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事情对于花芽来说太炸裂, 没心思做别的,就下了碗炸酱面。

三个人围在饭桌旁吸溜着面条。

“前因后果就是这样,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谢伟民不情愿地说:“我不想给那个小白脸保媒拉纤, 更不愿意帮小芳给他发电报。”

“你不乐意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你自己说的话。”花芽翻了个白眼, 拿汤匙给顾听澜舀了一大勺炸肉酱,小声逼逼道:“多拌点卤子, 给他少吃点,咱别跟他学啊。”

真是白长一张吃天吃地的大嘴巴,遇上正经事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简直就是活该。

顾听澜觉得花芽的小样太可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再看到谢伟民要死不活的脸, 还是转头看媳妇比较好,那玩意看多了伤眼睛。

“你自己说的话自然要实现诺言。”顾听澜跟谢伟民说:“你可以等待也可以主动出击。”

谢伟民脑子里全是浆糊,问道:“我怎么等待又怎么主动出击?”

顾听澜说:“等,就是等他们不再联系,你就趁虚而入。”

谢伟民摇头:“万一他们俩要结婚了呢?我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我不干。”

花芽说:“现在都是自由恋爱, 你主动追求呗。又不是多难得事, 对不对?”

顾听澜笑着点头说:“对于你这么可爱的人来说, 当然不难。对于某些吃点东西就会把自己陷入急诊室的人来说,能过活着喘气就已经很难了。”

听到顾听澜话中的揶揄, 谢伟民躺平认嘲, 只要能让他追求到小芳同志,随便说没关系。敞开胸怀迎接一切炮火。

花芽怜悯地望着谢伟民, 摇了摇头:“我儿子找儿媳妇要是像你这样.啧啧。”

顾听澜适时地加上一句:“把腿打断。”

花芽也跟着一句:“把嘴铲飞。”

谢伟民吃完面条, 瘫在沙发上要死不活的。

花芽看着难受, 说:“你现在也只能等着小芳跟那个人分手,反正你不是说要帮小芳发电报么, 要是有分手的消息,你也能第一个知道、到时候你再抓住机会——”

“发电报!”谢伟民一拍大腿,从沙发上爬起来狂笑道:“我怎么把这个忘了,我可以发电报啊!哈哈哈哈,电报怎么发,我说的算啊!”

花芽和顾听澜两人相视一眼,有种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

秋高气爽的时节,高婶子家门口的柿子树上面结出一颗颗青柿子。

再过十天半个月,青柿子上泛起橘色,就可以摘下来放到窗台上等待它变得绵软。

高婶子今年不爱收拾这个,花芽主动请愿,等着柿子成熟,她要摘下来做成甜柿饼留着冬天吃。

冬天除了苹果、冻梨、萝卜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水果可以吃。高婶子见花芽乐意忙活,便跟她说定一个出力气、一个出柿子。到时候弄出来的柿饼两家分。

有了花芽帮忙,高婶子就让人把柿子树上罩上一层纱网,免得被鸟雀啄食。等到成熟以后,一颗颗火红的柿子挂在树上,就像小灯笼似得。来来回回路过的人,谁想摘来尝尝,高婶子是乐意分享的。剩下的就全给花芽去弄柿饼。

今天花芽还有别的事,她把晾晒好的海鱼干、海虾还有鲍鱼干、鱿鱼干全部翻出来晒了一遍。又将这些二次晾晒的东西妥善的分成两个包袱,准备给娘家还有婆家一边寄过去一包。

安安小时候喜欢吃河虾,花芽估摸着她应该会喜欢大对虾,就给她多方了些大对虾。

跟婆婆写信的过程中,知道婆婆喜欢吃楞把头鱼,口味跟小芳一样,她就把这种鱼多给婆婆寄过去一些。

等到封岛以后,她跟大家只能靠每个月一次的电话联系,现在有什么东西能邮寄的赶紧邮寄。

不光是花芽这么想,她往邮局过去的时候,见到不少家属大包小包的往那边走。

花芽手里拿的两个包裹是最大最沉的。

部队邮局对邮寄东西检查的很严格,不管是进来还是出去,都需要一样样的筛查。

邮局里的工作人员是由战士担任,七八名战士在柜台前面忙来忙去。

这个时候空气干爽凉快,邮寄东西到外地不怕闷坏。邮局里的姑娘们忙的打转。

花芽在中间的队伍里排了一会儿,探头看到旁边两条队伍走的都比这条队伍快。

趁后面没人,花芽赶紧跑到左边那条队伍去。刚站好,她之前的队伍开始往前移动,这支队伍开始原地不动。

花芽:“.”

为什么每次排队都会这样!

她尝试着往最右边的那条队伍移动,刚走到一半,那条队伍后面来了人.

花芽认了,站回到原来的队伍。

原来的队伍停滞了。

花芽不气,花芽认了。

好不容易前面只剩下一个人,花芽见到柜台里的战士把前面婶子要邮寄的物品一样样拿出来检查。另外两支队伍前排的家属也是这样把邮寄的东西摊开在柜台上。

岛上能邮寄到外面的特产也就是海产品,跟花芽一样,全是最近晒干的新鲜鱼虾。邮局里都是腥呼呼的味道。

其他家属们还给外地的家人们邮寄了旧军装和解放鞋。花芽的妹妹和弟弟都当兵了,这些不需要,省了点邮费。

前面家属总算走了,轮到花芽时,当她把有邮寄的包裹打开,对面的战士倒吸一口气说:“同志,你们家的海产品真多真好!”

她一句话,引得边上不少家属看过来。

花芽大大方方地让她们看。

旁边队伍前面有位婶子,伸出手跟柜台上放着的大对虾比了比说:“了不得,晒干了还有我手掌这么大。”

再侧过头看到叠成一叠的鱿鱼,晒干的鱿鱼须须都有七八十厘米长。触角上的吸盘能有拇指盖大,看的人胆战心惊的。

花芽又从包裹里掏出一大袋干海参和干鲍鱼,围观的家属们面面相觑。

不知谁说了句:“这是顾团长的媳妇。”

“哎呀,还是顾团长厉害啊。瞧瞧这些东西,我们家那个怎么都弄不到这些好玩意。”

“可不是么,我听人说,他们小夫妻两人一天就能捞两船的海货上岸。我们家老赵帮他们收拾,还送了我家老赵不少好东西呢。”

“这小姑娘也厉害呢,你看她把这些收拾的多干净。晒的也干,梆硬梆硬的。寄到天边也不怕长虫子。”

花芽听在耳朵里,面上不显,心里还是很得意。

她家八斤自然厉害,指哪儿捞哪儿,不喊累不怕累。当然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要不是她跟小肥雀一起配合,八斤肯定捞不到这么多好东西。

花芽脸上喜滋滋地,美着美着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肥雀?

对呀,小肥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