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6页)

至于他身边的护卫,也是汴京长大,宗室那边的护卫,出身估计不俗,没有真正跟三教九流打过交道。

韩潇啧啧两声。

宗室这都是什么人啊。

难道都是一群纸上谈兵的?

不劫妇孺,不劫婚丧?

明明是这几种最好劫才是!他们真的不是绿林好汉。

纪炀笑:“是不劫本地走镖的,不劫外地当官的。”

眼看徐铭迷茫,纪炀好心解释:“能在本地走镖,那必然有身强力壮的镖师护着,而且对本地什么营什么寨十分熟悉,所以不能劫。”

“外地当官的,要么朝堂派来,要么上面派来,反正一定有名目。真抢了他们,那就是打朝廷脸面,山贼们不会自找麻烦。”

徐铭不是个真正的蠢人,只是“理论”知识过多,实践太少。

被纪炀这么一说,瞬间满脸通红。

这大概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零点五?

徐铭顿时羞愧难当。

他以为,他以为低调前行就好了。

没想到高调才是正理。

这下不仅丢了官服官印,人还路上那个就被掳到山贼窝里。

他这张脸,真的没法要了。

当时四个护卫还劝过他,可他信誓旦旦说,这样肯定没事。

这叫没事吗!

还是人家太新县知县纪炀救得他!

用猪把他换回来的!

纪炀又笑,忍不住道:“你怎么不同山贼说,让他们给我写信。你应该知道我在太新县。”

徐铭眼神乱飘,最后小声道:“咱们不是竞争关系吗。”

以为你不会救我啊!

你是林家的女婿,我是梁王的人!

怎么可能救啊!

难道不会看着我死吗!

韩潇都笑出声,让他这个悲伤家族笑出声的人可不多。

“纪炀啊,你这名声,真是没救了。”

众人忍不住都笑。

徐铭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纪炀清清嗓子:“下次有事,可以来寻我。”

“咱们皆被朝廷派来平乱,应该守望相助才是。”

“汴京那边,跟我们没什么太大关系。”

就算有,也是回京之后的事。

那边吵吵嚷嚷那么多年,一直维持着平衡的关系,陛下心慈,鲜少真正杀过那个大臣。

中间的微妙关系,不是非黑即白。

说不定特定时候,梁王还会亲自救林大学士。

党争是要死人。

但也要死对地方。

他们这种边陲小官,显然不在这个行列。

再说了,直接把人救了,再送去汴京嘲笑,岂不是更爽?

当然,纪炀也懒得那么做。

他只想好好修此地的桥,好好种这里的田。

这事揭过,纪炀跟韩潇都是厚道人,懒得再提。

徐铭缓口气,看向纪炀,询问道:“那我们,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纪炀放下茶盅,反问道:“什么怎么办?”

“他们这样猖狂,我们要不要剿匪?”

此处的关泉山上关泉峰山贼,确实很猖狂,但处在太新县境内,他不好插手。

若在他的任地今安县,一定要派兵过来!

纪炀看着他,不愧是梁王找来的人,原来考验合格是这么个合格。

纪炀询问:“剿匪?那你知道这关泉山,山高多少?山深几何?山里哪块丛林密,哪里野兽多,哪里有沼泽?”

“除了关泉峰,还有几座大峰,几座小峰?其他山峰可有同伙?若有危险,他们狡兔三窟的其他窟在何处?”

“又知道附近山头的山贼,跟他们什么交情?”

“再知道,此地驻兵愿不愿意帮你剿匪?”

“愿意剿匪,从何处派兵?县城内?兵马够吗?守关的将士调过来?那边关还要不要了。”

“动兵马,粮草,物资,武器,从何而来?”

纪炀把茶水吃完,示意平安再倒,见徐铭已经被问得两眼无神,笑着摆摆手:“休息吧,你也辛苦许久了。”

徐铭跟四个护卫退下,估计今天也会辗转反侧。

主要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派兵过来就行。

山这样大,别说几百个山贼,便是几千个也能藏得住,人家当地人不比你熟悉山路?

更不用说这些山贼在县城里说不定还有亲朋,就算没有亲朋也有探子。

你这边刚有动作,人家那边就会发生。

手底下的兵士又不是为你所用,去找裴家借私兵?

裴家那样子,必然狮子大张口,还容易反客为主。

算来算去,自然不划算。

而且要弄清楚他们过来是做什么的。

是让百姓有田种,有粮吃。

今天铲除山贼,明日他们无依无靠,没田没地没活路,照样继续聚集起来。

说到底,主要矛盾不解决,这些都是白搭。

如果此处太平盛世有活路,这些人还是好手好脚不干活,去做这种勾当,纪炀早就动手了。

扶江县那边不管是拐子,还是乡绅,都是很好的例子。

韩潇开口道:“他这样,在今安县怕是不成。”

纪炀想了想道:“成不成对我们都没有影响。”

“他不成,朝廷还会换人过来。”

只是一耽误又是几年时间,除了心疼本地百姓之外,别的还好。

自己都说了,他有事可以来找自己,若徐铭没听进去,那也无所谓。

在这边耽误两天时间,再起来的时候,纪炀陪着韩潇去看几个别院看了看。

韩潇确保书籍没问题,大家也要回太新县衙门了。

走的时候,徐铭等人也要出发,不过官服官印没了,估计还要往汴京写信补办,这段时间他在太新县,估计会很尴尬。

这些也不用纪炀操心,宗室那边自然有定论。

没等徐铭开口,纪炀就道:“此事我们也不会乱说,你那边怎么讲,我们也当不知道。”

徐铭心中感激,他面对纪炀的时候,总觉得抬不起头。

来之前自信满满竞争。

现在哪有竞争的样子,他自己都被救下。

徐铭看了纪炀半天,再次谢过,这才出发。

后面的护卫也看着纪炀,小声解释:“主要是汴京那边很多人说,您能做到,其他家子弟应该也成。”

“如今看来,真的不是这样。”

说罢,护卫赶紧溜走。

这让纪炀跟韩潇都震惊片刻。

等会。

他好像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在汴京的时候,有些人户就因为他在外面当知县有了功绩,人还比之前靠谱了,所以想着把自己孩子送出去历练。

所以他们想的是。

纪炀行。

他们也行???

韩潇更是震撼:“哪来的自信啊。”

纪炀跟其他纨绔能一样吗?

但在汴京不少人户里面,就是一样的?

凭什么他能做到,他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