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满载而归(第2/3页)

后来实际航行,发现朝鲜半岛东岸那个拐角节点海湾、要深入绕进去不少,那也是事到临头才知道的,水兵们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到都到了。

不过因为这一绕,甘宁也发现了两个至少地形上看起来可以挡风的海湾,似乎将来有发展成港口的潜力,至于具体航道水文条件,他这次没空细细勘测,所以只是在海图上标注了一下。

而这两个绕朝鲜半岛海湾发现的锚地,便是后世的海参崴,以及朝鲜朝向曰本海的元山港海湾。

甘宁算是为朝鲜和东北在朝向曰本海方向上,各发现了一个新的备选港口,也算是一件功德。

……

甘宁回到大坂县后,李素照例接见和嘉奖了他,也充分听取了甘宁的汇报。

除了地理发现,甘宁带回来的信息里,还有几条比较关键的情报:第一,库页岛应该是目前发现的领土中,最北端的、有成规模农业的地方了,

勘察加半岛的南部尖端,也有一些流鬼人会稍微种点蔬菜,但是不会种植粮食类的谷物,所以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只有海鲜、野兽肉类和蔬菜,没有米面粮食。

相比之下,库页岛上的流鬼人,是有粮食的,大约是一种黑色的麦子,生长期也比较短,产量也比中原的米麦低很多,但好处是可以在极寒的环境下过冬、秋天种来年初夏收割。

甘宁不仅提供了这条情报,还带回了很多黑麦样品或者说种子。

黑麦这种作物,原产地跟普通的大麦小麦一样,都是中东两河流域,算是原始麦的一个分叉亚种。因为其耐寒,在分化出来后,迅速从中东往北方西伯利亚原始人中蔓延,东边一直蔓延到勘察加、库页岛,西边蔓延到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在后世的华夏,比较靠北的新江内陆地区,因为环境跟中东波斯高原相近,所以是国内最大的黑麦种植区,

但汉朝的时候,汉人显然没重视过这种西域也比较低产的作物,也没想到刻意去引进产量比普通大麦小麦更差得多的黑麦,属于灯下黑了。

甘宁这次对黑麦的探索,不算是真正意义上“汉人第一次发现黑麦”,但却确实是“汉人第一次意识到黑麦是一种可以在极寒环境生长的谷物”。

这个性状的发现和引进,意味着以后赵云开发东北会得到更多优势,在不是大江大河边、缺乏现代灌溉就种不了水稻的地方,好歹可以种一下黑麦。

黑麦也不用施肥浇水,劳动强度很低,靠雪水雨水自然灌溉就够了,东北黑土地的有机养分也天然足够。特别适合地广人稀、地不值钱而人力值钱的环境。

哪怕一亩地(标准亩,不是汉亩,汉亩要乘0.3)的黑麦只能收获两石的粮食,大约两三百汉斤。但只要东北平原肥沃空地足够多,一个人只管翻耕和播种,不用浇水施肥,粗放种几百亩都没问题,依然可以养活很多人口。

另外,除了上述这些甘宁发现有农业生产的地区以外,其他地方,包括千叶群岛全部岛屿、阿留申群岛最西边的两个岛,都是火山岛为主,

岛上有一定的树木,但不多,千叶群岛树多,阿留申几乎没大树,只有灌木和苔原,都是被寒潮大风给吹的,大树都灭绝了。

这些岛屿连蔬菜都没人种,倒是有渔猎民族的野人居住,但完全靠肉食和鱼生活,没素吃就吃苔藓地衣(目的是补充维生素,但甘宁并不知道其中科学原理,这只是野人数千年来总结的生存本能经验)

这就意味着,以后要继续远航,从这些地方获取补给,就补给不到新鲜蔬菜和粮食了,只能补到肉和淡水。

……

“兴霸这次的探索做得非常好啊!虽然是公瑾先帮你总结了季风经验,但收获比公瑾去年还多些,发现‘黑麦’更是大功一件。将来还要再接再厉。明年孤回中原面君时,会将兴霸的全部功劳一并汇总,表你为右将军,额外加封食邑。”

李素听完汇报后,直接给甘宁表态了巨额的赏赐,甘宁内心也是激动不已。

之前因为对扶桑和三韩的作战,军事立功不多,他和太史慈都止步于四征将军。

现在,他终于可以比太史慈多立一个地理发现的功劳,还发现了新的中原原本没有引进的粮食作物!

哪怕不够高产,甚至产量很低,但至少适应了一些中原汉人原本没法开发的北方寒冷耕地!也算是补足了汉人农耕的一个短板。

这个功劳,说是有“神农”一成的功绩,也不过分了吧?升到右将军,可喜可贺。

在刘备的朝廷中,一直是沿用了大汉的旧制的,前后左右将军,还是地位高于四征四镇的,仅次于大骠车卫。

到了右将军,他就比太史慈和高顺都高出一级了!也比四镇的徐晃等人高两轮位次。

只有周泰,因为当初跟着诸葛亮运气好,赶上了最后堵截曹操、拿下了曹操的人头的好处,也算是前后左右将军。

如今甘宁和周泰之上,就只有张飞赵云马超那些人了。他们等于是除了原本历史上的五虎将以外,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了(比黄忠还高,这一世的黄忠来晚了)

“末将谢丞相提拔!丞相秉公用人!诸将莫有不服!”大喜之下,甘宁当然是给李素连行大礼。

……

当身在越山县的周瑜、得知甘宁的受赏经过时,时间已经是209年的正月过半了,上元节都已过完。

周瑜听说甘宁能在李素回中原后、不出意外就升为右将军,也是立功迫切之心爆棚。

毕竟他觉得甘宁虽然莽,发现得更多、远航也更坚决,但一开始的季风规律和探险航行办法,是他总结出来的。

当然,他也谈不上嫉妒,毕竟他是降将,地位比甘宁低得多,即使现在立功了,只是从乱七八糟头衔的杂号将军,变成最低级的四X将军,跟甘宁没有竞争关系。

周瑜只是觉得,丞相承诺过他,208年好好种田、跟甘宁分工明确。

208到209年冬天的这个农闲季节,他也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总算把越山县位于后世新泻一带的码头、简易修船厂、城邑、伐木场,都用奴隶徭役造好了。

为了赶工,死了几千人的扶桑奴隶,还有上万的虾夷野人,周瑜也顾不得了,直接在一个新的沼泽平原开荒、海边造城邑港口,本来就非常艰难。原始的居住环境下,早期奴隶高死亡率很正常,反正只要最苦最危险的活儿别让汉人干就行,李素也不会计较。

周瑜的目的很明确:他知道,甘宁已经一年航行八个月了,比他再前一年长了一倍的时间。在堆时间上,周瑜不可能有更多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