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3页)

女兵营的骑兵在各县清荡豪族,对各县乡的情况更熟,且要是这些战俘想跑,两条腿的人可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她们都是经过横断江血战练出来的,对着这群连矛都拿不稳、又背着粮食一心想着回家的俘虏,一个佰的兵力,足够了。

沐瑾派女兵押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各地的人都看看,在他的麾下,女人也可以打仗当将军、有前途有出息,让他们他打下来的地盘,跟以前豪族治下完全不一样,想让这些人对生活多些期盼和希望,不要活得如此麻木。

他们连挨打都不敢反抗,只会逆来顺受,上了战场跟待宰的鸡鸭没区别,沐瑾看着有点心酸。

当然,还有个目的,就是多宣传宣传,让以后女兵的招兵工作没那么困难。

几万新兵,当天便分到各个骑兵佰领走了。

东、南、北三道城门的新兵全部撤回到城里,派到城墙上,准备用来守城。乔烈这边只是损失新兵,精锐战斗力几乎没有折损,囤积在城墙上依然气势可观。

沐瑾囤兵城外,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加紧清理周边各县,把查抄的粮食、财物一车车拉到大营,清点过后,留下部分路上打仗用的,其余的都给萧灼华拉回去。

横断江大营死伤那么惨重,再加上全歼对方十几万大军,抚恤和战功奖励都是相当庞大的一笔。虽说战功可以转为晋升,但也得给钱财奖励才行的。这批缴获运回去,不仅能淮郡的粮食紧张的问题,还能解决财政紧张,粮食、财物、战斗胜利的消息都带回到淮郡,能够抚平横断江死伤惨重的伤痛,好好地稳住后方,调动参军的积极性,尽快召齐新兵训练上,把兵源补上。

与此同时,他把郡城周边的县都清理完了,郡城就成了孤城,还是一座没有援军的孤城。

几郡能征调的兵力、青壮都调出来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困在了这里,一路由博英郡侯领着攻打赖瑶,也是拖在了战场上。博英郡侯敢回兵支援,赖瑶必定趁机攻打青阳郡。

转眼间,到了九月中旬,秋闱结束一个多月,朝廷有了新鲜血液补充,萧灼华便通过考核,将在朝廷里干了至少两三年,对于新实施的律令、对于现在的各项举措都适应得好的官员挑出来,派向临江郡、广庭郡治理地方。

这些官员从淮郡出发,来到广庭郡,走了二十多天,到了。

八个县的县令、县尉到位,再加上有淮郡、魏郡调派的郡兵、县兵过来形成骨干,之后只剩下再从当地招青壮训练成郡兵、县兵,把兵源补足就成了。

梳理各县的事情交给官员们处理,而豪族们的钱财粮食能抄来的都抄来了,沐瑾把散出去的女兵营都召回来,让她们往隔壁平川郡去。

平川郡的兵现在全困在广庭郡城,这会儿已经处在沐瑾的包围圈中间。

平川郡的地势开阔,正好给骑兵撒欢,再加上还有一万步兵支应,清扫周围的县城没压力,至于郡城,能打则打,不能打等主力到。

广庭郡的郡城防御工事修得好,城墙上还堆了那么多的沙袋,投石机的效用大打折扣,派兵硬攻,大军会折损惨重,沐瑾决定,耗着他们,逼乔烈打突围战。

乔烈要是不突围,主力大军都困在这里,女兵营拿下平川郡后,就该打青阳郡了。青阳郡跟博英郡侯所在的青山郡,相互联姻,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盟,乔烈的外祖、舅舅家全在青阳郡,得救!

他们突围出去后,还能抄一波女兵后路,要是战斗顺利,说不定还能吃下这支精锐骑兵。

威逼利诱,饵料还下得大,沐瑾就不信乔烈能坐得住不突围。就算乔烈坐得住,平川郡、青阳郡出来的人也坐不住,必定要回去保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