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瘟疫使原本强大的军队,变得不堪一击。

或者说,太过突然了,等到他们发现时,已经波及了太多人,纵使陈王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与豪迈,但也无法挽救。

陈国的将士们,倒也不是顷刻间就死去,但大多受高热折磨,上吐下泻,军营中无声的笼罩着病秽污浊之气。

即便陈王能迅速的找到治愈瘟疫的医者与药草,将受病的人及时分离,陈国的元气大伤,也成了既定的事实。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流言在诸侯国间流传。

毕竟宋国是承天命的天子国,陈王不顾礼义道德,使宋国覆灭,难保不是天地鬼神降下的惩罚。

虽然如今诸萦神女不在,但天道自然运行,诸天鬼神在上,应有的惩罚自然不会消去。

流言中,瘟疫并非最严重的惩罚,甚至只是一个开始。陈国会渐渐陷入内乱,此后分崩离析,陈国将以自己的覆灭来偿还攻破宋国的恶行。

要知晓,这天下的诸侯,尽皆是宋国分封的,他们的土地封邑,也尽皆使宋国赐予的。

可他们不敬也就罢了,甚至对曾经赋予他们一切的宋国下手,天地伦常,古来礼数,皆不相符。他们违背了最起码的礼义。

时人信奉鬼神,即便礼乐崩坏,但还保有最起码的敬畏。

这般说辞,很快就在诸侯国间流传起来,并且愈演愈烈。

一时间,本就因为瘟疫而感到慌乱的陈国人,更是惧怕,整个陈国境内皆是人心惶惶。

其实,世间本没有鬼神,但陈国的确有些自作自受的滋味。

当日宋国王畿被破,不少人选择沉入水中,与宋国共存亡,就连王畿中的水井,也大多有尸体。

更莫论那些被陈军杀死的贵族与庶民们,天气炎热,腐烂的尸体清理并不及时,加上漂浮在水中的大量尸首,很快就滋生起了病菌,再被陈国将士饮下,瘟疫自然就蔓延开来。

说到底,也是陈国自食恶果罢了。

但对于其他的诸侯国而言,却是极大的好事。

站在礼法上,天然压制他们的宋国亡了,最为强盛的陈国也因为灭了宋国而遭到反噬,元气大伤,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庆幸吗?

剩下的几大诸侯国,几乎是相差无几,也意味着,谁都有可能问鼎天下,由他们夺得九鼎,立下另一个堪比曾经的宋王室的辉煌。

因为这些缘故,杀伐四起,民不聊生。

就连不在腹地的卫国也不免卷了进去。

几番逐鹿,终究是有国家覆灭,有国家成为胜者,日益强大。

这样混乱的情形整整持续了三年,衰弱覆灭、逐渐兴起,所有的诸侯国都是烽烟四起,不见安宁。

就连原先带弟子们周游诸国的廉思先生,也难免受到波及,除了沿途的战乱,四起的残兵与强盗,便连原先对他们多加礼遇的各国君主,也无暇顾及他们。

他们一路而行,所见无不是满目苍夷,再难如先前一般,找到清幽宁静的净土,繁华不受纷扰的城池。

卫国就是在这样纷乱的世道下崭露头角,和其他诸侯国的连年征战不同,卫国在诸萦尚在的时候,便不断地囤积钱粮,因为诸萦授予的许多安顿民生之法,所以卫国的庶民们大多手中有私田,卫国的赋税也颇多。

初时或许不觉,但时间长了,优势就渐渐显露。

更何况,卫国还有诸萦留下的许多书籍,里面记载了不少关于盐、糖等利于民生的生产之法。

桓珩并非粗鄙陋见之人,他很快就命人将这些逐步实施,并将造出来的东西运往各国。

莫看后来天下大乱,征战四起,但贵族宗室们的奢靡,只会随着局势的混乱,而愈加过分。

越是到了亡国的时候,他们才愈要耽于享乐,或许也是一种绝望之下的放纵。

这些使卫国富庶,而诸萦授予卫国的炼铁之术,则令卫国的将士拥有远胜于其他诸侯国的兵器,坚硬、锋利,或许并不能使其有决胜的优势,但确实更胜一筹。

更何况,桓珩虽身为公子,但早年在边境戍守,对军营之事,知之甚深,他从不使将士们缺少军粮。最重要的是桓珩颁布的变法,在变法后,从军可以让庶民们拥有丰厚的奖赏,被授予土地,甚至能因功封爵。

就连原本出身微贱的奴隶、匠人,也能凭借军功,摆脱卑贱的出身。

卫国因为变法而取得了大量等待垦种的田地,又因为原先贵族们的反抗,而空置出了不少职位。从军几乎成了底层人向上爬的唯一途径。

对于这些出身贫苦卑贱的人而言,他们不怕爬出泥沼的困难,唯一惧怕的是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在桓珩的一系列举措下,卫国的军队勇猛而不畏死,他们本就因为与蛮夷接壤而民风凶悍,又不断和外族通婚,体型更加高大。

加上精良兵器,还有后来盛行在卫国军中一种药,可以治愈因伤口流脓而引起的高热,对于战场伤的将士无异于救命良药。

相传,此药也是诸萦神女在时,传予卫国的。

之事这药用起来颇为繁复,需要先行试用,似乎有的人天生不耐此药,若是用之,便与性命有碍。

当然,此仅为其一。

神女当年亲自传下的药方并不仅止于此,她还传下了不少医术,并命如今的卫国国君,也就是从前的公子桓珩,将医术供天下人瞻仰,凡是前来卫国的医者,皆可观阅,并互相钻研。

正是因此,卫国的医道大兴。

人们虽然因为诸萦神女降世的缘故,对鬼神敬畏之心从不曾减去,但他们发现,鬼神尊贵,却未必会回应他们,但医者们却是触之可及,能将病症治愈的。

原先人们不够开化,盲目相信鬼神,自然也有医道不兴,医者们的医术好坏参半的缘故,有的医者,虽被称作医者,但终其一生,或许只会一两道治病的方子。

而像和连这样名满诸国的医者,自然也有,但着实太少了。

幸而有诸萦,她无私的将医术赐下,供天下医者瞻仰钻研。

医术深厚的医者们,感念神女的恩德,并不如从前一般,将苦心钻研的医术藏于心中,非血亲不传,而是开始招揽有天赋毅力的弟子,传授医术。

正是因为受了诸萦的感召,所以天下之大,凡是学医之人,拜师之日,必要向诸萦的神像叩拜,以此言明其心志,并立下仁心救人。

诸萦也是在回到卫国许久之后,才偶然得知自己竟然地位如此崇高,不但影响了普通的庶民,甚至成了医者、铁匠、学子等许多人,入门那日,必须要叩拜敬仰的神明。

此时的诸萦自然是不知的,但她为卫国带来的变化,也使得卫国在纷争中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