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4/5页)

反而他这个“山贼”穿得极为破烂,跟这个家明显格格不入。

当初去当山贼,就是家里活不下去,他到山上做些恶事,还能给家里送点米粮。

如果家里日子好,谁又愿意出门呢。

没过几日,回到山下家中的“山贼”们,已经习惯这样平淡朴实,还有奔头的日子。

什么山贼?

什么关泉峰?

他们不知道!

纪炀听着下面人报消息,见凌县尉很是疑惑,反而看向玉县丞:“玉县丞,你解释一下。”

玉县丞笑:“此处的山贼,跟其他地方不同。”

“以前知县大人就说过,这里的山贼基本都是当地百姓,家里穷苦,或者债务缠身,又或者失手杀了,伤了某家作对的仇人。”

“本就不是穷凶极恶之徒,若非日子过不下去,也不会离开。”

“山上再如何,能有山底下生活便利,生活更好?”

“只要咱们这里越来越好,除非真是心怀歹意的恶徒,没几个会抛弃安生日子。”

所以在徐铭被抓的那会,纪炀都没想过剿匪。

比如从太新县逃跑那三伙人,纪炀是想剿灭的,那些恶徒赶尽杀绝也不为过。

可这种大多为了躲战祸,躲三家债务命案的,还是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其实他们身上的反抗意识,纪炀还是很欣赏。

不过经过扶江县那句“失言”,纪炀已经不会再讲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只是在处置他们的时候,多给个机会。

新加入关泉峰的人一点点被瓦解,被山下更好的生活吸引。

而在那住了上百年的人,早不习惯山下生活,纪炀也不强求,只派韩潇过去跟他们商谈种果树的事。

什么时代了。

行业早该转型了。

打劫这种行业早就落伍,来试试新型经济产业种果树?

这可比打劫挣钱多了!

果子种出来,做果脯,做果子酒,卖果子本身。

纪知县怎么让扶江县几个作坊发展起来的,就让你们关泉峰果林产业怎么发展。

为什么是韩潇过去谈?

韩家在灌江府一直有信誉,上次还有被抓的“缘分”。

韩潇听到这话,只能叹口气。

纪炀怪话不少,道理也不少,好在听着确实靠谱。

但原本的关泉峰山贼,变成关泉峰果林产业?

也亏你想得出来!

韩潇只好跟山贼头子木着脸说这些规划。

可有着潞州城扶江县几个作坊为先例,纪炀说这话也不是吹牛。

他想做的事,没有不能成的。

如果说,纪炀因为盐矿的事被刺杀,他还偏偏去今安县一趟挑衅,这还可以说强撑。

但就算有人刺杀,还是能把手下事情处理利落,谁都能瞧出来,他确实不在乎。

若真在乎,还会有功夫处理今安县的事?

旁的不讲,忽悠山贼们在山上种果树,这就是头一份了。

听说关泉峰山贼内部,已经因为要不要种果树,要不要被招安打起来。

想必也在纪炀的算计之内。

要纪炀说,他可没这样想。

他只是想充分发挥这地方的地理条件。

不到三年,太新县就会成为养殖畜牧,种果耕田的良善之地。

他这个人真的只想种田!

但凡能用的地方,怎么都不想浪费。

什么乱七八糟的刺客,都是阻碍他恢复民生,耽误种田的恶人!

纪炀一连串不在乎的动作。

彻底惹怒灌江城的人。

怎么会有人一点都不怕?

派过去几十杀手,都没吓唬住他,反而更加助涨他的气焰。

惹得灌江府内许多知县有样学样,百姓们更是跟着起哄。

许多地方都不好管了。

他纪炀还真要把灌江府变个模样?

那就彻底变一变好了。

灌江城内几个家族,目光都投向边关。

两个月买不到大量食盐,买不到日常器物。

关外的小国部落们肯定已经慌了。

自己任地内民生恢复得再好有什么用,一场仗打下来,什么都给你毁了,什么都能一把火烧干净。

谁让他们太新县在边关呢。

太新县内被纪炀带的生机勃勃,连带着周围两个县城,乃至三四个县城,都变得不同。

对山贼举重若轻的态度,也让众人信心大增。

县城里面的事交给玉县丞跟卫蓝,牧场有那老爹看着,山贼韩潇谈着。

甚至连组织城内女工做活都有五姑娘。

纪炀则带着凌县尉跟平安,还有江云中去往边关。

内部如今逐渐平稳,他更担心的还是关外。

关外是不可控的。

黑市又给关了,急需物资的关外人肯定急不可耐。

而且他很担心灌江城的人会拿边关做文章。

没记错的话,刘家曾经就有这样的想法,他家就是拿开关放敌做底牌。

只是提前被纪炀知道,这才跟吴将军一起,夺回靖临关。

刘家有这样的想法。

他背后的人就没这样的想法?

纪炀不信。

比之只想活命过好日子的山贼们来说。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才是真正的大盗,而且更没底线。

虽说如今只是担心,可他该去还是要去看看。

太新县内两个关口,一个靖临关,一个定江关,都要检查一遍再说。

纪炀出发之前,还给隔壁几个县城写信,但凡县内有关口的,定要检查,不要给关外的人可乘之机。

同时又询问是否有汴京来的信件。

他在被刺杀的第二天,已经写信给汴京,请求朝廷暂开关市。

希望早日有回音。

如今关内的情况越好,他就越不希望关外出问题,他就更要守护这里的安全。

纪炀等人去边关的路上,另一边从灌江城出发的信件,已经到了个偏僻关口。

此处关口松懈,守卫几乎形同虚设。

从这个关口里,还有少量走私的车马,全都没人阻拦。

可这里地形曲折,车马很难走通,所以用的人力较多。

这会送过去的,却不是什么物资,而是一份密信。

在纪炀到定江关的时候,便看到往西方向的城楼上,燃起熊熊狼烟。

那处?

那处有敌军侵入?!

不止纪炀看到,吴将军等人自然也望向西侧。

“是宁兴关,需要他们隔壁的今安县去救,咱们要等今安县的信号。”

一般都是临近去救,否则大家一窝蜂过去,反而容易中调虎离山之计。

不过定江关跟靖临关的将士们全副武装,吴将军也点好兵士,一部分留守,一部分等着隔壁的消息。

只要隔壁狼烟一起,他们立刻出发救援。

好在两个时辰过去,狼烟渐灭,证明宁兴关已经守住。

纪炀冷着脸看向更为偏僻的宁兴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