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他们为何在一起(第2/2页)

朱浩笑道:“你当孙老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说破罢了。”

……

……

孙府。

当孙交得知张佐入夜后来访,便感觉没什么好事,匆忙迎出来,见朱浩跟张佐走在一起,神色稍微有些异常,旋即便恢复正常。

如朱浩所料,孙交对于朱浩的立场早就清楚,知道朱浩是新皇的人,只是他不太清楚朱浩在新皇派系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之前或是觉得朱浩是顾问,帮皇帝出谋划策,比如说开矿山、征矿税等等,但他隐隐觉得,朱浩的身份可能没那么简单。

孙府正堂。

三人坐下来后,张佐把来意说明。

孙交的目光一直在朱浩身上逡巡,显然他很想问张佐,你来传达圣上的旨意也就罢了,把朱浩带来是几个意思?

“……孙老,你看这宣府钱粮缺额,应当以何种方法填补为好?按照之前的经验,是多开盐引,今年据说各盐场的官盐仍旧会增产,你看……”

张佐说到一半顿住了,他发现孙交的目光落在他身旁的朱浩身上,神思恍惚,根本就没认真听他说话。

朱浩笑着提醒:“孙老,张公公问你话呢。”

“哦。”

孙交收摄心神,回看张佐,“朱浩啊……张公公,其实老朽的意思,是在夏粮的基础上,调拨给三边和宣大各一批银钱,或不会到十万两,但各有个六七万两应该没问题。”

孙交比较有经验。

作为户部尚书,他平时嘻嘻哈哈,但好歹是经验丰富的老臣,知道怎么节省和抠钱。

现在能在正项外额外增加个十几万两银子的结余。

本来十几万两送往宣府,不但能补上缺口,还绰绰有余。

但孙交老谋深算,他是在提醒张佐,我们不能只补宣府而不管延绥三边,虽然现在都知道新皇的目标是要在宣府、大同、偏头关一线收买人心,把军权给拿回来,但公然“厚此薄彼”真的好吗?

为了不被杨廷和等人驳回户部调拨钱粮的提议,那就要三边和宣大一起拨付银子。

张佐眉开眼笑:“孙老在朝,果然能省下不少力气,先前咱家还说朝中银子总不够用呢。对了,不是说南方遭灾了吗?”

“南方是南户的事,老朽只顾着北方,没有大问题……南户有黄公献在,他筹措钱粮的本事比老朽大多了,不用为他担心!”

孙交这话其实也是自嘲。

我孙交是有点能力,但比之黄瓒,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人家什么水平?

不是节流,甚至也不是开源……简直是凭空生出银钱来,这本事不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