了并购万燕而恭维您,随着珠三角VCD组装行业的崛起,未来免不了要大打价格战,而咱们都十分清楚,VCD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如果打起了价格战,VCD的利润会非常微薄。届时真正赚钱的,反而是软件。”

“正是这个道理嘛!”

江总一拍桌子。

他跟合伙人在软件公司的问题上僵持了很久,被否定得多了,连他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此时听到狄思科对他眼光的认可,心里的高兴便带到了脸上。

第一次接触,本打算只浅浅交流一下,最多聊半小时就可以点到即止了。

因为谈话比较投机,双方倒是聊了一个多钟头。

等到江总不得不去参加省里的活动时,双方才结束了这次会面。

回到酒店后,狄思科将翁佩云和石峰都请来了自己的房间,三人一起复盘一下今天的这次见面。

“翁总,老石,你们感觉这次并购谈成的几率大不大?”

翁佩云冷静地说:“江总是搞技术出身的,很明显,他现在已经对经营企业力不从心了,他想将企业尽快脱手变现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但是,咱们若想并购万燕,摆在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

“嗯。”狄思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刚才江总已经隐晦透露了万燕的心理报价,不低于1.5亿人民币。这个报价肯定还有得谈,可是哪怕将价格降到8000万或是一亿,咱们目前的现金储备也是不足的。”

“这么大的并购案,肯定需要跟银行贷款啊。”狄思科说。

翁佩云是腾飞的总会计师,最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她没反驳狄思科的话,“确实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狄总,咱们这次并购是跨地区的,而信贷规模是分地区的,今年北京的信贷规模并不大,咱们要想从北京的银行贷款上亿人民币,比较麻烦,阻力会很大。”

石峰问:“不能在这边的银行贷款么?”

“按照现行的金融体制,腾飞在北京,那就只能在北京的银行进行贷款,不能在其他地区借贷。”

狄思科摆手说:“资金的问题咱们之后再想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还有别的问题吗?”

石峰想了想说:“虽然江总的态度很积极,但万燕不是他一个人的,更准确的说,万燕甚至不只是他跟合伙人的万燕。”

“怎么说?”

“万燕现在是本地的名牌企业,尽管之前政府帮他寻找资金不成功,但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这家企业的重视。咱们若想顺利拿下万燕,恐怕要过当地政府那一关。”

狄思科疑惑道:“万燕是一家私营企业,又不是全民所有制,政府为什么不同意?”

“万燕不是国营的,但咱们腾飞是国营的。”石峰提醒,“目前是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缴纳所得税的,万燕是私营企业,一直在地方上缴税。但是,一旦咱们成功并购万燕,万燕就要跟着腾飞走,将所得税上交给中央。咱们并购了万燕,就会让当地政府部门失去一个税源。您觉得人家能轻易撒手么?”

狄思科啧了一声,这好像还真是一个问题。

上午的谈话中,江总透露过,省里很重视万燕,给了他们一定的资金扶持,但也要求他们在采购元器件的时候不能出省,只能选择本省配套企业。

连采购元器件都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那被外地国企并购就更要慎之又慎了。

万燕可是重要税源。

狄思科有点为难地抓抓头发。

南下之前,他绝没有想过,并购万燕这家私营企业的最大阻力不在万燕内部,而是政府部门。

郭美凤说得没错,多出来走走,能开阔眼界,他这次算是开了眼了。

*

腾飞既然已经千里迢迢地跑来谈判了,当然不能轻易放弃。

但他们在当地没有熟人,腾飞在这里没有分公司和办事处,跟政府部门基本没打过交道。

三人各自联络熟人,终于请人帮忙递话,在市里找到了一个关系。

狄思科邀请对方在酒楼吃饭,想趁机打探一下当地政府对这次并购的态度。

他和翁佩云提前半小时在酒楼大堂等候,毕竟是求人办事嘛,姿态需要摆得低一点。

“这家酒楼的菜色可能还不错,瞧着客流量还挺大的。”

“我请当地人帮忙推荐的,很多本地人都在这里宴请外地客人,听说那个沿海投资考察团就是被省里安排在这里招待的。”

二人站在门口,一边等客人,一边闲聊。

外面的天色有些阴沉,眼瞧着大雨即将倾盆而至,翁佩云觑着墨团似的乌云说:“我去前台借把伞吧。”

“不用借了,”狄思科眯眼望向从街角转过来的黑色轿车,不确定地问,“那辆车应该是吧?”

两人都停下动作,注视着轿车渐渐靠近,慢慢在酒楼门口停稳。

车门被人打开,走下来两位西装革履的男士。

狄思科还在辨认哪位是他们的客人时,却见又有一人从后座走了下来,抬头瞥见他,便惊讶地问:“小狄,你怎么等在这里?来出差的吗?”

闻言,狄思科立马挂上假笑,“王生,好久不见了,我最近在这边出差呢。”

他一边跟对方寒暄,一边在心里琢磨,小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