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部队有冬期物资运送到萨丁, 谢伟民主动请缨到岛外押送入岛。

往年这种事情都是其他营长们干的,谢伟民既然要去,顾听澜也不拦着就让他去了。

到十一月底, 天气就会转凉。他们这边寒冷, 多数在这个月份会下起小雪。所有的冬期准备都要在月底完成。

顾听澜大半个月的时间, 要在野区外面安排人砍树烧炭。自己还要带队进去捕猎,作为冬期的储备粮。

说好乌吉尔那边的物资会在下个礼拜到, 没想着顾听澜刚走,十吨米面油送到萨丁。谢伟民那边人手和船只都不够,谢伟民就让另外一名营长带着几个连长过去盘点押运。没想到在途中出了点小事故。

顾听澜忙起来自然没时间回家,小妻子在家里也在为冬季两人的小家忙活着。

顾听澜吃东西不挑嘴, 花芽就自己做主置办东西。

她跟着高婶子、方圆等人到市集上买了不少东西。市集每年大开放两次,一次是开春开岛时,一次就是冬期封岛前半个月。

方圆带着花芽到她经常买棉花的那家店铺,问花芽:“去年冬天你盖的被冷不冷,要不要我送你一床大棉被?我跟你大哥两人的棉被是六斤重的棉花。你长得瘦, 可以多往里面添两斤。”

花芽跟顾听澜睡在一起, 已经习惯被他拥在怀里, 两人贴贴在一起呼呼大睡。夏天热的是汗流浃背,到了冬天正是享福的时候, 顾听澜在背后热乎乎的, 像是源源不断的火炉。

花芽笑着说:“我不要棉被,晚上睡觉不觉得冷。”

她想到经常要出任务的顾听澜, 他脚下穿的是部队配置的军靴, 不会冷。倒是今年刚过来的林云和林娟未必能适应极寒的天气, 她想了想准备给林云做一床厚实的单人被,林娟穿的也是部队分发的冬装, 还会有军大衣,这些方面应该是不缺的。

还有她的便宜儿子,冬期跟去年一样会住校。肯定也要弹一床棉被和棉褥,小伙子长个子,不能再按照小孩被子的规格来做。得按照大人的单人被的长宽做,盖起来可以不露头不露脚,睡起来舒服。

除了棉被,新的棉衣、棉裤和棉鞋也少不了。

花芽过来快一年,感觉王天柱长了一头高。今年她织毛衣毛裤的时候,特意多放长了些。

一斤棉花在岛外也就七角钱,到了这边卖到一元钱一斤,还供不应求。

花芽跟方圆两人挤在人群里把钱交了,约定好来取的时间,把钱换成取棉被的纸条,又挤挤攘攘出去了。

方圆跟花芽找了个人少的地方站着,方圆说:“这边有一家小馄饨做的好吃,舍得放肉和胡椒,咱俩对付一口再回去?”

“行。我去扯点红布回来,你先把位置占着。”花芽看到方圆说的馄饨店,跟方圆交代了一声说:“你别到处乱跑啊。”

方圆提着东西笑骂道:“你当我是你呀,赶紧买完过去,我就坐在门口。”

花芽没好意思说她买红布做什么,她站在布料铺子前面用手揉了揉棉布,挑了质地细腻的红布说:“这能做裤衩不?”

摊位上的大娘说:“我这个大红布专门给人做裤衩的,本命年都爱穿这个。你看,我这里有样式。你瞅瞅多软啊,一点不磨档。”

花芽抿唇乐了,不磨档好,磨坏了可就不好了。

顾听澜知道花芽又要给他缝制一批新的平安裤衩,说什么要花芽自己也穿。花芽一早上被他闹腾的不行,答应了他的请求。

现在看着大娘手上的红裤衩,花芽的良心难得悔悟了一瞬。

但想一想经常在外头出任务的顾听澜,花芽还是咬着牙把布料买了双人份。

小两口子,要一起学会面对红裤衩,谁都别想逃得掉。

花芽扯完布料,看到隔壁摊位上有卖头花的。她家里还有不少顾听澜上回买的头花没戴,瞅了两眼,没顾摊贩的推销走掉了。

方圆给花芽点了个猪肉馄饨,新摊主觉得猪肉金贵,不可能真用猪肉馅做生意。只是包馄饨的时候,在面皮上用筷子头点了一点荤油。里面的馅其实还是大白菜的。

没有猪肉,大份的一碗也要五角钱,说好可以加多多的胡椒粉,今天也没加上。

方圆皱着眉问做馄饨的新摊主:“是不是给我们端错了,我们买的是大份猪肉馄饨。这里面也才十个。”

新摊主说:“小份六个,大份十个有问题?”

花芽不高兴地说:“才十个小馄饨你就要卖我们五角钱!也太黑了吧。开放个体经营是为了百姓互惠互利交换物资的,不是给你赚黑心钱的。”

新摊主头也不抬地说:“哪有那么多猪肉给你们吃,五角钱两个人吃贵么?要是吃不起就别来这里坐着。”

花芽一下火了,这人怎么做生意呢?猪肉一斤也才一元两角,五角钱买十个带肉馅的馄饨还舍不得给,只是沾了点油腥。五角钱买十个面皮,天王老子来了都得喊贵。

跟在她们后面的老顾客听了这人的话,摇摇头馄饨也不吃了,直接走了。后面几个人也犹豫着要不要走。

方圆拉着花芽让她算了:“原来这里的老摊主很和善,我记着他的好,咱们今天就算了。”

方圆白给出去五角钱,拉着花芽也没吃直接走了。后面排队的又有两个人没给钱也走了。

花芽心里不服气。

方圆说:“去年他爹还免费给穷人家送馄饨呢。我这五角钱就当做好事了。”

方圆回头看了眼馄饨店,可惜地说:“馄饨大爷不干了,里面做馄饨的是他儿子.哎,那么好的手艺以后吃不到了。”

“我还纳闷你怎么觉得那种馄饨好吃。”花芽也叹气:“这也就是一锤子买卖。他爹干一辈子的人缘,都得被他毁掉。”

方圆说:“可不是么,每次我过来都会吃他家的馄饨,下次我也不来了。”

她俩正在说话,没走两步听到馄饨店里有人跟新摊主吵上了。

就算岛上允许他们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偷摸赚点外快,好用来购买过冬的东西,免得老百姓挨饿受冻。可真要发生争持,避免影响,多数都会被市集上的管理办除名。一旦出除名,再想在这里面做小买卖就难了。

一年也就两次的机会,馄饨摊上的新摊主因为不好好做生意,赚黑心钱,导致管理办的人闻讯赶来。后续怎么样花芽和方圆都没了兴致,两人继续在市集上采购。

她们肚子饿就在边上买了块吊炉饼子吃,酥酥脆脆很好吃。花芽吃完多买了两块,准备带回去给顾听澜和王天柱爷俩尝尝。

买完东西,已经到了下午。

跟着车回到东院里,花芽大包小卷的往家里搬。棉被可以在卖棉花的地方做好,棉衣之类的还是得拿回家一针一线的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