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今日份的圣人。(第2/3页)

这也是秋漾提醒他的,老百姓看不懂咬文嚼字的文言文,告示一定要用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圣人直接省去了前面那堆歌功颂德的废话,告示简单粗暴:招工,管早午两顿饭并有工钱拿。

洛京之下的老百姓都傻了,他们住得离京城近,先帝作妖时最先受罪的肯定都是他们,都要ptsd了,这要是先帝时期,一听说朝廷征工,想都不想拔腿便跑,跑到深山老林躲两个月,等风头过去了再回来。

但自打新帝登基,他们便没有再过这提心吊胆的日子,甚至新帝仁善,免除了一年赋税,所以短暂的慌张过去后,听说又管饭又给工钱,不少人家纷纷心动,只是害怕不当真,因此不敢去。

昭武帝并不是个苛刻臣子的皇帝,他跟随秋国华在公司学习收获极大,相比较现代社会大部分公司的996制度,秋国华一直坚持朝九晚五双休补助的原则,因此无数人才削尖了脑袋也要进秋家的公司,昭武帝从中获得了灵感,在涧州金矿运到国库,水泥厂拿到第一批银子时,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参考养廉银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了秋国华教导的现代世界员工管理的经验做出的决定——百官提薪!

除此之外,吏部将原本三年一次的政绩考核改成了季度,表现优异者还有额外奖金,这个制度如今还只在朝廷实施,没有落实到下面州省。

圣人主动加薪,获得了一致感激与好评,上早朝时诸位大人的精神面貌都好了几分,毕竟身为朝廷命官不得经商,每个月养活一大家子就靠那点子俸禄,还有人情来往,这有点家底的还好,寒门出身的大臣真是快穷死了!

窦和正也在随行马车当中,相比较其他看见“神迹”格外激动的同僚,他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自新帝登基,并没有跨大步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反倒稳扎稳打,做出的事并不出格,可细细一想,竟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渐渐将所有人麻痹,等人意识到时,早已反抗无能。

宁秋娘等人早知今日会有贵人来,早在被选中时她们便知道自己的使命,只是她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整日与她们一起挖土种地,一起蹲着吃饭,甚至靠在一起打盹的秋漾,居然会是当朝皇后!

秋漾还端着“天仙”架子,但忙里偷闲朝姐姐妹妹们眨了下眼睛,还是熟悉的她,顽皮又活泼。

虽然天色已晚,但身为天仙弄点灯来照亮照亮不是什么问题,秋漾微微笑着:“诸位请吧。”

皇庄地头上摆放着已经收获的农作物,每一块土地种的是什么都立着牌子,这些金尊玉贵的大人们总不能来白吃白喝,所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连圣人都不用说话自己挽起袖子下地了,其他人还好意思站在那儿?

看见秋漾把所谓的“神仙种”献出,跟自己亲手挖掘、亲眼所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户部尚书武秀杰激动地快要掉眼泪,他捧着硕大的地瓜走到秋漾跟前:“娘娘,这、这是真的吗?!这下面的土地里,都长着这样的东西?”

秋漾没有回答,而是叫了宁秋娘过来:“秋娘,告诉武大人,地瓜的亩产量是多少。”

宁秋娘头一回面对这样大的官,有些紧张:“六千斤。”

武秀杰:!!!

看他这样,秋漾担心他会晕死过去,随后武秀杰看着那地瓜就跟看着自己夫人一般柔情万千,干劲儿十足又跑去挖了。

但这么多农作物一晚上全部收齐也不现实,大臣们虽然不算身娇肉嫩,却也养尊处优,即便是寒门出身也不一定下过地,所以亲身体验过后便到此为止。

最后,由宁秋娘代表发言,虽然“神迹”出现时,秋漾已简略介绍过这“神仙种”的奇妙,但秋漾更多的是吹牛,原本以为是夸大其词,可当宁秋娘说出亩产量时,稍微有点了解的大臣全都惊了!

面对这样多的男人,还都是朝廷大员,宁秋娘不可谓不紧张,然而再紧张她也控制住了自己,不能露怯,不能给秋漾丢脸,如果她想要活出属于自己的自由,就不能因此退缩!

这一夜,没有人睡得着。

次日一大早,留宿皇庄的官员们便整装待发,皇庄都挨在一起,几千几万人都安顿的下来,起身后,早饭便是地瓜粥与煮玉米还有清炒的土豆丝,以及一小碟草莓,每位大人分到一份,这都是全新、陌生的食物,但味道却是极好的,更别提它们产量巨高!

守财奴武秀杰大人是最激动的那一个,他一夜没怎么合眼,扒拉着手指头算若是这些农作物推广成功,国库会有多少进账,只要想到这里,便笑得眉眼弯弯。

收获的工作让大人们尝试一把就行了,不能真让他们干,他们也不会,眼看女郎们上手干净利落,自己却连掰个玉米棒子都犹豫老半天不知如何下手,实在是令人惭愧。

这些收获的粮食,除却拿来做种的之外,昭武帝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命人送到各地州省,并且张贴告示,率先前往各地官府领种播种者,可享来年的赋税减免。

不仅如此,宁秋娘等人也会随着种子前往各地州省开班授课,讲解如何种植,地瓜土豆生长周期短产量又高,只是难免有人提出异议,觉得女子抛头露面实乃伤风败俗,十分不雅。

这话看似是在说宁秋娘等人,实则却是另有所指。

在“神迹”过后,昭武帝便让秋漾听政了,群臣哗然,却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神仙,见多识广,懂得东西可比他们多,更何况还有一批昭武帝的心腹大臣都支持,即便有人心中不认可,却也无能为力。

秋漾坐在昭武帝身侧,她抬眼看去,似笑非笑:“这位卿家所言极是,既然如此,圣人便派这位卿家去吧,想来他一定比宁秋娘等女子更厉害,只是去之前须得立下军令状,倘若毁了神仙种,不能亩产六千斤,便要治罪。”

那人瞬间哑然,昭武帝略微沉吟:“皇后言之有理。”

见那人扑通一声跪下却不说话,秋漾奇怪地问:“卿家怎么了,你不行,又不许人家女子行,那你说说,到底谁上才行?”

她牙尖嘴利的,真可谓是舌战群臣,不管那些反对的人怎么说,秋漾总有话反驳,还有的说可以让这些懂得种植神仙种的女子将经验写在书上,然后拿下去颁发教导,秋漾便问:“既然如此,这位卿家如何保证挨家挨户都能看到?民间识字者又有几何?既然卿家如此建议,那正好,如今这传道官不够用,依我看,还是别耽误这位卿家的能力,叫他去传道好了。”

大齐有一批识字却没有功名在身的人,这些人被聘来后便是所谓的“传道官”,说是官却无品级,他们的工作便是将朝廷颁发的法令一道一道传递到各个村庄,每个月都有俸禄,至少养活一家人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