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神奇的医术(第2/4页)

可张安世的话,让他更是六神无主。

虽然他认定张安世要杀死自己。

可他现在还想求生,所以当张安世说他若是继续紧绷下去,便可能死亡。

于是,他在拼命地想让自己放松。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他开始不再呜呜地发出古怪的声音。

这种任人宰割的滋味,教他感觉度日如年。

血从伤口涌出来。

“切对了。”这是张安世的声音,张安世很惊喜地道:“很不错,快……寻到了溃烂的地方吗?直接切除,不要犹豫。”

许太医道:“在找了,在找了,果然……这里竟是胀脓了,你看……”

张安世无语地道:“看个鸟,切就是了。”

“噢,噢……”许太医深吸一口气,一手拿钳子,挑拨着阑尾,一手拿着刀子,最终……直接一刀下去。

“快。”张安世道:“上药,准备缝合……”

一个东西,被张安世捧出来,张安世带着鱼皮手套,看着这黑乎乎的玩意,张安世道:“好险啊,果然……得及时切除,你看……这玩意几乎要穿孔了,一旦穿孔,便必死无疑。”

“这东西我先搁在这儿,回头你好好去研究一下,这可是好东西,你研究透了这阑尾,尤其是产生了炎症的阑尾,了解得越多,将来对你用处就越大。”

“嗯,嗯……”许太医不争气地吞咽了口水。

朱高燧的瞳孔,这时不断地放大,又收缩,又放大,收缩,如此反复循环。

接下来,便是开始缝合。

缝合就好像姑娘缝线一样,身为大男人的许太医,显得有些笨拙。

不过,总算顺利的完成了。

随后,又是开始消毒。

这是大明第一场,真正意义的手术。

当然,老祖宗犹如华佗,也曾干过。

只是后头为何失传,张安世倒觉得失传也无可厚非。

因为这玩意,死亡率确实太高。

死亡率高……就意味着大夫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毕竟你给人开药,对方死了,大抵还可以说,你这是不治之症,怪不得我。

可你若是将人开膛破肚了,然后刀子一丢,说一句抱歉啊,我这手术失败了,我这就把他的零件装回去,另外,手术费交一下。

这样也不是不好,就是有点费医生。

显然,绝大多数大夫,还是聪明的,与其去走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路数,还不如求稳。

毕竟大夫本身就不是底层,不需要拿命去拼。

缝针完毕,消毒过后,张安世开始上药。

这一过程,还算是顺利,再去观察朱高燧的时候,发现他已昏死了过去,额头明显的布满了细汗。

张安世探了鼻息,几乎可以确定……朱高燧还没死。

张安世长长松了口气,才道:“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伤口发炎。药虽是上了,却也不保险……按时上药……而且……只怕他暂时不能吃喝了……办法也不是没有……就用灌肠法吧。不过他做了手术,身子不能趴下,想要灌肠,却也不容易,只怕……得用另一种办法。咱们在他下头的板子上,挖一个洞,你钻到桌下去,给他灌肠……”

“啊……这……”许太医一听灌肠,顿时就有了不太好的记忆。

张安世感慨道:“没有办法,眼下是走一步看一步,只好难为了你。”

许太医带着几分为难道:“只是……从下头灌肠,怎么能将那汁液灌进去?”

张安世沉吟片刻,便道:“可以用气囊的办法,嗯……对,得制一个类似于针筒的东西,最好有一根皮管子,直接插进去……你等我几个时辰,我交代人,让匠人们去制。”

许太医苦着脸,却只好答应。

不过张安世和许太医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继续在此观察。

只是在这厢房的外头,许多人却是忐忑不安。

朱棣其实也听到了里头的动静。

先是听到赵王朱高燧痛哭、咒骂,而后又是哀嚎……

他大抵也能明白,张安世所说的开膛破肚,可能是真正字面意义的开膛破肚了。

他绷紧了脸,没做声,可是赵王府的宦官们,却已一个个露出惨然之色。

他们是赵王府的人,一旦赵王出了事,他们可能就要遣回宫中去;。

只是,失了自己的主人,回到宫中,那宫中的位置,早就被人给占了去,哪里还轮得到他们?十之八九,他们回了紫禁城,也是去神宫监这样的地方,负责清扫,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甚至还有不少人,可能要被打发到赵王的陵墓去看坟,这辈子,算是白被割了一次。

朱棣最终有些不忍,便踱步到了远处。

他心情颇为矛盾,甚至怀疑,张安世可能只是找一个理由,杀死赵王。

若是如此……这未必是坏事,赵王妄图谋杀太子,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现在太子必为他朱棣的继承人,为太子剪除一个祸患,某种程度而言,对朱棣未尝不是一个好事。

若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朱棣毕竟还是朱高燧的父亲,他心里唏嘘短叹着,自己的儿子医治无效死亡,总比下旨处死自己的儿子,要好一些。

朱棣胡思乱想,他大多想的,都是最坏的结果。

徐皇后却没朱棣这样多的心思,她只是一个纯粹的母亲,虽知赵王放肆,却也毕竟是自己掉出来的肉,此时只是哀怨,不过却没有表露出什么。

这里头,最快乐的,就莫过于朱瞻基和伊王朱(木彝)了。

二人躲在角落里,便见朱瞻基叉着手,骄傲的样子:“你要先想起伤心的事,比如我就会想,阿舅又骗了我,又或者,母妃从前教训我,我很伤心。想着……想着,眼睛就红了,眼睛红了之后,再用手狠狠擦拭,这样……眼泪就落下来了,这时你再哀嚎几声……便像模像样了。”

伊王朱(木彝)很认真地听着,边道:“你等等,我去取笔墨。”

朱瞻基拉住了他道:“你真笨,这都记不住,罢了,不必去取笔墨啦,二十五叔公,下一次,我做一个笔记给你。”

“噢,噢。”

朱瞻基继续侃侃而谈地传授经验道:“哀嚎的时候,不必声音太大,但要情真意切,所以声音不可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最紧要的是……这过程之中,你千万不要慌也不要怕,要将它当做吃饭喝水一样,一旦心里害怕了,就容易露馅,要稳,知道吗?”

朱(木彝)惭愧得羞红脸,低头看着只到自己上腹的朱瞻基,瞪着眼睛教训自己,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