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3/3页)

“哎呦,这可是为难我了。”

胤禟不认为这件事好办,“你家久居岳州城都没找到合适的道士画像,我从外地来讨生活,怎么能给你找出本事卓绝的道士?”

“怎么就没有了?”

赵巷不解,他提醒到:“上回吃饭,和你哥一起吃的。听了一句,这次你们出来做生意也是聘请了道士随行指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京城来的道士指不定能让老爷子满意。”

“不行!”

胤禟脱口而出给否了。

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个可能性。

开什么玩笑,那不是真道士,是他的妹妹与小四嫂。给人画遗像,这不能更荒唐了!

赵巷摸不着头脑,“怎么了?你家请的道长不善作画吗?那真是太遗憾了,我还想帮你一把走捷径。要是能得我家老爷子的青睐,其实好处多多。

他与湖北巡抚年遐龄也能说得上话,这份本事我与大哥是没传承到。说真的,谈经论道,相互之间推荐道士给祈福最容易拉近关系。”

胤禟稍有吃惊,没想到赵老爷子的人脉很广。

要说年家有多显赫,与京城那些大族不好比,却也是有前途无量之势。

年遐龄任职从二品巡抚,长子年希尧如今在云南景东府任正五品同知,次子年羹尧更是颇有才学。

年羹尧在五年前考中进士,供职翰林院,前后负责了四川、广东的科考事宜。今年,他才二十六岁,走马上任成为四川成都府知府,那是一个妥妥的肥缺。

赵巷不意外有人被他家老爷子的人脉给惊呆了。

这也就善意提醒,“玖兄,你我喝酒喝得开心,我也想做顺水推舟的人情。不如回去仔细问问你家请的道士,要不要努力一把画遗像?”

“好,我回去仔细问问,有劳巷哥给费心引荐了。”

胤禟改口了,因为他琢磨了一件事。四哥入封镶白旗,而年家也是在镶白旗。

八旗的每一旗下设佐领编制。

皇子们被入封哪一旗,等到了一定年龄,会按时段得到所在旗的佐领作为门下。

年家依照规矩将会归到四哥管辖之下。

当然了,这种属于规矩上的配给。门下是不是服从主上,主上用不用门下又是另一回事了。

胤禟搜索记忆,四哥与年家似乎没有多少往来。

现在所处的岳州城虽在湖南,但距离湖北巡抚年遐龄所在的武昌府很近。而且此行目标要经过云南,也许可以见一见在云南的年希尧?

具体怎么安排还要问一问四哥。

胤禟觉着自己真是贴心弟弟,把这些事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都替四哥着想了。但走到客栈又迟疑一步,那个给赵老爷子画遗像的事究竟要不要提?

他真的要弄假成真,把小四嫂、妹妹当做货真价实的道士吗?给主动介绍这样一份工作?

胤禟:四哥究竟是会夸他呢?还是会拿鸡毛掸子抽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