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4/4页)

皇后也没多留,起身拿手戳了一下五公主的额头,叮嘱道,“这段日子,就规矩些,瞧瞧,个个都在操心你这性子。”

五公主笑着抱住了皇后的胳膊,送她出去。

明公公趁机走过去同唐韵说上了话,语气难掩着急,“唐姑娘,殿下已经等了唐姑娘几日了......”

唐韵神色诧异,疑惑地问道,“太子殿下寻民女,是有何事?”

明公公错愕地抬头,便见唐韵脸上实打实地露出了疑惑之色,明公公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想起太子殿下这几日的脸色,明公公还是厚着脸皮问了一句,“唐姑娘,今儿可要过去?”

唐韵轻轻地摇头,“殿下似乎并不想见到民女,民女过去不是更碍了他眼,又让他生了怒?”

明公公:......

明公公脑子都乱了,太子殿下反常也就罢了,这唐姑娘怎也跟着反了常。

还没等明公公再劝上一句,唐韵转身便走了。

唐韵回到觅乐殿后,还是住的之前那间屋子,进屋后便关上了房门,从针线兜里,取出了绣了一半的绢帕,继续绣了起来。

上回她毁了三皇子一张绢帕,如今还欠着。

手指头上的伤,养了三四日,五公主什么活儿都不让她碰,愈合地极快,早已经结了痂,使其针线来,虽还有些笨重,但也不会再疼。

唐韵实则并不擅长绣花,拿得出手的花样也只有荷花,且并非是故意那般藏着针脚,而是她根本就不会藏针脚,才想出了那样的笨法子。

太过于显眼,也难怪被苏姑娘一眼认了出来。

唐韵这回在绢帕上还是绣了一朵荷花,针脚依旧藏在了荷花的花瓣里。

*

明公公从觅乐殿回去后,太子已经从书房回到了暖阁。

明公公人一进去,太子便抬头,往他身后瞟了一眼,也没问他去了哪儿,直接问道,“怎么,不来?”

明公公两边都受着煎熬,磨得心尖儿都打起了颤,弯腰禀报道,“倒也不是不来,唐姑娘是担心太子殿下还在生她的气。”

太子:......

她倒是有自知之明,可她这态度,像是担心他?

太子猛地起身。

他再等她,他就是脑子有病。

养了两日,太子嘴角的伤已经消了许多,正要迈步往外走去,明公公又硬着头皮地在他身后唤了一声,“殿下。”

太子回头看向他。

比起唐姑娘不来,明公公心头更担忧的是皇后娘娘说的话,“殿下,今儿奴才过去,恰好遇上了皇后娘娘,娘娘说,说要将唐姑娘封为公主。”

太子:......

太子等着明公公往下说,明公公却似是说完了,垂着头不再吭声。

“她答应了?”

“没,没拒绝。”明公公说完,也不敢抬头去看太子的脸色,自从选秀之后,这两人之间都开始有些不对劲了。

近日,愈发反常。

明公公生怕撞到了刀口上,怎么委婉怎么说。

太子被气笑了。

半晌后,明公公便听到外屋的珠帘,一阵“哗啦啦”急响。

*

翌日,大周出兵西戎。

太子一早便去了乾武殿,同皇上一道到了城门口,面见林副将,查看兵将。

因林副将是三皇子生母林昭仪的亲弟弟,今儿三皇子也一并到了城门口。

同林副将交涉完,送走了大军,皇上脸上难掩兴奋,一时心血来潮,让魏公公带着他到江陵街上去转一转。

这几日虽没落雪,但天气依旧寒凉,三皇子跟在两人身后,时不时地喘咳几声,皇上实在听不下去,回头看了一眼,便同太子交代,“老三身子弱,吹不得风,太子也不用跟着朕了,送他回宫。”

太子点头,“父皇放心。”

太子跟着三皇子一道上了马车。

一上车,三皇子又是一阵急咳,躬身低下头,忙地从袖筒里掏出了一块绢帕,捂住了嘴。

“三弟身子还不见好?”太子回过头,关心地问了一句,刚问完,目光便落在了三皇子轻轻抵在唇边的绢帕上。

荷花的花瓣内,多了一团突兀的花蕊,他再熟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