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醒世(第3/3页)

所以弘时的婚事好,对雍亲王府是喜事,而让府里氛围不对的是,皇上给四爷也指了一位侍妾。

这种给儿子和孙子同时发媳妇(小妾)的操作,康熙爷做起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毕竟每年选秀他老人家还要留两个。

可以说是清代大选供祖孙三代。

只是他这一指人,有些奇怪。四爷又不是还住在宫里的小阿哥,自己没小老婆等着分配。四爷已经是亲王,府里人也不少,侧福晋的指标也满了,这种可以自己吃自己的大儿子,皇上是很少管的。

今年忽然指过一个人来,府里人就都有些不安。

——

凝心院。

一有八卦的时候,耿氏必然是冲在第一线的。

何况这种跟她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大八卦。

时已渐热,京城的天儿一直很魔幻,冷热分明,一旦热起来恨不得立刻晒得人走不动道。在这样的艳阳里,耿氏还是坚持奔走到凝心院来,可见对八卦的热爱之心。

她手里是一把竹骨的团扇,上面画着几丛鲜花与蝴蝶,此时她说话激动起来,扇子也跟着动,看的宋嘉书眼花缭乱。

“这个张佳氏跟咱们一样,是大选出来的,总比那两个强。”

宋嘉书换了土著的记忆,常识还是有的。

三年一大选,选的是满蒙汉三旗的女子,用来做指婚的基础数据库,给宫里、各王府里还有各种黄带子红带子们发媳妇;而小选一年一次,全都是包衣女子。包衣本就是奴才,子女就要继续做奴才,进宫当宫女,出挑的的才可能被划拉到各府当侍妾。

去年德妃选了送来的两位宫女,都是小选出身,四爷不看不理会,也就是个没有名的侍妾。

今年皇上指的大选出身的姑娘自是不同,从身份上,她们就是在旗的姑娘。甭管满军旗汉军旗,都是旗。

大选出来的,就是比小选出来的高级。

宋嘉书已经熟悉了这里三六九等的分法,这里不搞什么人人生而平等,而是人人生而被注定。

见耿氏对这位新人很有些在意,她倒是真不明白:“与咱们有什么大的相干吗?”

新人进门要争宠,自有年侧福晋这位镇山太岁,要做耗,那还有福晋这个如来佛祖。

耿氏招手叫白宁给她上第二份冰碗,见宋嘉书还在这儿姜太公钓鱼呢,不由“哎哟”一声:“我的姐姐哎,你忘了爷原是定了带着咱们一道去圆明园吗?如今又来了人,谁知道怎么个变数。”

宋嘉书点头:原来耿氏是怕被挤掉名额。也是不想府里再起波澜。自打李侧福晋被关了禁闭,这些日子府里堪称是岁月静好了,宋嘉书去请安前也不用做心理建设,告诉自己不要动气不要理会李氏了。

如今又来了个新人,谁知道又要生出什么事来。

耿氏继续跟她播报:“听说张佳氏阿玛是工部的笔帖式。若不指给爷做侍妾,多半就是撂了牌子自行聘嫁。”

这样身份不够的旗人女孩,基本就两条路。

宋嘉书也摇了摇手上的扇子,用凉风驱散燥热:“说不得她也不乐意入府。”

这会子可没人知道雍亲王是皇上,但倒知道雍亲王已然四十多岁,从福晋到侧福晋到格格队伍齐全。凡在旗的人,都是吃国家粮食的,不愁吃穿饿死,父亲再做着一点官,家里日子更不会难过。这样中产之家养出来的正常女孩子,人家说不得更愿意做个正头夫妻,嫁个人好好过日子哩。

但被康熙爷随手一指,从此也就得‘一入王府深似海’了。

耿氏扇子下头的一串碎玉珠子,随着她手的摇动,已经缠在了她丰润的手腕上。耿氏也懒得去解,只是笑道:“姐姐这话错了。进咱们府她要是还不忿,那就该想想被圈起来的那四位了。”

宋嘉书忍不住一声叹息。

耿氏说的是四个倒了血霉的姑娘。

康熙爷圈了大阿哥和废太子,但并没有杀,甚至没有关小黑屋,只是圈着。然后还每年给好吃好喝好玩的,仿佛怕他们抑郁了似的。

这回选秀,还准备分给他们俩各两个新鲜姑娘。这活生生的女孩子,在康熙爷眼里,就是好玩的,就是给他两个‘不孝’的儿子解闷,也彰显他是个慈父的玩意儿。

他朱笔一动,四个姑娘的一生就全废了,是陪圈的一世了。

何况这被圈的两位也不是什么好性子——就算原来是好性子,也叫这失败折磨的不好了,可以说伺候这两位是有生命风险的,说不得哪日就做了一抹冤魂。

宋嘉书连扇子都不用扇了,心里就够凉了。

她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如今更是深刻意识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人权,皇家里的男人从根儿上就不拿她们当一样的人看待。她能做的,就是不要别人待你如牛马,就真的变成牛马。

总要记得,她是一个人。

——

耿氏自然是怕别人挤压她的生存空间,也讨厌见到新人。李侧福晋再讨厌,毕竟也有了应对章法不是。

主要是上一个新人年侧福晋影响力太大,她一出现,造成了‘倚天一出谁与争锋’的效果,把别的存在都比成了破铜烂铁。

耿氏就念叨了几句,生怕再进个极得宠的。

宋嘉书含笑:“没事儿,就算她真是个屠龙刀,还有年侧福晋这个倚天剑呢。”

耿氏:?没听懂姐姐在说什么呀。

耿氏生于斯长于斯,从当年大选被指为小妾开始,十来年下来来早就同化到王府的规则里去了。而且在大清,可没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说法,所有女人都会觉得:当然要为难女人啊,这多简单,难道去找当家作主的男人的麻烦吗?

所以耿氏跳过四爷,只对这新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防备心理。

方才宋嘉书的叹息,被耿氏当成了担忧,以为她也是怕去不成圆明园呢,又来劝她:“姐姐别叹气了,李侧福晋都叫给关了,新人还能真成了精不成,咱们总在一处,再跟着福晋的脚踪走,再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