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

309宿舍倾巢出动,除了陪宋颖哲去看电影的冉冰鸾。五名男生趟过深沉的暮光,远远望见餐厅前东倒西歪地站了一群人,再近些便听见稀里哗啦的谈笑声,一想到马上能大饱口福了,笑容就横七竖八地爬满了他们的脸颊。

“瞧她们看见我那兴奋劲,唉!现在的女孩子就是不知道掩饰对偶像的迷恋。”阚戚智这时候也不忘自恋一把,故意挺起一个鸡胸。

两个团伙在夜幕中会师,天色渐暗,令女生们无法看见他们嘴角的贪婪,也令他们无法看清她们的容貌。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不过视力最好的霍九建就比较尴尬,一脸的心神不宁。

华泰崂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女生。”

众所周知,漂亮女生都是和国家领导人一样忙的。本来旅游英语专业九七班也有两名长得不错的姑娘,可这一夜,最漂亮的那位被几个广东籍新生约去蹦迪了,排名第二的与身为校园歌手的男友共进烛光晚餐探讨艺术人生,剩下的女生并列第三,全部有时间请男生们吃饭,非常有时间。

一个月前,班主任穆阳泉组织全班聚餐的时候,彼此都打过照面,才有了霍九建“九女一男女似男”的感慨。霍九建当时只记住了那两位姑娘的模样,结果此时一个也没有见到,不禁忧愤交加,心生退意,被郑能谅一把拽住:“稳住,友谊第一,不要太实用主义。”

霍九建强颜欢笑又扫了一眼众女生,低声道:“我们和她们的友谊,绝对地久天长。”

这一大帮只有友谊可谈的男女挤进向日葵学生活动中心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法学院教工食堂地底十米处,曾经是座地窖,也当过防空洞,与地面唯一的通道是一条黑色铸铁的螺旋楼梯,深藏不露,冬暖夏凉,倒也算个清幽僻静的好去处。整个学生活动中心占地近两千平米,楼梯旁是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圆形大厅,大厅南面有五道拱门,好似一只被拦腰斩断的巨大手套,直指幽暗的深处,穿过拱门,别有洞天,小径纵横交错,孔穴星落棋布,虽无始皇陵地宫之风水,却有地道战遗址之风采。

就在郑能谅入学的前一年,哲学系的几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便合伙从校方手里租了这块风水宝地来经营。从开始研究哲学的那天起,他们就都认定自己天生是当哲学大师的料,可惜当今天下暂时没有哲学大师的位置空缺,说明他们生不逢时。生不逢时的人一般只有三条路可以选,一是生无可恋一死了之;二是穷困潦倒郁郁而终;三是另起炉灶快乐生活。这几位都不信奉加缪,没有自我了断的勇气,也不想过苦日子,于是决定边谋生边等待横空出世的机会。

“哲学大师”们刚接手的时候,学生活动中心已沦落得和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差不多,阴暗潮湿,空气混浊,胡乱摆着几张乒乓球台和一些桌椅,没有窗户。其实窗户是有的,不过被爬山虎堵死了。他们便请裘比轼出马,动了动他的嘴皮子和关系网,马上争取来丰富的资金和优厚的照顾。作为报答,裘比轼每个月可抽取活动中心营业额的十分之一,皆大欢喜。有了赞助和靠山,“哲学大师”们底气十足,大刀阔斧,将学生活动中心粉刷一新,招募了五六名清纯可人的女同学当兼职服务员,并用隔音板和小门把一个个孔穴改造成温馨的小包厢,每间配上一两张沙发、一台大电视和一部影碟机。在那个电脑尚未普及、娱乐场所屈指可数的校园里,这无疑成了学生们最青睐的休闲场所,一时门庭若市。

为避免因商业气氛太浓引起保守派的批评和负面影响,“哲学大师”们保留了“学生活动中心”的旗号,并给它加了个阳光美好的前缀——向日葵。如此充满正能量的招牌加上充满新鲜感的装潢顿时吸引了校内外无数社团前来组织集体活动,天天爆满。社团人数众多,一般在大厅活动,最迟也都会在午夜前散场。午夜之后,一座座小包厢又会迎来另一波热潮,由两大消费群体主导:一部分是来观看少儿不宜影片的;另一部分是来实践少儿不宜之事的。从这角度看,“向日葵”这前缀起得实在恰如其分,因为只要想一想向日葵的颜色就知道此休闲场所的经营性质与服务方向了。

生意越做越红火的向日葵活动中心难免招惹是非,活动中心地面入口东侧有一座古老的“神秘花园”,藤蔓缠绕,荒草丛生,是情侣们的约会胜地,也引来不少有偷窥或暴露癖好的怪人。校园之大无奇不有,大伙也见怪不怪,一般情况下,彼此各取所需,相安无事,偶尔打打骂骂也闹不大,直到一件罪案的发生才打破这虚有其表的平静与平衡。

受害者是一名在向日葵活动中心当兼职服务员的大二女生,用服务台的电脑上校园BBS时邂逅了一位头像颇似织田裕二的帅小伙,聊得很投缘,便相约当晚在“神秘花园”最偏僻的一座凉亭里见面。深夜下班后,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前往约会地点,一见对方,登时花容失色,这不是在活动中心看门的保安小朋吗?当保安也就算了,可那张脸实在打了太大折扣!好好的《东京爱情故事》瞬间换成《巴黎圣母院》,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转身要走,孰料对方可没卡西莫多的品格,摇身一变成了克洛德,劫财又劫色。

小朋隶属于校保卫处,受裘比轼雇佣在向日葵活动中心兼管治安,如今在工作地点作案,受害者也是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有点棘手。校领导要照顾学校的面子和受害者的情绪,校保卫处要照顾队伍的形象和处长的饭碗,裘比轼要照顾向日葵的生意和自己的收益,三方一拍即合,将事情捂了下来,迅速辞退了保安小朋,同时给了受害者一大笔钱并答应保送她读研。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处理得很及时,但关于此事的多个版本渐渐在校园里流传开来,在那个没有“人肉”技术的年代,甚至有人查到了作案者保安小朋的身份,说得有板有眼。校保卫处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出来辟谣,一口咬定保卫处从来没有雇过什么叫“小朋”的员工,只有一个外号叫“小月月”的女保安,而且早就回山西老家结婚去了,至于保送读研之类的事,纯属子虚乌有。

质疑之声并未因此平息,深感力不从心的保卫处长只好请裘比轼“拉兄弟一把”。一条船上的裘比轼也想帮忙协防,可他深知一旦正面回应反而不打自招,便让人在校内目前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西都风》杂志上写了一篇对比中外名校校园文化的文章。此文乍一看是在品评名校人文,实则另藏玄机,前面先中规中矩地介绍了哈佛、牛津等几所世界名校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等,行文过半,自然而然过渡到了西都大学,提及本校的管理文化,又轻描淡写地列举了学校历年来取得的一些管理成果和荣誉,接着笔锋一转,重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