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传圣公亲临,顾锦年辱圣?惊圣之文显世!(第5/6页)

“这般言论,涉及学术之争,又涉及圣人,你还没有资格,不配谈论。”

“非大儒,不可言圣。”

一道道声音响起,不少大儒都忍不住发声。

顾锦年的话太放肆了,竟然推翻圣人言论,这触到了他们最大的核心。

若现在不发言,就意味着认可或者认同,那岂不是欺师灭祖?

学术之争,绝对不止是牵扯利益那么简单,影响很大很大。

“会写两首诗,就当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吗?”

“莫说你写出几首千古诗词,就算你写出一百首,一千首,你也没有资格评价圣人。”

“这就是圣子?端是可笑,竟然污蔑圣人,此人若在我扶罗王朝,他活不过三日。”

“诗词再好,也不过是多些才气,你心中无圣人,也不懂经义,就妄自污蔑圣人,找死。”

扶罗王朝的才子也忍不住了。

在这一刻疯狂辱骂顾锦年。

孔宇则心中大喜,本来这件事情自己彻底身败名裂,却没想到顾锦年自寻死路。

可谓是一盘好棋,被顾锦年直接下烂了。

一旁的孔平,内心则充满着蔑视。

顾锦年还真是嚣张跋扈习惯了,这种话也敢说,就真的不怕死吗?

学术之争。

这是天大的事情,孔圣学术,被天下读书人推崇,往后的千秋圣人,百世圣人,天命圣人,都是根据万世之圣的学术,进行阐释,从而成圣。

自孔圣开创儒道之后,也有不少试图想要推翻之人,但结果下场都很惨。

时至今日,也有一些读书人,开创不同的学术,可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压根翻不起什么浪花。

顾锦年今日难不成想要蚍蜉撼树?

面对众人责骂。

顾锦年无动于衷。

而传圣公依旧没有任何恼怒。

但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不少。

“世子。”

“你冲动了。”

“此事我知道,是我儿不对,你心有怒火,老夫明白,今日老夫可以代替宇儿向你道歉。”

“可方才的话,世子要向老夫道歉,圣人不可辱,否则惹来天大麻烦,老夫也无能为力。”

传圣公开口。

一番话,可谓是一字不错。

将顾锦年推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不管顾锦年现在怎么做,都惹上了麻烦。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锦年,不要争了。”

苏文景出面,他拉住了顾锦年,一眼看穿传圣公是什么想法。

所以拦住顾锦年,免得他上当。

然而,顾锦年只是摇了摇头,望向对方缓缓道。

“学生没有侮辱圣人,只是不认可圣人之言。”

“如若反对圣人之言,就是侮辱。”

“那天下还有新的学术吗?读书人还有新的思想吗?”

“学生认为,孔圣开创儒道,成就万世圣人,而后也亲口所言,愧对天下文人,断绝天地文人之路。”

“甚至希望有后世人,有新学诞生,为儒道再添光彩。”

“这是圣人之言,可如今,尔等孔家后人,以圣言之说,断我天下读书人之路,这才是其心可诛。”

“倘若阁下认为,只要提出意见,便是侮辱圣人,那就当顾某,侮辱圣人了。”

顾锦年面容平静。

什么学术不学术。

什么圣人不圣人。

孔圣实实在在说过,是希望后世人可以将儒道学问,发扬光大,让儒学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理念,百花齐放,这是他想看到的。

而不是所有人,天天拿着他的书,背来背去,永远被他影响,也永远被圈禁在圣人圈中。

这才是圣人。

这些人,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为了稳固自己的利益,打压异己,还美曰其名圣人不可辱?

当真圣人复活了,只怕第一时间就要砍死这帮家伙。

只是这话一说。

苏文景都不由叹了口气,他知道事情真的打发了。

这一刻。

传圣公脸色彻底冷下来了。

他好言相劝,也处处帮顾锦年解释,却没想到顾锦年还真敢侮辱圣人。

而且如此明目张胆,他不可能与顾锦年去争斗,毕竟是晚辈,他是传圣公没必要如此。

但涉及到了圣人,还是自己的祖先,他不可能还笑呵呵的看向顾锦年。

“人无礼而非人也。”

“君无礼而非君也。”

“人之初,性本善,万物而行,蕴养浩然正气,此乃圣言。”

“顾锦年,你当真是放肆,老夫今日倒要听一听,何谓人之初,性本恶?”

传圣公没有发怒,而是声音冰冷,斥责顾锦年。

“砰。”

下一刻,镇国公起身了,他面前的玉桌破碎,整个人也是阴冷无比,直接走到顾锦年面前。

目光直勾勾地看着传圣公。

而后看向顾锦年道。

“孙儿。”

“只要你开口。”

“让爷爷抽他。”

“爷爷现在把他吊在殿内抽打。”

镇国公还真是暴脾气,一点都不啰嗦。

指着传圣公,丝毫面子都不给。

什么狗屁传圣公不传圣公,惹毛了他,今天都死在这里。

一时之间,场面瞬间火药味浓重。

没人会想到,传圣公的到来,不但没有缓解,反而闹的更大。

可顾锦年没有动用老爷子。

而是望向传圣公。

语气平静无比道。

“既然阁下要听。”

“那本世子就说给你听。”

他音落下。

紧接着负手而立,望着对方直接出声。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顾锦年出声。

这是荀子学理。

人之初,性本恶也是由他提出来的。

这也是唯一一个,能在稷下学宫被称之为大宗师的存在。

这个理念,不敢说推翻了圣人言论,但的的确确,让世人对圣人产生了疑惑。

让天下文人,跳脱圣人圈,诞生自己的思想。

荀子之后,迎来的便是百家齐放之景。

只因,他令人思想解放,告诉世人,圣人也好,非圣也罢,只要你觉得不对的事情,你就可以自己去思考。

而不是人家说什么,你就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