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姜小沫开逛上(第4/7页)

姜小沫一嘬牙花子,心说:“廖春庭啊廖春庭,真有你个老小子的,也太能对付了!只不过你哄得了别人,可哄不了我姜小沫!”当下又一点头,说道:“得了,我信您说的,可还有一处我没听明白!”事到如今廖春庭也豁出去了,赌着气说道:“你随便问,还有哪一节听不明白?”姜小沫嘿嘿一笑:“豆芽菜前头还有一道菜,叫什么……烩豌豆?”廖春庭嘴角子微微一翘:“没错,豌豆可不是四个味儿了!”姜小沫摆手道:“您别着急啊,容我问完了,秦二爷在二贤庄住到过了灯节,应该还没出正月,是不是?”廖春庭点了点头:“是又如何?”姜小沫嬉皮笑脸地说:“那行了,众所皆知,豌豆初夏开花,盛夏结豆,正月里天寒地冻,从哪儿来的豌豆呢?”

廖春庭心中暗骂:“我他妈上辈子踹了多少绝户坟?怎么碰上这么一个佞丧种啊!”脑门子当时就见了虚汗,嘴上却不肯认栽:“那也没错啊!人家府上备着晒干的豌豆,用时再拿水发了,那还不行吗?”姜小沫心中窃喜:“放着活路你不走,自己就往死道上钻吧,小爷我单等你这句呢!”当下又一抱拳道:“先生圣明,可这晒干的豌豆,再怎么泡水它也是黄的,那么敢问您那句‘恰似碧珠落玉盘’是怎么来的呢?黄豌豆能叫‘碧珠’吗?您要说那是金豆子,我也就不问了。”廖春庭这一次是真没话说了,两只眼瞪得溜圆,吭哧瘪肚了老半天:“这个……那个……他他……他老先生都是这么教的……”姜小沫得理不饶人:“廖先生,咱甭提这个那个的,评书评书,说的是书,评的是理,说书的怎么能不讲理呢?传艺的老先生教错了,您也跟着错?您还有理了?您掺汤兑水滚大梁不要紧,前翻后赶扒门槛也不要紧,那顶多是能耐不够把书说塌了,却不能胡说八道,哄弄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傻哥哥也听出门道儿了,指着廖春庭哈哈傻笑:“哄弄人!哄弄人!”

廖春庭脸憋得跟紫茄子皮一样,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这段书他说了半辈子,没想到栽在一盘子豌豆上了,要不怎么说在天津卫吃张口饭不容易呢?当场双手抱拳,给姜小沫作了个揖:“您给我长能耐了。咱按规矩办,今天挣的钱全归您,我再额外给您拿上一吊。瓜子儿不饱是人心,多多少少就这些了。您收着!”说完吩咐小徒弟去后台拿钱。小徒弟是真舍不得,这得换多少肉包子吃呀!攥在手里舍不得撒开。姜小沫也不跟他客气,伸手抓过来往身上一背,又卷了书案上的钱,带着傻哥哥扬长而去。

那么说廖春庭恨他吗?不恨,为什么呢?说到底姜小沫还是给他留了面子,等听书的走光了才过来择毛儿,如若当着众人的面给他问住了,赔钱事小,今后还怎么在九河下梢说书卖艺?何况古人说“一字为师”,自己看不出自己的毛病在哪儿,别人戳破这层窗户纸,是给你指点迷津,督促着让你长能耐,你不该感谢人家吗?这就是明白人!

打从这儿起,姜小沫跟傻哥哥有活儿干了,在天津卫城里城外东游西逛,专去各个书场子,挑说书先生的漏子,端大碗敲竹杠。并非他本事大,而是说书的传艺,无论《三国》《列国》《东西汉》,还是《盗马金枪》《明英烈》《包公案》,向来没有完整的台本,师父教徒弟也不可能一口口地喂。先给师父当跟包,捧着大褂儿、托着茶壶,走到哪儿伺候到哪儿。师父台上说,自己在台侧听,能记多少记多少,火候差不多了,师父会给他传几套赞儿,念叨一个书梁子,讲讲怎么拴扣儿,其余的全靠徒弟台上台下自己揣摩。哪怕是同一套书、同一段场景,换了不同的先生,说的都不一样。比如隋唐中的二贤庄,有的先生说在城南八里,有的先生说在城西十五里,甚至人名绰号都有分别,各人有各人的路数,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么讲都不算错,即兴发挥的外插花更多,只有这样才留得住座儿,否则再出彩的一套书,听一遍听两遍,也没人再听第三遍了。正因为词儿不固定,一多半内容是临场发挥,话赶话随口一说,很容易让人逮住漏子。姜小沫脑瓜子活泛,打小被他爹娘还有那些来家里串门的叔叔大爷熏出来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相当于半个内行。你让他上台说书唱曲,兴许还欠点儿火候儿,“逮个漏、择个毛”可是易如反掌,这叫“贼吃贼,吃得肥;相吃相,吃得胖”。

