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满载而归(第3/3页)

所以他要发现更远的地理红利,只有三个努力方向:第一,沿岸地形都探索出来了,到时候可以直接选择不要贴岸航行,而是走直线,少拐弯,可以提速大约一两成。

其次,就是等更轻快的船只被造出来,但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把这几年的海船应用经验好好总结、改良测试,然后再去会稽郡的句章造船厂造,扶桑这边的船厂只能修,肯定没有这个工业实力。这个因素不属于周瑜自己可控的。

而最后一个思路,就是建立更靠北的突前跳板基地。这些地方不一定要有大量大汉治下百姓居住,只是简单有些港口设施。足量的坚固小木屋和过冬木柴、食物储备,便于船队不用回大阪湾过冬,来年自然能更快地投入远航,少走回头路。

一言以蔽之,就是把前进基地往前推。

周瑜如今被分配到了曰本海一侧负责地方建设和治理,他要超过甘宁的探索,只能指望在最靠北的新泻平原越山县作为出发基地,四月份就从这儿开始北上远航,多节约一千多里的往返里程,也就能同样时间多走出六百里。

以后说不定还能在虾夷岛南部的避风港也建立一个没有常住人口的过冬避风基地、储备点粮食,那样就又可以多省一千里地。

奔着这样的考虑,被封侯拜将所刺激的周瑜,疯狂开拓越山县周边的基础设施,也开始探索越山县外海的岛屿,也就是佐渡岛,想看看有没有可用的海湾港口、可用的补给物资产地。

还真别说,运气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得知了周瑜自发实施了这一计划后,李素也终于能不用被人怀疑先知先觉、直接顺水推舟下令、让周瑜正式好好开拓佐渡岛。

209年春耕结束后,在这年的夏季农闲时节,周瑜的下属第一次在佐渡岛上的小河河床中,发现了沙金。

这一探索结果,直接就让周瑜震惊了。消息传回大坂,已经准备回中原复命的李素,也是振奋不已,心中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两年多在扶桑,虽然没有别的大成果,也暂时还没发现石见银山,却发现了可以移种两三年才退化的巨菜、发现了可以耐寒在东北非水田地区种植的黑麦,还有少量的佐渡黄金样品。

开拓扶桑的计划,总算可以堂堂正正得到陛下和朝廷的认可。

这两年多,没白来。

作为丞相,李素的代天巡狩不得不结束了,剩下的体力活,就交给诸葛亮和甘宁周瑜吧,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