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3页)

腐朽的价值观是双刃剑,能伤人,也能拿来忽悠人。

马清臣枉来中国数年,一心向上爬,也突击学习过各种儒家规范,奈何洋人特权太大,租界里通行欧洲规矩,这些价值观很少用得上,让他时时出戏;今日一个背景平平的中国小女孩——据说还是个卖东西的,并非官宦女眷——居然也脱口拿三纲五常来教训他,马清臣觉得有点恍惚,一时间竟忘了质问:你凭什么顶撞我?

他左右看看。客人们掩饰着惊讶,粉饰太平地轻声饮酒,厨子端出又一炉点心,大家连忙围上去取,把自己的嘴塞满,然后安静咀嚼。

眼中却都是看戏的神色。

洋人高傲自矜,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办事员也觉得他比中国皇帝高贵,因此本不屑于跟中国人生出太多交集。这个马戛尔尼先生娶了中国太太,若说是为了爱情,也许还能传出一段佳话;但大家心知肚明,他只是为了适应中国的官场规则,攀附人际关系而已。

当然,碍着礼貌,谁也不会多说一句。但眼下见他被一个中国姑娘怼得哑口无言,用他的所作所为当论据,勒令他遵守中国人的奇特习俗,众洋人心里还是暗爽。

可怜马清臣,在今晚的酒会上,把自己弄了个里外不是人。

不过,一个合格的绅士从不和小姐发生争执。马清臣跟管家使个眼色,让他把这无礼的姑娘请走。

然后,解释似的,冲着屋内宾客,干巴巴地说:“可是,我得去向清廷讨说法……”

“那也不急在一时,”忽然有人温和插话,“我认为你应该听从林小姐的建议。”

马清臣吃了一惊。转头一看,方才那出言不逊的姑娘竟然没被赶走。她身后,反而站了个自己得罪不起的大佬。

“赫、赫德先生……”

赫德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召集在场的海关人员紧急开了个会,讨论如何应对这场血腥屠杀的余波——苏州地区的航路和贸易肯定会受到波及,相关官员可能会被撤换——然后令属下离席加班。

他自己也待要告辞,临走,林姑娘那些尖牙利齿的话,忽然飘进他耳朵里。

小姑娘讲话分量不够。他忍不住拿出官威,也敲打一句马清臣。

野心勃勃不是错,但向上爬也要遵守基本法,权力和地位只能用实力和汗水来换取。赫德对于马清臣这种冷血投机的做法,有点不敢苟同。

邀请林玉婵来参加酒会,其实也隐约有这个想法:马清臣的新婚太太根本没一个可交流的女伴,按照英国的社交礼仪,这会令她颜面扫地,很不合适。

马清臣懒得考虑的细节,赫德都考虑到了。

林玉婵狐假虎威,看看旁边赫德,感觉自己高了两公分。

赫德又道:“林小姐,那麻烦你在此处多耽搁一些时间,安慰一下这位可怜的太太。我相信清臣事后会感谢你的。”

林玉婵笑笑,点头遵命。

马清臣事后谢不谢的倒无所谓。郜德文真的需要人陪着。

-----------------------------

马清臣给自己灌了一杯白兰地,还是没能彻底冷静下来,红着脸膛跟赫德争论:“总税务司大人,这是我的家事,您权力再大也管不到我的卧室……我太太的父亲被清军杀害,我必须让那些野蛮人付出代价……明天就出发……”

周围几个关系近的客人也轻声凑近,七嘴八舌地符合:“是呀,要让满清政府付出代价!”

洋人们随口一说,林玉婵浑身一激灵。

至少在目前,她的命运跟这个“野蛮政府”还是绑定的。要是这帮洋人真闹大,战火波及长江沿岸,她生意还做不做了。

她急中生智,叫道:“赫德先生。不如您替马清臣先生去讨说法,我相信会有用。”

她压低声音,凑到赫德耳边,快速说:“只是个胡说八道的建议,不必当真——淮军首领是李鸿章对吧?上次海军舰队的事件,李鸿章是不是对你印象很好?苏州杀降之事,不管放在谁的立场上都不是光彩事,肯定会引起舆论大哗,你看在场的这些英国人都已经在骂人了……而你身为英国人,如果能调解好这件事,顺便给郜德文——马太太,争取一个殉难烈士家属的待遇什么的,中英双方都会承你的情……不过我只是建议哦,揽事有风险,可能掉脑袋。”

最后一句话纯属免责声明。赫德给自己揽了那么多事,何时怕过掉脑袋。

果然,赫德被她一连串的逻辑推演砸得有点懵,脸上出现五光十色的表情,唯独没有“害怕”。

他收起了对无辜太太的同情之色,眼中出现微微的兴奋。

“林小姐,本官怎么觉得,在你眼里,我就是一块砖……”

“哪里需要往哪搬,多谢您还记得我当年在海关时爱说的俏皮话。大清官场上最需要这种粘合力强的人才,而不是……”

她悄悄瞥一眼马清臣。他在满堂宾客的压力下,正笨拙地安慰自己的妻子。

她放低声音:“而不是那种意气用事,时刻把立场放在利益前面,尽管给自己改了个俯首称臣的名字,但忠诚度始终存疑的鬼佬。”

赫德沉默片刻。

他对舆情十分敏感。方才的军情一传出来,他就已经打算好给哪些部门写信,如何统一海关的立场,既维护列强也不得罪大清,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参与感。

而林小姐却直接建议,让他跨出更大一步,直接参与调停。

尤其是她从郜德文的角度提出的,将被杀降将作为烈士好好抚恤、善待他们家人的提议……

如果真的能促成,那正如林小姐所言,中英双方都承他的情。

他忍不住说:“林小姐,我以为我的海关是最锻炼人的去处。没想到你做了两年生意,脑子比之前更灵活。”

林玉婵心道过奖。总不能告诉赫德,说我这一晚上都在思考怎么把你弄出汉口……

如果急报而来的不是杀降事件,而是其他什么舆情,她大概也会绞尽脑汁,撺掇赫德参与一下。

放在中国官员身上,这种撺掇行径可谓大大的无礼,只能换来一句“放肆”。

但赫德嘛……

他就像一台装足了燃料的战车,时刻准备杀出一片新地盘。

赫德转身,轻声对郜德文说了一句再见,然后接过仆人手里的大衣。

“我其实也有此意。本来还担心是否太僭越。”他边套袖子边说,“但介于林小姐以往的预感一向比较准确,且那些中国官员一贯不会对我摆太臭的脸,我觉得去跑一趟苏州,除了时间,也不会损失什么。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