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与旋涡历险(第4/7页)

生物的头有一半飞了出去。看来是高压的信息传导物质从内部撑破了生物的身体。周围的生物像是发狂了般在纯一郎周围飞舞。纯一郎抓着生物的尸体,无计可施。

怎么办?如果这种生物具有智慧,我就是干了无法挽回的事。

纯一郎自责了半晌,但是仔细想来,事实上除此之外确实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事情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为了不让这个生物白白死亡,纯一郎决定自己必须活下去。他把捕获手插入破裂的孔洞,将生物撕扯开来。生物体内溢出大量体液,变成大圆球飘浮在空中。纯一郎观察其体内,了解了大体的构造。生物体前方的孔洞显然是用来摄取食物和气体的,还可以释放出疏密波;后方的孔洞用于排泄和生殖。大致分析了组织结构之后,纯一郎便把生物体内的器官一块块切下来,吸取到自己的体内。这个办法虽然粗暴,但这也是人类为了适应异世界,从很久以前就开始采用的方法。这个世界的土著生物当然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具备能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机能,也就是说,纯一郎要将这些器官和机能原封不动继承下来。人类具有免疫控制能力,也能够产生出可以将土著生物的脏器和自身脏器相连的通用缓冲脏器。

手术花费了几个小时。有了土著生物的肺,纯一郎也可以呼吸了。移植中用不到的肌肉、骨骼、皮肤、体毛等都被纯一郎直接吃掉,用他刚获得的消化系统去消化、吸收。这样,死亡生物的躯体就不会白白浪费,纯一郎心灵的创痛也得到了治愈。更重要的是,迫在眉睫的生命危机得以避免,有时间考虑逃脱的方法了。

为了计算逃逸轨道,首先需要确立坐标系。在宇宙空间飞行时,是以恒星位置为基准来决定坐标系,但这里因为有大气的阻碍,观测不到恒星。纯一郎搜索全天范围,寻找可以作为基准的物体。第一个基准很快就找到了。那就是导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脉冲星。脉冲星正在发射很有规律的强烈气味。而第二个基准是黑洞,可以通过小而稀薄的吸积盘发出的声音定位。

从理论上说,只有两个基准也可以制定坐标系,不过在这两个点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最好是还能再有至少一个点来对坐标系进行修正。纯一郎在相距百余公里的宙点发现了这第三个基准。那是由大大小小的陨石集合而成的旋涡。说是旋涡,其实并不是呈螺旋状把陨石吸进去。每一颗陨石差不多以100分钟为周期围绕中心旋转,很有规律。而且不是圆形轨道,是非常扁的椭圆,其短径正对着黑洞的方向。实际上包括纯一郎在内的全部大气都在以那个宙点为中心旋转,不过这也是纯一郎以黑洞和脉冲星为基准之后才发现。这样的现象自然会引发他的好奇,不过眼下最优先的还是回到妈妈身边,不去探查那个旋涡了。纯一郎相信,只要将这一事实告诉妈妈,妈妈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纯一郎继续研究逃逸方法。眼下他感觉不到加速度,基本可以认为自己处在自由下降的状态。换句话说,是在属于黑洞-脉冲星系统的轨道上旋转。不管这个轨道是什么样子,只要有充分的能量源和时间,不断改变轨道,应该可以返回宇宙空间。问题是纯一郎本来应该只在宇宙空间飞行,纯一郎没有关于在两个以上的重力源附近的轨道力学方面的知识,只能不断尝试。总而言之,如果能从气体星中飞出去,前景应该比较乐观。实在不行,不断加速到足够的距离,应该就可以将黑洞-脉冲星系统视为一个重力源。严格的轨道到那时候再分析也不迟吧,纯一郎想。

就在这时,大量疏密波包围了纯一郎。仔细一看,一百多只和刚才一样的生物,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围住了纯一郎。每只身上都装有金属棒一样的东西。金属棒的顶端对准了纯一郎。

难道这是要用武器攻击我吗?嗯,一定是因为刚才同伴的死而愤怒了。应该解释刚才是事故吗……可是,怎么解释才好呢?如果用传导管插入的话,对方又会死掉,只会让情况恶化,但是自己又无法理解对方的交流方法……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跑得再远也没关系,记得一定要回来,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妈妈。”

对,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回到妈妈身边。不能坐等他们杀了我。

纯一郎在体内产生出与生物数量相应的天线。生物们拿的金属棒高速旋转着,哇的一声向纯一郎杀来。纯一郎的全身各处都射出针一般细的天线。与刚刚检查过的生物皮肤相比,天线的硬度要大很多。天线一根根刺穿了生物。

“对不起,请原谅,我没办法了……”纯一郎放出的传导物质像雾一样,徒然地飘散。

带着悲伤的心情吃光了生物们的尸体,纯一郎决定沿着与黑洞、脉冲星和旋涡中心三点确定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也就是旋转轴的方向——前进。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其实并无依据,不过沿着这个方向可以俯瞰黑洞和脉冲星,对于下一步计划应该会有利。

纯一郎吸收周围的气体,将之压缩变成推进剂,然后将身体变成尖锐的锥体,开始出发。

由于大气阻力的存在,纯一郎的加速不如预期,不过因为是无重力状态,飞行没有很大的障碍。他的身体前端由于摩擦热而变得温度很高,但因为提升了热传导率,将热泵开到最大,不用担心相变。云朵、陨石和浮游湖逐一掠过、消失在后方,然而周围的模样看不出什么变化。就在纯一郎开始担心这副景象是不是会无休无止继续下去的时候,变化终于逐渐出现了。

在前进了差不多300公里的地方,纯一郎发现大气变得较为稀薄;再到1000公里的地方,气压变成原先的1/200左右。与此同时,纯一郎还清晰感觉到一股将自己拉向原来方向的力。黑洞和脉冲星发出的辐射变得很强,几乎令人痛苦。相反,天空的颜色逐渐变暗,纯一郎不得不多次调整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率特性。周围的云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在后方——准确地说是下方——的广阔蓝色背景上,白色的云飘扬着。

从气体分布的情况看——事实上,气体星的质量遍及数百万公里,但大部分都存在于纯一郎所在的领域——可以推断出存在某种将它们吸引、封闭的存在,所以纯一郎并不是很惊讶。这个引力应该类似于万有引力,其强度应该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