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满庭芳·座上婆婆(第2/4页)

“母亲您看,四弟妹可真是个俊俏的美人坯子!”正当六娘子和沈老夫人在互相打量的时候,一旁忽然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如黄鹂轻啼,悦耳婉转。

六娘子好奇地顺声望去,只见沈老夫人的身侧站着两个碧玉一般的女子,一个一身粉紫对襟交领褙子,梳着一个翻叠圆鬟髻,一支秋蝶无笙琪霜簪衬得她肌肤如玉,美若绢画人儿。而另一个身形稍娇小玲珑一些的女子则穿着一件水红撒虞美人花亮缎斜襟袄子,年纪看上去也要略小一些,梳的是弯月髻,化的是云烟妆,浅浅的粉色胭脂将她的气质衬托得更婉约动人。

六娘子自认“美女”二字从来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是以当众被一个美女夸自己长得俊俏,她就算脸皮再厚也有些经不住了,便红着脸直摆手。

“哟,母亲,四弟妹不仅是个俊俏灵透的,而且还是个薄脸皮子。”

这一次六娘子看清楚了,说话的是那个穿粉紫色褙子的高挑女子。

老太太“呵呵”地笑了笑,然后拉过了她身旁的两个女子给六娘子介绍道:“这个嘴巴厉害不饶人的,是你大嫂,你五弟妹就安静多了,素日里话不多。”

六娘子这才恍然大悟,这粉紫衣衫的女子是沈家大爷沈聿齐的嫡妻周氏,而那笑颜盈盈的红衫女子则是沈家五爷沈聿天的嫡妻安氏。捋清了关系后,六娘子连忙福身道:“见过大嫂,见过五弟妹。”

周氏和安氏也立刻向六娘子回了礼,然后周氏便笑道:“母亲这会儿有四弟妹陪着说话,那我和五弟妹就先回屋了,一地的箱笼摊在那儿,别人不知的,还当我和大爷在那儿摆地摊呢。”

沈老夫人笑眯眯地拍了拍周氏的手道:“你便是嫌我老婆子无聊,罢了罢了,你们也早些回去,这一路颠簸的,够折腾了,明儿一早也别来请安了,让我也睡个安生觉。”

周氏和安氏闻言,点头福身退了出去。

不过在侧身越过六娘子的时候,周氏却偏了头在六娘子的耳畔留了一句道:“多谢四弟妹,那澄瑞园清新雅致,大爷和我都很喜欢。”

六娘子一怔,抬头的时候却见周氏已和安氏说笑着跨出了门槛。

六娘子心里不禁感叹道,这个周氏,也够八面玲珑的……

“你大嫂是个热心的,家里的事儿,以后你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便问问她,不会错。”待周氏和安氏出了门,沈老夫人便微微地松了松肩膀,然后笑着让丫鬟给六娘子搬了椅子。

“媳妇人微言轻,还有很多事儿是要和妯娌多学习的。”六娘子垂着头,做足了恭敬状。

沈老夫人闻言,眼神一闪,然后问道:“媛姐儿如何?”

“同德堂的方大夫已留了药方子,晚膳的时候也给媛姐儿喝了药,我来的时候她刚退了烧。”说到媛姐儿,六娘子就有些欲言又止,因她和沈老夫人两人今日也只是丑媳妇刚见了公婆,若太自来熟似乎也不好。

不过就在她踌躇间,沈老夫人已经开口道:“老四虽不是我亲生的,可这些年沈家和从前不能比,一家人要共渡难关,只能紧紧地抱作一团,我对他们几个子女,也都是一视同仁的。我也是半只脚踩在棺材里的人了,如今能看着沈家复势,回头到了底下,我见着他父亲,也总算是有个像样子的交代了……”

“母亲……”

见六娘子急着打断了自己的话,沈老夫人便抬手止了她的声音,继续道:“本我在凉都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你是赵老的外孙女,涵养品性那是肯定没的说的,可毕竟年纪小了些,且又是金枝玉叶的,只怕这偌大的一个家,你打理不好。不过只看今日几件事儿,我便知道我是多虑了,你虽年轻,可进退有度、得体大方,为人处世又懂分轻重缓急,是个耐心有德的好孩子。”

能得沈老夫人如此高的称赞,对六娘子而言是始料未及的。

想当初,她是从沈慧春和沈慧英两姐妹的口中探过沈老夫人的为人习性的,知她虽看着好说话,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可骨子里却是个说一不二、眼中不揉沙子的果断刚毅的男儿性子。是以六娘子真的没有想到,在第一次面对自己的时候,沈老夫人竟会摆出这样一副慈蔼的姿态来。

“母亲……谬赞了,我没有母亲说的这么好。”初次见面,若是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六娘子还能想办法周旋过去,可这般一下子如掉进蜜罐里一样的开场白,让她不免觉得有些诚惶诚恐了。

沈老夫人看了她一眼,然后道:“这儿毕竟是侯府,我来的时候就和老四说好了,家里的事儿我不管,往后我也只管含饴弄孙。你们若高兴,就来我这里多走动走动,若是不高兴,毕竟还隔着好几个屋檐,不常来也没事儿。这次来宣城,咱们和四房分了家,可就算这样,来的三房人加起来也不少。你两个叔父这儿是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后到底分不分,也要看他们两家的意思。一笔写不出两个沈字,沈家这些年不容易,不能好不容易把苦挨过去了,临到要享福了,家里人却起了内讧。”

六娘子闻言,只觉背上传来阵阵凉意。是了,这才应该是沈老夫人对自己的姿态,先灌好话,再告诉她将来当家主母要注意的分寸。

六娘子觉得,兴许沈老夫人已经预计到自己将来正经开始主持家事的时候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了,不过很显然,对于那些鸡毛蒜皮无伤大雅的小事儿,老太太是不放在心上的,可是若要破坏了沈家眼下的“团结”,那老太太肯定是第一个不依的。

想一个宅邸,三户人家,虽左右都是亲宗,可不掌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理财不知道亲疏重,所以六娘子也觉得,自己在主持家事这条路上简直是任重而道远的。

这样一分析沈老夫人话里的意思,六娘子忽然整个人都警觉了起来。

其实,或许连沈老夫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她这番话,多少透着一丝放权盯人的意思。而六娘子也不太相信,这么大的一个侯府,回头若是闹出了什么分歧,老太太真能做到睁一眼闭一眼什么都不管的。

不过,这样的方式,六娘子却是不太喜欢的。这就好比皇上让你去管一个省,明言放权,可偏偏把你抬高了架空了,结果反而你事事都要向皇上请示汇报而没了实权。不过六娘子也暗暗发誓,回头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她要么就双手一摊什么都不管了,要么就肯定要据理力争到底的。

想到这里,六娘子便深吸一口气道:“只怕媳妇拙笨,学不来母亲的半点睿智。想外祖父和父亲当时就担心我过门之后会露怯,成亲以前,便是由着外祖母和母亲手把手地教了很多主持家事上的细致活儿,不过到底也都是纸上谈兵,回头若是要操办什么大事儿,还是要母亲把关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