书场子里龙蛇混杂,欺行霸市的从来不少,动不动打混架,掀桌子飞板凳,吓得书座儿四散奔逃。但是白道上有官府管辖,黑道上有帮派势力约束,纵有一些冲突,也不至于闹得太过。姜小沫和傻哥哥却不一样,仗着江湖规矩,讹钱讹得名正言顺,谁都拿他们没辙。不到两个月,各个书场子里的说书先生全成了惊弓之鸟,一看见姜小沫在台下,心里头就打鼓,越嘀咕越出错,费了半天唾沫,钱都给别人挣了。也有的书场子不服,找来几个地痞收拾姜小沫。姜小沫打小就是个坏尜尜儿,难死老木匠都旋不出来这么个玩意儿,闯荡江湖十年,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傻哥哥虽然腿残了,动上手可也不含糊,拐杖抡起来当棒子使。讲打讲闹,他们俩一个顶八个,又都混过锅伙,寻常的地痞无赖,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二位一奸一傻、一文一武,靠着这身“能耐”,游走于各大书场子之间,多了能讹上一吊两吊,少了也得有个百八十文,到月头儿一算,比三位说书先生加起来挣得还多,成天的胡吃海喝、招摇过市,又自在又舒坦,给个县太爷都不换!

清明前后,天气渐暖,姜小沫和傻哥哥又进了一家书场子。台上先生说的是《明英烈》,行内叫“明册子”,又叫“使大枪杆儿”,正说到热闹回目——怀远安宁黑太岁常遇春,马踏贡院墙,大闹武科场。这位先生五十来岁,瘦小干枯,二目炯炯,留着两撇黑胡,喉咙沙哑,定场诗念得字正腔圆,开了书却是一嘴的天津话。说评书的行走江湖,什么地方的书场子能挣钱去什么地方,响了万儿便多留一段时日,若是开闸走水不上座儿,那就得辞了买卖另觅他处。不过也有守家在地的,从小在茶楼、书场子里泡大,觉得听书不过瘾了,索性自己下海,兴许没得过正经传授,功底稍逊一筹,但对当地书座儿的喜好一清二楚,平常怎么说话,上了台怎么说书,穿插着讲上几段街头巷尾的传闻实事,笑论风云、坐谈今古,老百姓听着亲切,愿意给这样的先生掏钱捧场,因此这些先生不必背井离乡也可以挣钱糊口。《明英烈》是一部袍带书,多半是跨马抡刀、摆阵攻城的故事。正讲到常遇春单手力托千斤闸,另一只手挥动虎头錾金枪拨打雕翎,说书先生有心站起来比画几手刀枪架儿,知道准能赢下“疙瘩杵”,听书的会格外多打钱。他本来坐在椅子上,往起这么一站,刚往前一探身,正瞧见坐在后排的姜小沫和傻哥哥。眼下在天津卫书场子里说书的先生,可没有不认识这二位的。这位先生一下子就“顶瓜”了,心里暗道一声“不妙”,刀枪架儿没使全,还险些闪了老腰。故作镇定坐下来,喘了口大气,拿手帕擦了擦汗。再一开口,那真是“卖煎饼馃子的翻车——全乱套了”!一段“力托千斤闸”翻来覆去说了三四遍,在评书行里这叫“倒粪”,前言搭不上后语,车轱辘话没完没了。其实他自己也想说下文书,但是拿眼角余光往台下一扫,就感觉姜小沫冲着他一脸坏笑,心知今天算是白忙活了,挣的几个钱怕还不够打发这二位祖宗的,一时心乱如麻,口中拌蒜,能不忘词儿吗?甭说姜小沫,在场的书座儿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乐意了,有的起哄叫倒好儿,也有转身走人的。听到散场,姜小沫上去端大碗,那还用费劲吗?张嘴施牙,三言两语给说书先生问得哑口无言。无可奈何之下,说书的扭头招呼了一声:“丁爷,您快出来给评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