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4页)

“楚老板!”

他惊喜的见到楚慕依然站在音乐厅旁,叼着烟,没有点燃。

他笑着说:“刚才我看你们的座位空出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楚慕的眼眶泛红,皱着眉低声说:“我姐头痛犯了,所以护工照顾她吃了药,请乐团安排了一间休息室。”

楚怀的病情还不稳定。

如此深邃动人的音乐,她听到一半,泪如雨下,又犯了头痛。

他们站在音乐厅长廊,里面正由艺术乐团和维也纳之春分别进行返场演奏。

楚慕声音极轻的说姐姐的病情,显然他已经完全接手了戈德罗的日常工作,还请了专业的护工照顾楚怀。

钟应认真听完,问道:“后天我和师父就会启程回国,我们会带走两把木兰琵琶,所以……”

他勾起笑容,“我们想问问您,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

楚慕夹着未点燃的烟,仔细打量钟应。

他可能永远不懂,钟应为什么可以对他这样的混蛋,始终如一的热情,好像“中国人”“同胞”就能值得钟应付出努力。

楚慕已经找到了绝佳的帮手,但他视线扫了一眼音乐厅,犹豫片刻,说道:

“那么,你能不能再等等?”

钟应安静的等他说。

“等我姐醒了,我想和她最后一次弹奏木兰琵琶。送给……”

他想说外公,又觉得这样的称呼陌生刻意。

于是,他顿了顿,笑道:“送给楚书铭、外婆还有我妈妈。”

寂静的音乐厅,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奏,关上了华丽喧嚣的大门。

厉劲秋头痛欲裂,没了钟应的音乐镇痛,只想回去睡觉。

他却发现钟应留在音乐厅,和讨厌的楚慕站在一起,说要等楚怀睡醒,在舞台上弹奏乐曲。

顿时,这位久负盛名的大作曲家,头不痛了也不想回酒店了。

“我也要等。”厉劲秋神情严肃,“我倒要听听,楚慕能弹出个什么来。”

看钟应还怎么说他们很像的话!

作曲家陪着钟应留下来,等待一场深夜无人的二重奏。

他们讨论音乐、讨论调性,唯独楚慕坐在一旁叼着没点燃的烟,玩着手机,拒绝参与。

大约凌晨,头痛的楚怀才缓缓醒来,在护工的陪伴下回到音乐厅。

她已经知道木兰琵琶将回到中国,去往外公外婆妈妈的故乡。

“可以吗?”

楚怀站在华丽宽阔的音乐厅舞台上,“我们可以在这里演奏吗?”

“当然。”钟应笑着回答,却将雌蕊琵琶递给了楚慕。

楚慕将这把姐姐的琵琶,挂在楚氏乐器行墙上近十年。

他定期调弦、除灰保养,始终有着一个困惑。

此时,他接过了雌蕊琵琶,走到了楚怀面前。

特地为音乐会梳妆打扮的楚怀,挽起的头发依然干枯毛躁,笑容遮掩不住沧桑病态。

可她眼睛锃亮,透着少女般的兴奋,连苍白的脸颊都恢复了血色。

“姐。”楚慕递出琵琶,认真的问出了多年的困惑。

这也是钟应问过他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说,如果……妈妈将雌蕊琵琶交给我,又把雄蕊琵琶交给你,她会是什么意思?”

楚怀小心翼翼的拿回自己的琵琶,怀念的坐在舞台凳子上。

她温柔看着楚慕,即使她的弟弟成熟苍老,再也没有十岁的模样,她说话的语气,仍旧像对待一个年仅十岁的傻孩子。

“当然是希望你能经常回家。”

她抱着雌蕊琵琶,左手按下了丝弦,垂眸去找记忆里的音。

“妈妈说,男孩子留不住的,等你长大了、结婚了,肯定会离家远远的。”

雌蕊琵琶发出了轻柔单调声音,她停留在二十三岁的认知,却再也弹不出二十三岁时流畅的琵琶。

“可你离家再远,只要带着我的琵琶,一定会记得带它回家。周末、圣诞、春节,你总会回来,像现在一样将琵琶还给我——”

楚怀漆黑憔悴的眼睛,闪着笃定的光芒,笑着抬手拂出熟悉的旋律。

“我也会把雄蕊琵琶还给你,我们聚在一起,面对满桌的烤鹅、炸鲤鱼,一起弹‘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她笑出声来,似乎觉得自己描绘的场景有趣。

楚怀拨弄丝弦,并不介意自己的手指僵硬,弦声凝滞,只是期待着看向弟弟。

“只有我们团聚,才能重弹《木兰辞》,只要你记得自己的琵琶,你就会回家。”

楚慕直愣愣的看她,仿佛看到了临终前的楚芝雅。

她说——

木兰琵琶可以守着你们一辈子,让你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那位眼眶通红的冷漠奥地利人,今晚似乎格外的感性伤怀。

他含着泪,看楚怀弹奏琵琶,仿佛能看整个晚上。

“楚老板。”钟应将雄蕊琵琶,递给了沉默的他。

楚慕愣了愣,下意识问道:“你一开始就知道为什么,对吗?”

钟应不是一开始就知道。

属于姐姐的雌蕊琵琶,悬挂在弟弟的乐器行,也曾令他感到困惑。

师父却一清二楚。

樊成云五十多岁,见过太多事和人。他待钟应如同亲子,自然理解楚芝雅的遗愿,也能讲给年轻人听。

“师父告诉我,这就是母亲。”

钟应转述着师父的话,“她希望你们姐弟,见到彼此的琵琶,就能记住你们必须互相扶持、永远和睦,才能奏响千古遗音。”

楚慕听完,觉得自己白活三十岁,还不如十八的小孩通透。

他苦笑着接过了琵琶,横抱着坐在楚怀旁边。

不需要谁说什么重新开始,更无需指挥统一节奏,他指尖轻挑,跟上了楚怀熟悉的旋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长达十年没能奏响的乐曲,在辉煌明亮的维也纳音乐厅磕磕绊绊的流淌。

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什么保家卫国悲壮史诗,而是一个温馨家庭相聚的旋律。

他们在每一个节日弹奏,在每一个春天弹奏,在每一次父母慈祥凝视中弹奏。

这是他们与生死相隔的故人,尚存于世的温暖回忆。

木兰琵琶的合奏,比起钟应听过的楚慕单独演奏,更加和谐。

姐弟俩的指法,说不上精妙绝伦,可他们怀揣的情感,远远超出了一首诗能够承载的重量。

他们弹奏的《木兰辞》,并不是为了获得谁的认可,是为了这一生见过与没见过的家人,找回流逝在时光里的声音。

散了场的音乐厅,留下了空荡荡的观众席。

却也留下了一些看不见的身影。

钟应想,如果世上真的存在灵魂,一定会被他们弹奏的琵琶吸引,安静的坐在这里,目光温柔的凝视着这对楚氏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