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4页)

相貌堂堂的大学生,毕业就结婚生子,儿女双全,还有那么好的工作。

他妈总说,他要是能有五叔一半能耐,她就不用操心了。

“你五叔快大学毕业才找了你五婶,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嘛,咱家彬彬可以早点谈,最好是刚上大学就在学校里找个好姑娘,毕业就能成家立业了。”

郭美云笑道:“按照大姐这样安排,再有一年,彬彬就可以谈对象了!”

“对呀,他那几个叔叔都是找对象困难户,我巴不得彬彬早点找对象呢。但他开学就高三了,还得考大学,所以着急也不在这一年。”郭美凤一本正经地对孙子说,“这一年好好复习,考上大学就赶紧找个对象啊!可别学你三叔四叔,拖到三十好几还没个着落!”

狄思科不知郭美凤是歪打正着,还是故意为之。

旅途期间,时不时就要跟彬彬唠叨一遍上大学就找对象的话题。

孩子高中还没毕业呢,便要直面长辈的催婚了。

青春期懵懂的感情,碰上专业催婚,那点憧憬和浪漫荡然无存。

刚开始提到找对象的话题时,彬彬还有些腼腆羞涩,等他们的火车到站,彬彬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狄思科觉得郭美凤这招以毒攻毒,还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件事,“妈,您以后还是别催我四哥找对象了,连彬彬这个青春期都受不了催婚,更何况是四哥呢,小心他真的拖到四十岁才结婚。”

郭美凤立马呸呸呸,口中念了几句佛经,呿了一声童言无忌,然后警告他不许乌鸦嘴。

*

腾飞的谈判队伍要在省会跟万燕会面,而家庭旅行团的行程主要是去看黄山等旅游景点。

所以,在宾馆住了一晚,约定好再次在省会见面的时间后,郭美凤等人就在导游的带领下与狄思科分头行动了。

“万燕那边给答复了么,什么时候会面?”狄思科问。

“江总明天上午有空,”周健将低声道,“李副总说,他们省里从沿海地区请来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投资考察团,江总作为本地企业家代表,被邀请去接待考察团的客人了。”

狄思科挑眉问:“让一个私营企业老板,去接待投资考察团?”

周健将点点头,“确实有点奇怪,会不会是参加座谈会之类的?”

领导出差,难得能带上他,周健将还是想好好表现的。

跟着年轻领导,有好处,也有弊端。

狄总太年轻了,又没什么领导架子,很多事他自己就能办了,并不需要秘书跑前跑后地张罗。

这就导致,年轻领导出差时,通常都是单独行动,将秘书留在家里看家。

狄思科这次本来仍不打算带秘书,不过,他想到秘书也需要成长锻炼,需要有机会见世面,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

所以这次就把周健将一起带来了。

事实证明,他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周健将这个小秘书很能打听消息。

翁佩云猜测道:“万燕不会是想坐地起价吧?”

卡在腾飞来谈并购的时候,去见投资考察团的代表,这事办得还真挺微妙的。

这不是给腾飞一个下马威么?

狄思科对下马威什么的,倒是无所谓,谈判前期的准备和心理战,其实也是谈判的重要一环,算得上是题中应有之意。

腾飞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别被人牵着鼻子走就好了。

“万燕现在是他们省里的明星企业,听说省里对他们的期望还挺高的,让江总出面接待投资商也没什么。”狄思科很快就将话题岔了过去,让周健将再去搜集更多的万燕方面的信息。

周健将顿住,纠结了很久才说:“我打听了一个消息,但不知道是真是假。”

翁佩云笑道:“你先说说嘛,说出来大家一起判断判断。”

“政府方面对万燕挺支持的,之前建议万燕扩大生产规模,从年产2万台扩大到6万台,但政府许诺的资金可能出了问题,迟迟没有到位。导致万燕采购的材料配不成套,无法生产。”周健将挠挠头说,“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这是我去工厂门口的小饭店吃饭时,听来的消息。”

翁佩云若有所思道:“万燕的广告打了不少,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并不高,还不如珠三角那些杂牌工厂呢,若是像你说的这样,那事情就合理了。”

看来万燕现在急需注资。

省里让他们去接待投资考察团,打的可能也是这个主意。

腾飞几人是在第二天上午见到万燕江总的。

甫一见面,江总就握着狄思科的手,连连道歉:“狄总,翁总,实在是抱歉,这几天省里有活动,怠慢各位了。通知上要求必须出席,我今天还是请假出来的呢!”

狄思科爽朗笑道:“哈哈,没关系,正好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享受徽派美食。”

“狄总是第一次吃我们本地菜吧?”

“以前在北京的同庆楼吃过几回,要不是有江总邀请,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来当地品尝一回正宗的徽菜呢。”狄思科客气道,“江总以一己之力开创了VCD行业,我久仰江总大名,没想到这么早就能跟江总见面。”

并购只能算是一个假设,不料万燕居然还真有接受并购的意向。

江总请几人去会议室入座,笑容里带着点苦涩:“狄总,实不相瞒,我早前真的没想到VCD行业能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咱们万燕腾飞这两家,几乎各省都有VCD厂家,听说沿海地区有数百家VCD生产企业。”

VCD影碟机的核心是CD机芯和MPEG-1,但是他拿到MPEG-1授权的时候,国外已经在制定MPEG-2标准了。

在他看来,使用了MPEG-1的VCD影碟机只能算是一个过渡产品,所以万燕并没有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这两年一直保持在年产两万台左右。

但据说很快就会上市的MPEG-2迟迟没有消息,而原本没被给予多大希望的VCD影碟机在国内却异常火爆。

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一些VCD组装厂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狄思科很理解他的焦虑,但还是透露了广东VCD行业的现状。

“从地理位置来看,无论是万燕还是腾飞,都比不上珠三角那些企业的优势。现在算是咱们VCD行业的成长期,那边已经快速形成了产业集群,有的企业提供线路板,有的提供外壳,听说不用出区就可以凑齐一台VCD的所有元器件。在集群式生产这方面,咱们是远远比不了的。”

江总认可地颔首。

珠三角在控制成本和生产规模上都要优于他们,所以人家打得起价格战。

腾飞明知万燕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还想要并购万燕,说明他们看中的并不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