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安阳服装厂归属◎

陈副市长问道, “如果让你去当厂长,你能不能有这个能力管好这个厂。”

苏楠摇头, “不能。”

她说的是实话, 再好的想法,如果下面的人不执行,混日子, 厂就不会发展。

就和秦主任管的设计部一样。

她让她们改变设计风格,可能这些设计师能直接罢工, 或者跑自己办公室去抗议。

没想到苏楠这么快就回答了, 陈副市长也习惯了下面的同志信心十足的说自己可以。

“如果非得让你管好呢?”

苏楠道, “那就要大刀阔斧的砍掉很多东西。比如一些思想跟不上的工人,管理人员。把模式都进行改变。这也是需要相当大的魄力的。也需要领导的支持。”

陈副市长顿时理解了苏楠所说的难度。苏楠说的每一个改变都会迎来阻力。比如开除的工人, 比如适应新的模式。

“苏楠同志,如果让你回到安阳服装厂当厂长,你愿意吗?”

“……”

苏楠沉默三秒, 然后摇头。她的眼神非常的坚定。

“我一手创办了青春年华这个品牌, 有了这么多加盟店,我不能放弃。也不舍得放弃。”

陈副市长道,“我的意思是,兼顾也不行吗?”

苏楠道, “领导, 我很抱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陈副市长顿时有些失望。他本来以为换一个新的领导人, 说不定可以给这个单位带来改变。

苏楠在服装上面的成功就证明她是最合适的人。

如果苏楠不接手这个服装厂, 又找不到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政府也是没办法支撑这个厂的。

改开带给全国国企的压力也很大,政府需要给重要的单位支持, 这些小单位一直拖后腿, 就不可能再保存了。

现状如此, 陈副市长却不想这么舍弃这些小厂。

陈副市长倒不是舍不得这些小厂带来的利益,他担心的是这些失业的工人。

一旦这些人都没了工作,生计问题怎么解决?

都去摆摊吗?

陈副市长心有不甘,他希望能找到一条路。改变这个现状。总不能让厂直接倒闭,让那些产业就这么荒废了。这是重大的资源浪费。

他也把现在厂里的情况和苏楠说了。

“大批的工人失业,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如果可以挽救,我还是希望挽救这类的企业。”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谈谈。我认为事情总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的。我看你这个同志对经营服装厂还是很有心得。”

苏楠:“……”

本来苏楠是不敢想的,但是通过谈话,苏楠发现这位副市长是真的很想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言辞中也很支持改革的样子。

于是试探的提了一个想法。

将安阳服装厂变成公私合营服装厂,变成青春年华。

陈副市长眉头蹙了起来。

苏楠道,“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厂经营不下去了,需要资金,就找厂里的工人出资。但是我认为这治标不治本。工人可以拿资金,但是厂还是那个厂,没有什么改变。我这种事直接改变这个厂性质。从国营厂变成公私合营,那么这厂管理模式就顺理成章的发生改变。工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苏楠说的这个模式确实已经不陌生了。

这也是解决问题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单位可以最快的得到资金,最快的盈利。不再成为当地政府的拖累。

陈副市长沉默了片刻,思考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他一下子也没办法做决定。而是问算,“如果变成青春年华,你有办法让它盈利吗?”

苏楠点头,“可以。”

她现在路已经走通了,需要的就是产能。而安阳服装厂正好弥补了和方面的短板。

这也是苏楠愿意试一试的想法。

陈副市长道,“这样,你写一份计划书,让我看看执行的利弊。”

苏楠见他这么说,就知道有戏。立马点头,“我回去就写。”

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苏楠都还在回想这个事情。

果然事情的变化总是让人捉摸不定。昨天还在想怎么筹钱接班呢。今天机会就到手里来了。

要是政府同意她的提议,那事情就简单了。

而且很明显这位陈副市长是有意通过她这边来试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一来,政策上面就会有很多优待了。

回去之后,李兰馨她们还有点儿担心苏楠。

苏楠道,“没啥事儿,也许是好事呢。等事情定下来,我再和你们说。”?然后就进自己办公室,开始写计划书。

苏楠心里早就有了接盘安阳服装厂的事儿,也得亏她之前在安阳服装厂工作过,也一起开过服装厂,所以对安阳服装厂的弊端很了解,知道要改掉那些部门和人员,才能够改变这个厂。

所以这会儿写起来得心应手。

陈副市长选人还真没选错,换了服装厂外部任何一个人,没有人比苏楠更了解安阳服装厂的现状了。

而服装厂内部的人也没有改革的心思。

花了两天时间写完计划书,又润色,苏楠才又去了一趟市政府,将计划书交给了陈副市长。

这次陈副市长没找她说话,只让她等电话。

回头要是定下来了,就打电话给她。

苏楠倒是也不着急。反正不管成不成,她都不亏。大不了就按照原计划那样,买安阳服装厂的设备和厂房。

一切忙完,苏楠这边倒是又收到了大学里面管理学院给她寄过来的人才培养计划书。

这些计划书,苏楠一份份的看。

还别说,这些管院的大学生还真是有几分真材实料,有几分计划书写得也是言之有物。

苏楠一边看,一边馋这些人才。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各大单位要这么稀罕这些大学生了。

像勤勤恳恳的李兰馨和玉兰姐,机灵的小朱,还有办事沉稳的程刚,他们都能独当一面的执行工作。

但是他们都缺乏一点,那就是眼界和开拓能力。

而这些学生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真的能给企业带来生机的。

苏楠将其中几个人比较看中的人的计划书给重点圈起来了。

她准备到时候邀请他们来打寒暑假工。

没准时间长了,有感情了,人家毕业了也愿意来私营厂工作呢。到时候自己高薪聘请。

苏楠都忍不住搓了搓手。

完事儿之后,她就让李兰馨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统计好。到时候用得上。

李兰馨看了这些意见之后,也是两眼放光,她看到了自己和这些人的差距。

“厂长,你说我啥时候能有他们这种能力啊。”

苏楠道,“你也有自己的优势。你比他们先进入这个行业,更了解现状。知识上面,多看书,多学习。等咱们厂发展起来了,我送你们去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