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满庭芳·座上婆婆(第4/4页)

她也记得,那晚所有人都整装待发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举家迁去凉都的时候,萧秀沁站在门口和自己说的那番话。

“我不求夫人能将我看成姐妹、亲人,可作为一个母亲,我只想把沈家的孩子好好地带大。因为我死后,见到老爷的时候,我要同老爷交差的,我……没有辜负他当年冒大不韪将我抬进门的期许。”

所以当一切浮华皆成云烟之后,其实留下的只有责任和生活。所谓爱和恨,早就随着那个入土为安的男人而消散殆尽了,所谓嫡出和庶出,其实在一族没落失权之后,也没有什么区分的意义了。

只是她真的没有想到,最后让沈家走出低谷再次得势的,竟然是萧秀沁的儿子!

话说其实六娘子在去清懿阁之前就已经决定之后要绕去景华苑了,所以见过沈老夫人以后,她并没有犹豫地就转向了南边。

虽现在刚到酉时末,但想着一家子人舟车劳顿一路都不容易,所以六娘子还是刻意加快了脚下的步子。到景华苑的时候,屋子外头没有守门的丫鬟,六娘子踌躇了片刻,便径自挑帘进了屋。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只里屋有几句轻语传出。

“这箱都是夏天的衣裳,先归置在一旁,等过两日有空了再理吧……”

“姨娘,这两盒子首饰都散了,你看……”忽然,小丫鬟的声音戛然而止。

当时的六娘子正站在敞着屋门的门口,见有小丫鬟闻声转头看到了她,她才笑眯眯地进了屋。

萧氏见了她,惊得忙站起了身,结果放在腿上的一叠整齐的衣裳就这样“哗啦”散了一地。

六娘子见状,忙不迭地上前帮着去捡,一时之间,本是安静的屋子变得有些乱糟糟的。

“扰了姨娘清净了,我是来给姨娘送大夫开方子制的消毒粉的。”六娘子笑起来的时候有一种很自然的亲和力,仿佛晴天浮动的一朵轻云一般,柔柔绵绵的,令人心情愉悦。

可即便是这样的笑容,也打消不了萧氏的惊慌失措。她左吩咐丫鬟赶紧去泡茶,右亲自去给六娘子搬了椅子,中间还要应付着和六娘子说话,真是慌乱得没了章法。

六娘子将一切看在了眼中,心里闪过一阵伤感,便屏退了一屋子的丫鬟,然后上前一步,握住了萧氏略微冰凉的手,道:“姨娘别忙了,媳妇坐一下就走。”

一声“媳妇”,让萧氏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可正当六娘子想拉着她坐上暖炕的时候,忽然只觉手背传来一丝温湿,六娘子疑惑地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白皙的手背上竟晃动着两颗豆大的清泪。

“姨娘……”六娘子慌忙地扯了帕子去帮萧氏擦眼泪,可萧氏却闪躲得厉害。

“不敢不敢,夫人……”

“姨娘,不管您觉得道理上说不说得通,可事实上,您是侯爷的亲娘,便是我陆云筝的婆婆,可如今我却只能喊您一声姨娘。您若是再觉得受之有愧的话,只怕到头来难过伤心的只能是侯爷和我了。”

大周的礼教就是这么的情理不容。论辈分年纪,萧氏都是六娘子的长辈,可是按地位身份来说,六娘子却是侯府夫人,而萧氏只是个妾,她远不及六娘子尊贵,甚至都比不上府上庶出的哥儿姐儿。

六娘子当时就很头疼,对于这个婆婆,自己该拿什么姿态去面对。可在见到萧氏的那一刻,六娘子却觉得萧氏给人的感觉就只有四个字——温顺贞柔。只那一瞬间,六娘子心里便是情感大于理智了。

而听了六娘子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后,萧氏则温柔地反握住了她的手道:“夫人有这份心思,对我来说便足矣。侯府之大,悠悠众口,夫人还需谨慎,这是侯爷的体面,也是全家人的体面。”这一句话,萧氏说得真切又不卑不亢,眼中的慌张也被镇定所代替。

六娘子心中一动容,便就着屋里明晃的烛火,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女子。萧姨娘的年纪其实应该和沈老夫人所差无几,但可能是身形的原因,娇小温婉的萧氏看上去要更年轻些,若没有她眼角那几丝显而易见的细纹,六娘子或许会觉得她还未到不惑之年。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损她翩然的风韵。

有些女子美在外表,在姿色最盛时,或许会令人惊叹,但这种美却如夏花一般,怒放之后便是衰弛,那原本的惊艳之色也会慢慢地从脸上流失,最终只剩下枯槁。

可有些女子却美在风韵气质,这是一种沉淀和历练的积累,这种美就如同那窖藏的佳酿一般,历久弥香,不论何时细品,都会令人留恋难忘。很显然,萧姨娘就是后者。

不知为何,六娘子一看到萧氏就会想到英娘。其实论姿色,英娘不及三娘子,可六娘子却觉得英娘的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怡然的风韵,或许,这正是吸引皇上的地方?

脑子里这样一想,六娘子便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英娘的身上。

“进宫的时候,是我和侯爷送的,三日后便被封为了嫔,皇上还亲赐了封号‘蕙’,如今连侯爷也要称英娘妹妹一声蕙嫔娘娘了。”

萧氏静静地听着,待六娘子说完以后,方才微微地点头道:“宫中不比家里,我也不能给她什么体面,有些话,还望夫人在给蕙嫔娘娘写信的时候多多提点她。让她切莫骄躁,一定要尽心地服侍皇上和皇后娘娘。”

感觉到萧氏握着她的手微微地颤了一下,六娘子便忙笑道:“姨娘放心,毕竟是侯爷的亲妹妹,侯爷一定不会让英娘受委屈的。”

萧氏看了她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忽然用非常低的声音似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我这辈子也没什么奢求的了,只盼着你们都好。你们都好了,回头我到了地底下,也能和老爷有个交代了……”

六娘子一愣,忽然想到,就在方才,沈老夫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她不由得反驳道:“姨娘可是要长命百岁的,眼下既已经住回了家,您在这儿且放宽心吧,侯爷千方百计地接姨娘回来,是希望您来享福的,您若心里一直藏着苦,侯爷怎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