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6页)

玉娘子是真心这么认为,虽说水淑敏已经成亲,但要她夫家人陪着她去潞州城,肯定不成的。

也就娘家人肯帮忙跟一趟,这又报销来回路费吃饭,更是同意。

不是细心周到之人,不会吩咐得那么细致。

怪不得她家相公玉县丞,每每在家嘴里都是知县大人如何如何。

如今在人家手下做事,接触得多了,也觉得她相公夸的没错。

纪炀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定下后天二月二十七出发,让玉娘子跟水淑敏做好准备。

水淑敏则吓了一跳。

她娘家是上集村的,夫家是三江村的,最远也就去过隔壁常华县,就这也没去过几次。

这一下子去潞州城?还是去帮府衙购置花苗?

等她回家一说,夫家自然又是吹胡子瞪眼,水淑敏想到知县大人说,让她爹娘跟着也行,咬咬牙带着闺女连夜去上集村找娘家人了。

上集村对知县大人的敬仰溢于言表,不是知县大人,他们哪有葫芦生意可做。

听纪炀吩咐,水淑敏的老爹直接扔下家里的活计,要跟她去潞州城办事。

连上集村里长听了,都给他塞了些盘缠,让他路上用,不要给知县大人添麻烦。

纪炀听说此事,心里既感动又好笑。

跟着他出去,哪用得着盘缠,不过上集村乡亲的心意他是明白了。

但临要出发的前一天傍晚,从潞州城方向来个浩浩荡荡的车队,车队一进县城便打听:“请问您县衙在哪,知县大人在什么地方?”

竟是指名要找他的。

不过纪炀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幕熟悉,等再看看牛车上的三十多个箱子,更是眼熟至极。

这箱子他见过啊,好友们送来排列整齐的香料,就是用这箱子装的。

纪炀愣怔片刻,好像意识到什么,只听送货的人道:“知县大人,这是从汴京发来的货,一共三十二箱,请您清点,这边是汴京随行的书信。”

因为箱子实在多,在县衙侧目都极为引人注目,纪炀只好道:“你们把箱子搬进去,我看看信再说。”

平安在帮忙看着他们搬箱子,心里也是奇怪的。

谁啊?

送来这么多东西?

纪炀一看信封,什么都明了了。

竟然是帮他看管生意的王伯寄来,虽说纪炀写信回去半真半假,可王伯这次的回复甚至带了点激动。

还透漏出,上次少爷请好友帮忙,却不请自家铺子帮忙,王伯有点委屈。

现在见少爷写信想要香料跟花苗,立刻收拾箱子过来。

甚至还有种,若不是汴京生意实在走不开,他要是走了,庶子那边肯定插手,否则他这次肯定要跟车的云云。

最后表明,汴京那边的花苗不好寄过来,但他托了朋友,在潞州附近的几个州都寻了专门卖花苗的商人。

如果少爷去潞州城的话,直接去找哪哪的商铺即可。

这条消息倒是十分有用。

纪炀眼前一亮,有门路总比自己瞎转悠要强。

等纪炀进到五斗院,只见三十多个箱子,每个箱子都满满当当。

再打开一看,这里面香料的摆放方式跟井井有条的模样,明显跟上次好友们寄来的一模一样。

他上次还在夸好友家的下人细心周到。

没想到上次也是王伯在暗暗帮忙。

这几件事看起来,原身生母留下来的王伯确实忠心。

王伯也是原身生母娘家陪嫁过来的,怎么看怎么都是个好的。

平安以前从未跟在原身身边,自然也是不清楚这点的。

纪炀心中舒展,既如此,那他无异于多了条臂膀,还是条财大气粗的臂膀。

什么穷?

他才不穷!

纪炀让平安收拾好箱子,一一封存,等他从潞州回来再看。

但是信件里面的地址全都抄录下来,明日直奔目的地。

春天日子短着呢,不能耽搁!

来送货的车队傍晚过来,自然要在扶江县休整一夜,纪炀见此,干脆道:“明日我们一行人要去潞州,正好雇你们的车,可能行?”

说起来,现在扶江县唯一一家酒楼,生意可比以前好多了。

“当然可以!捎带你们也不是事!”车队老大也是个利落人。

能跟官府的人攀上关系,是好事啊!

而且现在的扶江县在整个潞州都是小有名气,谁知道他们这的化肥难买得很,谁要能买到,谁家庄稼就能长得好。

不过听说各地官府都已经得了制作化肥的方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正式推广。

他们这些跑车队的,家里也有几亩田地,谁不想粮食丰收!

丰年大家日子才好过,这些道理谁都明白。

所以带上造出化肥的扶江县百姓,这都不是事,反正都要回潞州城的。

但车队老大没想到,扶江县知县雇车不是自己坐,他跟小厮,还有随行的县丞骑马。

剩下坐车的人,竟然是扶江县百姓,听说这些百姓帮他去潞州城买东西,没想到还有车坐?

玉娘子拉着水淑敏,还有她女儿,她老爹坐下,开口道:“只管安心做,就算没赶上牛车,咱们知县也准备给你们找车呢。”

一个是行动快点,二是既然让他们帮忙,也不好累着大家。

水淑敏女儿跟上是因为她年龄不够,也没去学堂,夫家又不疼她,放在家里遭罪,所以便带上了。

好在纪炀是个不介意的。

倒是江乖乖眼巴巴看着,只是她还要去学堂,不能跟上。

水老爹颇有些惶恐:“都说咱们扶江县知县大人好,如今俺更能明白了。”

这句话也没错。

她们四个去买花苗的坐在前面车上,后面牛车则是随行的两个小吏,小吏们更是紧张。

刚被招进来,就被带着去潞州城办差!谁不紧张!

约等于刚入职就出差?

小吏们后面的车还带着几头猪几头羊。

纪炀骑着马在前面走,速度不紧不慢,等看到前面修路的队伍,就把从扶江县带来的食材放下,他特意提前从常华县买了两头猪两头羊,就是准备给修路队伍加餐的。

官道修建已经近一个月,看这情形,应该能在六月份完工。

赶车的人都道:“以后你们这路修好了,我们也能常常过来,都说你们扶江县不仅粮食好,种菜也好,可以拉几车回去卖!”

纪炀笑:“那感情好,以后多多欢迎。”

等把食材放下,修路的工匠们自然感激万分,能加餐!谁不高兴!

领头的人对纪炀十分客气。

连消息不怎么灵通的魏大人都知道纪炀身份不一样,如今的潞州城大半官员都已知晓他的身份。

没办法,谁让制肥方子的事太过出名。

汴京那边因为这件事,已经抢破头了,都想去办这件好差事,甚至因为这件事差点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