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枪打肖长安(中)(第4/8页)

当下在酒桌上部署了一番,他让虾没头出去找干活儿的民夫,别一个一个找,直接上公所找那些帮闲打八岔的。再让蟹掉爪去南门口找崔老道,找老道干什么呢?先选黄道吉日,定下起坟的时辰,当天动土之前,烧黄纸、洒净水、焚香念咒,这一整套过场必须有道门中人来做,没他们坐镇,总是差点儿意思。崔老道对此了如指掌,找他再合适不过。蟹掉爪却把脑袋一摇,告诉费通,甭去了,崔老道不在天津城,听说他头些日子在人家大宅门儿里作法,一不留神犯了口讳,让人打成烂酸梨了,后来躲到外地避风头去了。不过不要紧,天津卫不止他一个老道,没有崔老道这个臭鸡蛋,照样做得了槽子糕。费通让蟹掉爪上吕祖堂找一个道士,定下黄道吉日。吕祖堂里供奉的是吕洞宾,虽然说庚子年闹义和团,把这座道观当成了总坛口,折腾了一溜够,香火已大不如前,但老韦家是天津八大家,吕洞宾可是八仙,请八仙来办八大家的事,必定马到成功。想到此处,费通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太高明了。他又拉了个单子,办齐一切应用之物。话说回来,买东西、雇民夫、请老道的钱,可不能从那二十三块银元中出,这得找上边另要,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克扣。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转眼到了正日子,费通一早带领手下一众巡警来到韦家大坟。这一天响晴白日,万里无云,坟地边上看热闹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风不透雨不漏。天津卫闲人多,有事没事都爱凑热闹,马路上出点儿大事小情,看热闹的人不动地方就能围观几个时辰,完事后还得议论半天,这一天算是有交代了。蓄水池一带住的绝大多数是穷苦人,赶上这么个节骨眼儿,谁不想看看大户人家祖坟里埋的是什么?头一天费通已经派人在坟地边上搭好了一座棚子,门口设一张供桌,上摆香蜡纸码、净水铜铃。棚中还有几张八仙桌子,围着条凳,桌上几盘水果点心,这是给韦家人准备的,吃不吃也得摆上,这叫热汤面不上桌——端着。棚子旁边另有一张长桌,桌子后头坐了几位穿长袍、戴眼镜的老先生。这是从附近学馆请来的,各带笔墨纸砚,由他们负责登记。从坟地中起出棺材,得按照《坟茔葬穴图》逐一对上号,缺一件短一样也不行。棚外还站了三十个人高马大、精强力壮的民夫,全是虾没头从公所找来干活儿的。众人面前有一排大水缸,这可不是喝的。韦家有钱有势,《坟茔葬穴图》上标得清清楚楚,埋在坟中的大棺材全是上等木料,历年虽久,却完好无损。但是后来成了乱葬岗子,什么人都往里边埋,棺材多为一寸来厚的薄皮匣子,或用破席子卷了,其中的死人侥幸没让野狗掏了,至今也仅余骸骨,倘若有家主来认领,这边给挖出来,自行抬走掩埋。还有很多没主儿的坟包子,挖出的尸骨也不能乱扔,装进水缸集中掩埋。干活儿的民夫身后是几位婶子大娘,费二奶奶也在其中,带着大笸箩,上边盖了棉被。笸箩里是从馒头铺定来的馒头,一个个又大又圆小皮球相仿,还有酱牛肉和咸菜条。等一众挖坟的民夫干累了,拿这些当晌午饭。另有一口大锅,锅里是提前熬好的小米绿豆粥,旁边支着个炭炉,炉子上烧着开水,干活儿的渴了,边上有大海碗,往碗里抓一把茶叶沏上开水,这就能喝茶。费通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费二奶奶从家里叫来管民夫的伙食,赚点儿小钱不说,主要是还能克扣几斤酱牛肉,够自己回家吃十天半个月的。

费通还真是当巡官的料儿,的确想得周到,上上下下布置得有条不紊,谁来看都得挑大拇指,称赞一声“得体”。一干人等各归各位,严阵以待,如今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是东风?窝囊废?他充其量是一幺鸡,东风说的是韦家后人,主家不来,这坟不能动。到了约定好的时辰,韦家一众人等到了。当家的老爷子不能亲自出面,儿子、孙子里选这么几个精明能干的,穿着西服革履,坐着汽车来到坟地边上。费通赶忙迎上前去,亲手拉开车门,点头哈腰,做足了礼数,引入棚中落座看茶。简单客气了几句,主家一点头,棚子外边马上开始放鞭炮,这边的二踢脚“叮当五六”也点上了,从吕祖堂请来的老道开始作法。常言道“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说的就是迁坟之事不可随意而为。无奈官厅有令,“韦家大坟”不动不行,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正迟早得迁,还不如给个顺水人情,但是必须得有面子,不能让外人觉得韦家的势力不比从前了。既然要迁坟,那就得按老祖宗的规矩,摆案上香,烧黄裱、洒净水、摇铜铃,祷告先祖动迁原因,迁往何处,祈求老祖宗保佑世代平安。话说老道走完了过场高喊一声:“吉时已到,起坟!”韦家后人虽然穿着西装革履,可这种事还得依着老祖宗的规矩,面冲大坟齐刷刷跪成一排,磕上四个头,得给在场的老百姓瞧瞧,别看祖坟已然无人打理,但我们韦家全是孝子贤孙,礼数绝不能少。磕完头站起来扭身就走,其余的事人家就不管了。

这时候可就看费通的了,只见他一声令下,三十个大小伙子把身上的小褂脱下来,亮出一身的疙瘩肉,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抄家伙这就准备干活儿。前文书咱说了,韦家大坟的坟头不下几百座,可不能逮哪个挖哪个,必须按照葬穴图上的顺序来,有长有幼、有先有后。韦家抬过旗,在大清朝的身份地位比汉人高,科举考试有优待,打官司有偏向,就连坟穴也是大有讲究。汉人多为平排式,正中为祖先,后代则往两侧平排延伸。旗人通常是三穴连珠,前头一个后头俩,构成“品”字形。或者五穴连珠,中间是祖坟,两边各埋妻妾儿女,这叫燕别翅。如果说再往后埋,就要顺着“翅尾”打坑,讲究“男靠明堂女把边”,左穴位为明堂,右穴位为边。可也不是绝对的,比方说原配夫人没有子嗣,偏房夫人倒是生了个儿子,偏房死后就可以埋在明堂的位置,原配夫人则埋在右边,把丈夫夹在中间,这叫“夹葬”,民间也有个俗称叫“挡风”。过去常有妇女跟孩子说,“将来我去给你爹挡挡风”,这个话就是这么来的。

闲言少叙,只说众人按葬穴图先找到韦家先祖的穴位。这个大坟头在坟地尽里边,如同一座小山,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坟上的荒草老高,石碑也倒在一旁。据《坟茔葬穴图》记载,这座大坟中陪葬的珍宝最多。当初商议的时候,韦家提出过条件,别的坟无所谓,单单这座坟,起出棺材之后,必须把虫蛀、渗水的地方补上,刷一遍大漆,再换一条陀罗尼经被。他们家之所以发迹,全凭这位老祖宗保佑,如今动土起棺,顺带让老祖宗舒坦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