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三十二章 花满琴台(第3/4页)

采薇情急痛斥之后,只说施哲,却不提我。启春惭愧之余,只当采薇担心夫君的安危,却并不知道施哲与人合谋,更不知道启春疑心施哲与我合谋,甚是符合一位贵夫人所应有的态度和知悉的范围。这必是施哲事先调教过的说辞和情绪。我不禁笑道:“这件事妹妹是怎么知道的?”

易珠道:“泰宁君是在妹妹之前被请去信王府的,出府后特意派人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妹妹,好让妹妹有个防备。”

我叹道:“是我连累了两位妹妹。”

易珠盈盈一笑:“姐姐言重了。倘若信王妃真要对我用刑,我熬刑不过,至多实话实说。只可惜我说实话也是无用,信王妃在姐姐面前已是一败涂地,这都是姐姐素日用心的缘故。姐姐的七窍玲珑心,我自愧不如。”

我哼了一声,淡淡道:“我若真的用心,又何至于到今日这步田地。如今是失了先手,苦思争劫罢了。”

易珠掀开碧纱笼,纤长的手指拈起一枚白子,神色转而清冷肃穆:“当年我虽不得宠,却也不忍见太宗的江山落入弑君恶逆之手。争劫虽难,却并非全无胜算。姐姐切不可灰心。”

我先落一黑子,扬眸道:“我不会。”

清晨入宫太早,往章华宫候着,却得知芸儿还没有起身,于是先往济宁宫看望玉枢。后花园的听雪楼沐浴在晨光之中,一半金红,一半铁青。草木都笼上一层淡淡的紫烟,池水倒映长天,宛若紫晶。楼下站着三个小宫女,挽着袖子细细擦拭道旁的树叶。寿阳的乳母下楼来,将夜晚喝剩的残茶泼在树根下,旋即掘土草草埋了。众人见我来了,都笑着行礼。我问那乳母:“我都来了好大一会儿了,怎不见你们娘娘下楼来?”

那乳母笑道:“回君侯,我们娘娘一早便去益园散步了,这会儿不在宫里。”

我笑道:“这倒奇了,济宁宫这么大一个园子不逛,去益园做什么?”

乳母稍稍迟疑,眸中现出忧色:“奴婢也不知道,娘娘已经连着三日出宫逛去了,也不告诉奴婢们为什么,只是每常回来,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娘娘不叫奴婢们跟着,奴婢们也不知从何劝起。”

我与绿萼相视一眼,都不明所以:“也罢,我就在这后花园散散步,一面等你们娘娘回宫。”乳母目送我走远,这才转身上楼。

转过听雪楼,向北望去,但见山石下一片石榴花开得正好,倒映在清流之中,似一线煌煌流动的烈火。过了桥,忽听石榴丛的深处,似有女子在哭泣。重重深翠让出一条通幽曲径,榴花明晃晃地照着,不觉生出一丝“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103]的寥落之感。

绿萼轻笑道:“定是哪个丫头受了委屈,躲在这里哭。”我点一点头,正欲回身过桥,绿萼忽又道,“这哭声甚是耳熟,倒像是婉太妃。婉太妃不是在益园么?如何躲在这园子里哭?”

我示意她噤声,一面钻入石榴花丛中。转过两道弯,只见一个身着淡墨色纱衫的女子,独自坐在青石板上垂头抹泪。深灰落寞的侧影,像是被如火的榴花烧穿的余烬。我问道:“何事哭泣?”那女子猛地抬起头来,正是玉枢。

玉枢见了我,愈发委屈起来,抱着我哭个不住。绿萼递了帕子,劝慰道:“娘娘别伤心,有什么话,只管对姑娘说。”

玉枢将哭得半湿的帕子藏在袖中,接过绿萼的帕子胡乱拭了泪,一面瓮声瓮气道:“你不是去了青州么?怎么又回来了?”

我笑道:“母亲不放心姐姐,所以命我回京。我本不想回京,谁知一进宫便看见姐姐在哭,可见母亲的忧虑是对的。”

玉枢白了我一眼,回身坐在青石上,背转过身:“我已经愁死了,你还笑我。”

我挥手令绿萼在路口守着,与玉枢并肩坐下:“再愁也要躲在听雪楼里哭,这副模样,让几位太妃太嫔看见了,才笑话呢。”

玉枢叹道:“你不明白,我正是不敢在听雪楼里,才一个人来这儿。”

我抚着她背,柔声问道:“究竟何事?”

玉枢叹息愈深:“前两日我心血来潮去外面闲逛,路过内官们的监舍,忽然听见里面传来小孩子的哭声。初时我以为是新进宫的小子挨了打骂,也不以为意。谁知越听越是耳熟,一时好奇便进去瞧了一眼。看见——”玉枢忽然停了下来,接着不可抑制地抽泣起来,“我看见濮阳郡王捧着一只脏兮兮的面饼在哭,身边也并无乳母宫人服侍。”说着泪珠扑簌簌地掉落在裙上,擦也擦不断。

濮阳郡王高晔是昱贵太妃的独子,昱贵太妃被诬谋反时,高晔被降为枞阳侯,软禁在监舍中。昱贵太妃平反后,高晔也回复了郡王爵位。听了玉枢的话,我也吃了一惊:“濮阳郡王为何竟不在宫中居住?”

玉枢却答非所问:“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面饼掉在土里,那几个内监却不肯给他换一个。他思念母妃,故此哭泣。所以这两日,我每天早晨都去瞧一瞧他,给他送些吃食,好在这两日他再没有哭过了。”

我又惊又怒,一时说不出话来。玉枢忽而转身,连声发问:“不是已经为昱贵太妃平反了么?不是恢复了郡王爵位么?为何信王还要如此对待他?那孩子才不过十岁,又没了亲娘,太宗的皇子便这样让他忌惮么?日后我的晅儿会不会也如此命苦,被关在见不到娘亲的地方挨饿受冻?”

玉枢越说越是仓皇焦虑,双目赤红,满脸是泪。我不忍看她,更不忍骗他,便转头望着曲折幽深的来路,合目道:“我也不知道。”

玉枢一怔,哭得更加厉害:“昨日沈太妃与我说起,她的儿子虽然继嗣睿王府,可睿王亲自去公堂作证,又收留华阳与祁阳二位公主,日后性命前程如何,也难说得很。太宗皇帝何等英武,如今他的子孙却任人宰割。”顿一顿,忽而举目向天,切齿憎恶,“若太宗有灵,就杀死信王!”玉枢素来温柔软弱,从来不曾这般疾言厉色。这几个字短促有力,仿佛用尽了一生的恨意。

皇宫早已密布信王的耳目,只怕济宁宫也不例外。我不假思索道:“姐姐慎言!”玉枢的目光忽而变作两道灼热的剑光:“怎么?难道你舍不得信王死么?”

我不愿与她争吵,于是淡淡道:“并没有。”

玉枢忽然紧紧捉住我的双手,急切道:“跟着你的刘钜不是功夫很好么?派他来了结信王也就是了!”

我摇头道:“没有这么容易。”

玉枢的目光霎时间变得冰冷而狐疑,面色铁青,开始口不择言:“我近来听见宫外的好些闲言碎语,都说你与朱云甘为信王爪牙,助他取得皇位。我瞧你这般舍不得他死,想来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