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十三章(第3/3页)

晚饭之后,在睡觉之前,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去海滩上散步。这时正值晚上八点钟,夜色迷人。这一天是满月以后的第五天,月亮还没有在夜空中升起,水平线上却已经显现出了月亮的“曙光”,那是一片微微泛起的银白色的柔和光辉。南边天顶上的南极星正在闪闪发光,南十字星出现在最为显著的方位上,就在前几天,工程师曾经在富兰克林山上看见过它。

赛勒斯·史密斯和这美丽的星座对视了良久,它各有一颗一等星处于上下两端,一颗二等星在左,一颗三等星在右。

他考虑了几分钟,然后问少年:

“赫伯特,今天是4月15日吗?”

“是的,史密斯先生。”赫伯特回答。

“在一年里,一共有四天拥有完全相等的实际时间和平均时间,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明天就是这四天中的一天,换言之,孩子,太阳在明天十二点的几秒钟之内将正好经过子午线。要是碰上好天气,我想基本上可以计算出海岛的经度来,最多也差不了几度。”

“不需要仪器,不需要六分仪就可以吗?”吉丁·史佩莱问。

“不需要那些,”工程师说,“况且,今天晚上的夜色这么晴朗,正适合我来计算出南十字星的高度,换言之,我可以根据水平线上的天极,想办法把我们的纬度算出来。伙计们,你们要知道,在没有确定方位之前,我们根本不能肯定这片陆地是一座孤独的海岛,我们必须尽量精确地知道它跟美洲、大洋洲、或者太平洋主要海岛之间的距离。”

“是这样的,”通讯记者说,“我们要是距离有人居住的海岸还不到100英里的话,那么制造一艘船就比修建一处房舍重要多了。”

“正是这样,”史密斯说,“今天晚上我就要想办法把林肯岛的纬度计算出来,明天中午我再想办法算出经度。”

于是史密斯回到“石窟”里,借着火光削出了两把小平板尺,然后把它们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做成了一副圆规。圆规的两只脚既可以分开又可以合拢,把它们钉在一起的是从柴堆里找来的一枚结实的橡胶树刺。做好了仪器,工程师再次回到海滩。可是要测量天极的高度,必须得在没有云的水平线上,就是说必须得在海面上才能测量,而爪角挡住了南方的水平线,因此他不得不另外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地点。正对着南方的海岸显然是最理想的测量地点,但是要到达那里必须得渡过慈悲河。史密斯最后决定到眺望岗上去观察,他同时也考虑到了高地的海拔高度,因此他在心里做好了第二天用几何学的基本原理计算出高地高度的打算。

于是他们爬到了慈悲河的左岸,上到了高地。他们站在高地的边缘,也就是从西北到东南沿河一带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上。

慈悲河左岸的山岗恰好就在这一带高地的前面。这片山岗一直延伸向爪角的尽头和荒岛的南部,然后逐渐低斜下去。他们一眼望去,能清楚地看见从爪角到爬虫角整个半圆形的水平线,没有任何东西遮挡他们的视线。南边的水平线此时被初升的月亮照得分外明亮,这部分水平线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观察家的眼前出现了南十字星,星座的底部也就是距离南极较近的地方倒置着α星。

这个星座与南极的距离其实比北极星与北极的距离要远。α星的方位大概距离南极27度,赛勒斯·史密斯对这一点非常清楚,计算的时候就估计到了这个角度。在α星经过正对着南极的子午线时,他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这样就让工作变得简单了。

赛勒斯·史密斯让圆规的一只脚对着水平线,一只脚对着α星,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成了α星和水平线之间的角距。为了把这个角度固定下来,他找来一根刺针把圆规的两只脚用一根木条横钉住,这样就适当地保留下了他们之间的角度。

做完了这件事以后,剩下的就只有计算一下角度了。但是首先还要考虑到水平线的俯角,所以还得必须再跑到水平面上去进行观察,把峭壁的高度测量出来。要算出α星的高度就必须得先有上述的角度,从这里再算出天极在水平线上的高度,也就是海岛所处的纬度,因为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纬度和当地天极在水平线上的高度都是永远等同的。

计算工作要到第二天才能进行,十点钟的时候,大家都进入了梦乡。

————————————————————

(1) 在这个纬度的区域里,太阳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在早晨五时四十八分升起来,在傍晚六点十二分落下。

(2) 用以制造烟斗的粘土。

(3) 主要品种包括苦艾、薄荷、茵陈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