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妹夫(第3/4页)

朱毓秀虽然醒来了,但她被泼了好几盆水,头又撞伤了,数病并发,变成来势汹汹的高烧。她烧了好几天,第四天早上才终于能自己坐起来。

朱毓秀养病期间,陆陆续续得知了她昏迷后的事。七夕那天陆珩的人发现她失踪后,立刻全城搜索,但苏州的船数以千计,而且随着河道四处漂流,茫茫人海,谁知道朱毓秀被藏到哪一条船上?

最后,还是他们截获了飞鸽,靠飞鸽引路才终于找到朱毓秀。幸好发现的及时,朱毓秀才捡回一条命。

然而朱祖母,却再无法回来了。

得知朱毓秀好转后,王言卿亲自来客房看望她。朱毓秀脸色比前几日好转很多,精神却萎靡不振,靠在床上不怎么说话。

王言卿已经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她内心叹息,劝慰道:“朱婆婆宁死不屈,自尽明志,无愧忠烈之名。朱婆婆、朱大人为他们心中的朗朗日月而死,他们这样做,肯定希望你能好好活着,你可不要辜负婆婆和朱大人的苦心啊。”

朱毓秀听到这些话,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王言卿没有说多余的话,默默陪着她。等朱毓秀哭完了,情绪差不多稳定下来,王言卿说道:“陆珩说他不方便过来,托我向你道声抱歉,抱歉那日没及时发现内应,害你和朱婆婆遭受残戮。另外,他还让我说一声多谢。”

当日在船上,朱毓秀宁死不肯透露和倭寇勾结的官员名单,黑衣女子怎么审问都无果,怒得气急败坏。他们不知道,其实压根就没有名单。

在朱家,陆珩私下问朱毓秀朱纨可否留下名单时,朱毓秀惊讶了一下,随即摇头,说没见父亲提过。之后陆珩就没有再问了,可是朱毓秀被人掳走时,对方却急于逼问出名单的下落。

朱毓秀意外至极,很快意识到,这是陆珩的计策。

陆珩用一份不存在的名单,引得许多大鱼惴惴不安,纷纷浮上水面。如果这时候朱毓秀透露出压根没有所谓名单,那真正和倭寇交易的高官马上就会缩回暗处,再难觅踪,陆珩的计划也会功亏一篑。所以,朱毓秀咬着牙说不知道,看似是拒不坦白,其实,是默认了名单的存在。

黑衣女子一看,越发确定是朱毓秀把名单给了陆珩,因此下手越发狠辣,连朱祖母都牵连其中。

一首亡命辞,浸透了三代人的血。

王言卿静静离开,留朱毓秀一人静养。她出来后,在门口遇到了陆珩。

陆珩似乎一直等在这里,低声问:“她好点了吗?”

王言卿摇头:“我问过郎中,她额头上的伤没有大碍,发高烧也是急火攻心。真正厉害的是心病。”

陆珩叹气,发生了这种事情,只能靠她自己慢慢走出来了。陆珩陪着王言卿回房,路上依然难以释怀:“是我擅自将她们扯入其中,她们本就是功臣遗属,却还要经受这等折磨,我难辞其咎。”

王言卿肃着脸,郑重道:“朱纨大人自己写绝命书,慷慨赴死,朱婆婆一头撞死柱前,也不肯向那些人低头。他们如此刚义,你反而更该将你的计划推行到底。只有肃清官场,铲除倭寇,还沿海百姓安宁,才是真正为朱家满门忠烈伸冤。”

陆珩沉默。在这种时候,王言卿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陪着他。两人回到房间,进门时,王言卿问:“你为何要让我向朱毓秀道谢?”

道歉她能理解,但道谢从何说起?

陆珩没正面回答,反而问:“如果你是掌管多省军务的总督,察觉身边人对倭寇态度暧昧,你会将怀疑对象写在一个名单上吗?”

王言卿代入想了想,很坚决地摇头:“不会。”

总督之位多么危险,稍有行差踏错就万劫不复,怎么能自己埋祸患呢?他若是能清除内奸,名单自在他脑子里,若连他都无能为力,那为什么要留下一张单子,给家人引祸?

陆珩说道:“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和倭寇勾结的官员名单。我在朱家询问朱毓秀,本是试着问一下,得知没有,也并不失望。但我之后审问伍章时,却故意说我掌握了名单。如果后面有人来暗杀我,那顺藤摸瓜,就能知道谁是内鬼。”

天底下没有靠一份名单就能铲除内奸的捷径,无论他身边的鬼还是朝廷中的鬼,都要靠陆珩的经验和直觉,自己一个个找出来。

陆珩说到这里,讽刺地笑了声:“我本是胡编乱造,没想到,却真诈出来一份名单。”

看看七夕那天是谁按捺不住下杀手,是谁偷偷给对方行方便,是谁隔岸观火装聋作哑,大概就能猜出来内鬼在哪里。再结合玉钟补充的信息,陆珩心中很快就有了章法。

七夕那天,陆珩当场绑了好几个官员,苏州知府、苏州同知余晓等人都被他捆起来,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换成旁人,肯定会被人狠狠参一本,但他是陆珩,真正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及能力。

这段时间苏州官场风声鹤唳,其他人可能撂狠话吓唬人,但陆珩绝对真的敢杀了他们。苏州人心惶惶时,另一边也传回消息。

潜入金台岛的人回来了,但身上受了伤,又在水中游了很久,失血过多,气息奄奄。他怕自己活不到陆珩跟前,提前用血画好金台岛布防和地图,贴在胸口藏着。他刚将地图交到陆珩手里,就脱力晕过去了。

众人赶快抬他下去救治。那日共有四个人趁乱混上伍胜的船,刺探了许多金台岛内部情报,但唯有一个人成功回来,其他三人还在岛上,生死未卜。

原来双屿港被朝廷攻打下来后,金台岛就成了倭人、佛郎机人、海盗新的交易地点,所以伍胜、伍章手里才有那么多鸟铳,才敢铤而走险抢朝廷军火。

有人成功逃离金台岛后,锦衣卫的身份就暴露了,另外三人危在旦夕。陆珩必须尽快登金台岛,解救剩下的三个人。无论他们现在是生是死,他们随陆珩从北京南下,陆珩总要带着他们回去。

但锦衣卫干的是刺探情报、暗杀审讯,陆珩常年隐在黑暗中,他能主导一场战役的成败,但永远不会出现在人前。真正上战场打仗的,还得是正规军。

他需要找个人配合他。

·

南京,应天府。

傅霆州这几天简直焦头烂额,他来到南直隶后,不敢大意,立刻前往卫所查看士兵情况。

大明练兵权和调兵权分开,乃是流水的将军铁打的兵。征兵及平时训练由当地卫所负责,需要打仗时,由皇帝调遣武将,从中央空降当地,接手士兵后上战场。

陆家原本在安陆时,就负责管理安陆卫所征兵及练兵,后来跟随嘉靖皇帝去了京城,才脱离兵营,转向锦衣卫正职。傅家则相反,好几代都是武将,辗转各地赴职,半辈子都在打仗,其实没有自己领出来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