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醒世(第2/3页)

每三年一次大选,皇上要给各个秀女和宗室之间指婚。

爱新觉罗氏如今已经很庞大,还有各种不可忽略的亲戚,总不能指望皇上记住他们谁到了年纪该有个媳妇。因而大选的时候,宗人府和内务府都会上报一下,京中需要婚事的大好青年。

所以四爷也不怕弘时连个媳妇也没有,只要宗人府报上去,又是皇上的亲孙子,好坏肯定得有一个。

四爷就没有进宫为儿子的婚事活动:在他看来,弘时也不要有个太煊赫的岳家为好。

尤其现在京里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这万一弘时的岳家再是个墙头草,更是给四爷添乱。

于是他索性做出一切听上裁的意思。

四爷也了解他皇阿玛,这些年真是越老越独断专行,按理说他这样‘懂事’,皇阿玛该高兴才是,怎么还特意把他拎过来问呢。弘时又不是个在皇上跟前挂名出彩的孙子,四爷的警铃大作,总觉得是有人坑他来着。

果然,四爷的警铃还是很准确的。

康熙爷点了点桌上的一页纸:“这是你写的吧。”

四爷从梁九功手里接过来一看就开始暗中咬牙。

上面是一首他记下的《醒事歌》。他还未及说话,康熙爷已经在继续点桌子,还念了其中几句:“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康熙爷念到这一句,眉毛尤其皱了起来,这个‘换了多少主人翁’,让他这个天下现在的主人翁不大痛快,于是斥了一句道:“这样颓丧,哪里像朕的儿子,以后如何教导子侄,为朕分忧?”

四爷现在真是哑巴吃黄连。

这首诗并不是他近来写的。

而是去岁他连失两女的时候心痛难当,在庙里与和尚谈讲因果的时候挥笔而就。

当时这首诗,他并没有禁止外传,想着皇上若是见了也能知他的伤痛,最好也看到一点他不争的禅意。

不过这本就是步闲棋,当时没传到宫里,四爷也就没强求。

总不能他捧着这个跑到宫里去给他皇阿玛念念吧,那就弄巧成拙了。

谁成想今日被翻了出来!此情此景倒让老爷子觉得他颓丧,恰逢他不给儿子请立世子,不管儿子的婚姻大事,只怕更让皇阿玛不满,觉得他失魂落魄以至于连亲子都不顾。

四爷是想给他爹树立一个不争的淡泊形象,但不想给他爹留一个神棍的不靠谱神经病的形象!

说到底他所作所为都是想在争皇位上加分,可这首诗现在翻出来,根本就是减分了!

四爷定了定神,才缓缓跟康熙爷解释了,这是当年旧作。好在这首诗里有一句:“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算是勉强证明了一下四爷的清白。

皇上这才叹口气:“那如今……”

四爷忙道:“弘时年幼不定真,儿子已然把他时时带在身边管教。至于他的婚事,儿子想着自有皇阿玛做主,便没有进宫来求。且这两个月弘时与其额娘都陆续病了,儿子也为此心焦。”再隐隐透露一下长子身子不好,算是为他不请立世子再做一点解释。

康熙爷才点点头,算把这件事搁下了。

四爷低头做愧疚状:“儿子旧作,倒是惹得皇阿玛担忧,是儿子的不是。”

康熙爷摆摆手:“做阿玛的哪里有不关心儿子的。”然后又道:“弘时是你的长子,怎么总是害病。既是男孩子,也该放出去多跑跑才是,上回老九在这里还说起你管儿子太严,堂兄弟们的生辰,竟也只拘着他读书——很不必如此,大宴小聚正该是咱们家儿郎们作伴相熟的时候。”

四爷腹内已经攒了许多的气,这会子还得咬牙称是。

被康熙爷念叨了一阵子,四爷再出来,看五月的太阳都觉得眼前发花。

他未开府前也在宫里阿哥所住着,这些年宫里的关系就没断过,还有个跟他‘暗通款曲’的隆科多,所以很快弄明白了这次是谁在阴他。

也都是老熟人,果不其然是老八老九。

四爷心里的账又狠添了一笔。

这是康熙爷还算重视他,对这个儿子的心理健康很是关注,最近又清闲,见了这诗,立马把他叫来询问一二。

要是换个在皇上心里差一点儿的,或赶上皇上没空烦躁的时候,懒得问询,岂不是直接就要给这儿子添一个没用丧气的考评?

真是一记闷棍了。

四爷回府就气的在书房连哼三声。

直到晚间听说十三爷来了,才好过一些。等十三进了门,真情切意的关怀:“皇阿玛怎么忽然召四哥去,无事吧?”

四爷一颗被兄弟伏击的心才缓和了:果然世上还是有好弟弟的。

他也不瞒着十三,一一都跟他说了。

十三也跟着皱眉毛:“这样草蛇灰线羚羊挂角的功夫,只怕还是八哥的主意。”

虽然自从死鹰事件后,八爷在皇上跟前是大不如前了,但这种事原也不需要他自己出手。

四爷冷笑一声:“只怕还有后手,皇阿玛两次三番提了兄弟之情,又提了弘时,以后我难再把他拘在府里。偏生弘时又……”又傻,送到八爷跟前,估计很快就会被他片片吃了下酒,弘时还没转过筋来呢。

十三陪着他四哥发愁:儿女都是债,况且他做叔叔的也不能当着人爹,说侄子的不好。但他跟四爷走的近,对雍亲王府几个阿哥自然也是了解的,弘时这个孩子,让十三爷违背良心说他机敏聪慧,能扛住八爷九爷,十三爷也实在说不出口。

兄弟俩一起坐着沉默。

还是四爷有决断。

“他额娘既病了,且又要被指婚,自然不好外出。堂兄弟们若要见他,我不拦着,只好上门来寻了。”

十三爷表示明白:既然没法完全隔离外人,那就让人到自己地盘上。起码还能看着点。

——

五月中旬,大选结果已定,各府都接到了恩旨。

整个雍亲王府氛围有些古怪。

弘时被指的董鄂氏,乃尚书席尔达的女儿。

这是门很好的亲事。董鄂氏是满洲名门出身,她阿玛不但做过兵、吏、礼三部尚书,最难得的是还曾外放做过川陕总督,没错,就是年羹尧的老上司。

四爷对添这样一位亲家还是高兴的。也能看出皇上对雍亲王府还是满意重视的。

弘时这门亲事结的好,并不是雍亲王府气氛古怪的原因。

弘时有好岳父,只要能帮上四爷,福晋也好,年氏也好都只会更高兴。毕竟,四爷才是雍亲王府的根基。

毕竟做世子主要还是看弘时本人,他立不起来,他岳父是当年辅政四大臣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