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枪打肖长安(中)(第3/8页)

等晚上费通回到家,还没等他坐下,美了一下午的费二奶奶可就憋不住了,跟他一学舌,怎么来怎么去。窝囊废高兴坏了,原地蹦了三圈儿。不单麻烦迎刃而解,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叫“经手三分肥”,办这档子事,上头得出钱,再经过他的手,能不克扣点儿吗?简直时来运转,因祸得福!费二奶奶也高兴,别的不论,白花花的银元是真格的,炒了俩顺口儿的菜,下午出去买的小河虾下油锅炸得酥脆,外加一碟韭菜炒鸡蛋,烫了一壶酒,两口子吃饱喝足,痛痛快快“热闹”了一晚上。

转过天来一大早,费通特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拿胰子洗了三回脸,也仿着费胜那意思,在头发上抹了费二奶奶的梳头油,拎了两个点心匣子,前去拜访韦家后人。韦家住老城厢北门里,一所大“四合套”的房子。天津这“四合套”与北京的“四合院”还不太一样。北京“四合院”门前有一小块空场,门口是八字形大照壁、石狮、拴马桩、宫灯一应俱全;天津城地势有限,宅门前就是里巷胡同,没有空场,从外边看不出排场。那些个富贵人家为了摆谱儿显阔,大多在门楼子上做文章,讲究“虎座门楼一字墙”,门前有石雕石墩,门楼子不施彩绘,而是用砖雕石刻,越有钱的人家,砖雕的图案越精美。韦家大院门口最显眼的还不是砖雕,而是大门顶部的四个大门簪,刻成了四个金钱眼,寓意“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有费胜的面子撑着,费通与老韦家的人谈得挺顺利,最后商定好了,给老韦家按坟头补偿,一个坟头十六块银元。那位说也不太多,不多?韦家大坟好几百座坟头呢,加一起那是多少钱?那么说,费通就找上边要十六块?不能够!他早想好了,往上报二十三块一个坟头,每个坟头给官厅大老爷留出四块钱,余下这三块钱他自己捞一块,另外两块钱分给警察所的弟兄们。商定了价格,韦家给了费通一份祖传的《坟茔葬穴图》,他们家谁的坟安置在哪儿、坟里有什么陪葬,图中均有详细记载。有了《坟茔葬穴图》,活儿就好干了,只等雇好了干活的民夫,就选良辰、择吉日,迁坟动土。按理说办得顺顺当当的事,想不到当天又出了一场大乱子!

2

韦家那边说平整了,官厅大老爷这边也没意见,迁坟动土之前还得有一番准备。窝囊废回到警察所,先找虾没头和蟹掉爪两位得力干将商量。蓄水池警察所人多嘴杂,说话不方便,费通自掏腰包,请他们哥儿俩到小酒铺中叙话,自己有什么地方想不周全,也好让他们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俗话怎么说的?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虾、蟹二人见巡官大人自掏腰包请客,也觉心里高兴、脸上有光。三人大摇大摆直奔小酒铺。说去哪家?没字号!就在把着西关大街路南,有这么一处外明里暗的小门脸儿,归拢包堆三四张油渍斑斑的桌子,围几条长板凳有高有矮。酒无好酒,菜无好菜,全是又便宜又简单的东西。凉菜像什么炸花生、拌豆腐、姜末松花、麻酱黄瓜,都提前装好盘子在柜台后头摆着,谁买谁端走;热炒无非是烧茄子、烩白菜、炒土豆丝,最多来个辣子鸡丁,这就到头儿了。你说我要个软炸虾仁儿、糖醋活鱼、清蒸蛤什蟆、江米酿鸭子、脱了骨的扒肘子,对不起您哪,不预备,想吃这些东西,上城里找大饭庄子去。来此喝酒的全是穷老百姓,睁眼就欠着一天的饭钱,花上十个八个大子儿,还得喝美了、吃饱了。您还别嫌次,这就算好的。有的小酒铺连菜都不预备,也没有桌椅板凳,一进屋迎门儿就是柜台。喝酒的来了,在柜台跟前站着喝,掌柜的身后一排酒坛子,上面挂着酒提,喝多少打多少。没有好酒,全是小烧锅、小作坊里自酿的烧刀子,打在杯里浑汤子相仿,又辣又烈,喝下去当时就烧心。酒量小的来上一口,一脑袋能栽那儿,不是因为酒本身的劲儿大,里边加了砒霜。别看砒霜是毒药,也得分怎么加,加多了是谋财害命,加少了可以给酒增加力道。酒铺老板每次到烧锅打酒之前,用毛笔蘸砒霜在酒坛子里边横竖画一个十字,再把酒倒进去,劲头儿就翻倍了,也分不出是酒劲儿还是药劲儿,反正能过瘾就行。下酒的东西无非是花生、豆腐干、老虎豆儿,其余的一概没有。来这儿喝酒的全是穷得叮当山响的苦大力,拉了一天胶皮,或者扛了一天大包,过来解解馋。其中还不乏卖浆吃饭的,在过去来讲叫“卖浆”,说白了就是卖血。这些人虽然穷,酒瘾可不小,好不容易攒了俩大子儿,够买酒可不够买菜的。他们也有主意,有的随身带一个木头楔子,喝酒的时候嗍一口楔子,喝一口酒。他这木头楔子不是家具上拆下来的,而是酱菜园里用来封酱菜缸的楔子,上面多少蘸了点儿酱菜味儿。还有的酒鬼,从家里带面酱来下酒,就捧在手心儿里,打家出来一路举着手来到酒铺,看见熟人都不打招呼,怕酱撒了,到时候舔一口面酱,喝一口酒,酒喝光了,手也舔干净了。另外,还有的人常年兜儿里揣着块水果糖,平时舍不得吃,喝酒的时候拿出来,舌头尖儿舔着糖就酒,喝完了再用糖纸包好,下次喝酒再用,这一块糖够舔半年的。

咱再说费通三人进了这家小酒铺,挨墙角找了张桌子,俩凉俩热要了四碟儿菜,一人面前一个白瓷杯,二两老白干正好倒满,三个人一起捏咕迁坟这件事。这虾没头和蟹掉爪一向狐假虎威,自打费通当上巡官,他们俩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成了费通的左右手,那可真是十冬腊月穿裤衩——抖起来了。没等费通说话,虾没头先捧上了:“二哥,咱不说别的,那老韦家多大势力,动人家的祖坟,整个天津卫除了您,谁还有这么大面子?”蟹掉爪不能让虾没头抢了风头:“我说老虾米,你这话说得我不爱听,老韦家的坟算什么?我实话告诉你,就是皇上老爷子的坟挡了咱的路,那也就是费二哥一句话的事!”

这俩你一言我一语、一逗一捧,跟说相声似的,把个窝囊废捧得如同腾云驾雾一般飘飘忽忽。费通端起白瓷杯喝了一口酒,酒劲儿往脑袋上撞,忽然想起找这俩货来还真有正事要商量,当即定了定神:“得了,你们俩先别聊这个,咱得说说正事,看看这迁坟的活儿怎么干。”虾没头一拍胸脯:“二哥,怎么干还不得听您吩咐吗?您指东我们不朝西,您让我们打狗我们不能撵鸡啊!”蟹掉爪也不闲着,夹了一筷子松花塞进嘴里:“没错,我们这叫唯马首是瞻,听天由命!”费通心想:“这他妈哪儿跟哪儿啊,真要听了他们的,什么事也干不成,看来大主意还是得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