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奉雉(第3/4页)

贾奉雉低头看着自家的村庄,依然在眼前,他心想,妻子体弱,走不快,肯定还在路上。便急忙走了一里多路,却已经到了家门口,只是房屋墙壁零落,原来的景象全无,村中的老老少少,竟然没有一个认识的,心中这才害怕惊异起来。忽然,他想起东汉的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上神仙,后来返回家乡时的情景,与眼前倒很相似。他不敢进门,在对面人家前坐下来休息。坐了好久,才有一个老头拄着拐杖走出来。贾奉雉向他行了个礼,问道:“贾奉雉家在什么地方?”老头指着他家说:“这就是呀。你大概也是想问这件奇怪的事吧?我倒是都知道。传说这位贾相公知道自己考中举人后就消失了,他走的时候,儿子才七八岁。后来,儿子长到十四五岁时,母亲忽然大睡不醒。他儿子在世时,不论寒暑都替她换衣服。等儿子死了以后,两个孙子很穷困,房屋也都拆毁了,只好用木架铺上草将她盖上。一个月前,老夫人忽然醒过来了,屈指一算,已经一百多年了。远近的人们听说这件奇事,都来访问探看,近来稍微少了一些。贾奉雉恍然大悟,说:“老人家不认识贾奉雉吧,我就是呀。”老头大为惊骇,赶紧到贾家报信去了。这时长孙已经死了,二孙子贾祥,今年已经五十多了。因为觉得贾奉雉显得年轻,怀疑其中有诈。过了一会儿,贾奉雉的夫人出来,这才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夫妻俩涕泪涟涟,互相招呼着进了屋。但苦于没有房屋,只好暂时住进孙子的屋子。家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全都跑来看望,一大帮人围在他们的身边,都是他们的曾孙、玄孙,都显得丑陋粗俗,没有文化。长孙媳妇吴氏打来酒,做了些粗茶淡饭招待他们,又让小儿子贾杲和他的媳妇来跟自己住在一起,腾出房子打扫干净给祖爷爷和祖奶奶住。贾奉雉进了屋子,只觉得到处都是烟气尘土,夹杂着小孩的尿臊味,一股臭气扑鼻而来。才住了几天,他就很是懊悔,实在无法忍受。贾奉雉夫妻的一日三餐由两个孙子轮流供应,烹饪的技术特别差。乡里的人们因为贾奉雉刚刚回来,天天请他喝酒吃饭,但他夫人常常吃不到一顿饱饭。长孙媳妇吴氏出自读书人家,很懂得做媳妇的礼数,一直供奉很好,不敢懈怠。但贾祥家的供奉日渐稀少,有时甚至大呼小叫着给他们吃的。贾奉雉非常气愤,带着夫人离开家,到东村教书去了。他常常对夫人说:“我很后悔这一次回家,但是悔之已晚。迫不得已,我只好重操旧业,如果心中不感到羞愧耻辱,富贵是不难得到的。”过了一年多,吴氏还时不时送些吃的来,而贾祥父子却再也不上门看他们了。

这一年,贾奉雉通过考试进了县学。县令很看重他的文章,赠给他不少钱财,因此家境稍稍富裕起来。贾祥也渐渐地来套近乎。贾奉雉把他叫进屋,算了算当年他供养自己的花费,取出银子偿还给他,喝令他从此不许再上门来。然后他又买了一所新住宅,将吴氏接来一起住。吴氏有两个儿子,大的留下守着原来的家业,二儿子贾杲很聪慧,贾奉雉便让他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读书。贾奉雉从山中回来以后,把世事看得更加透彻。不久连考连中,一举考中了进士。又过了几年,他以侍御的身份出巡两浙,声名显赫,歌舞楼台,一时间称为盛事。贾奉雉为人耿直,不怕触怒权贵,朝中的一些大官都想找机会中伤他。贾奉雉屡屡上书请求辞官还乡,但皇上都不肯答应,过了不久,灾祸就降临了。原来,贾祥的六个儿子都是无赖,贾奉雉虽然和他们早断了往来,但是他们却借着他的名望作威作福,强行霸占他人的田产房屋,乡里都把他们视为祸患。村中某乙娶了新媳妇,贾祥的二儿子竟然强夺回来做妾。某乙原本就是一个狡猾奸诈的人,乡里百姓捐钱帮助他打官司,这件事一直传到京城。朝中的大官纷纷上奏攻击贾奉雉,贾奉雉实在没有办法替自己辩解,被投进监狱关了一年。贾祥和他的二儿子也都在狱中病死了,贾奉雉被判到辽阳充军。这时,贾杲入学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为人很是仁厚,名声不错。贾奉雉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已经十六岁,他们便将儿子托给贾杲收养,然后带着一个男仆和一个仆妇出发了。贾奉雉说:“十几年的富贵,还不如一场梦的时间长。如今才知道所谓荣华富贵的地方,都是地狱境界。我真后悔此次回家,比起刘晨、阮肇,多造了一重罪孽。”

几天后,他们抵达海岸,远远地看见有大船前来,鼓乐繁盛,侍卫都像天神一般。船靠近后,一个人从舱内走出,笑着请贾奉雉到船上休息片刻。贾奉雉一见此人,十分惊喜,便一纵身跳上船去,押解他的差役也不敢阻拦。贾夫人急忙也想跟过去,但船已经走远了,便愤恨地跳进海里。她在水中漂泊了几步,只见一个人从大船上放下一条白练,将她救上船去。押解的差役急忙命令船夫划船去追,一边追一边呼喊,但是只听见鼓声如雷,与波涛的轰鸣声相呼应,一眨眼的工夫,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贾奉雉的仆人认得船上的那个人,原来就是郎秀才。

异史氏说:世人传说陈大士在考场上,文章写好以后,吟诵了好几遍,叹息道:“这样的文章什么人能赏识!”说完,将文章扔掉,又重新作了一篇。因此,他在考场上写的不如他平时的文章。贾奉雉因为在考场写了那样的文章而羞愧逃走,说明他是个有仙骨的人。但是,等他再到人间时,为了生计,只好贬低自己的身份,可见贫贱对人的伤害是多么的厉害啊!

  1. 【注释】

  2. 平凉:县名,在今甘肃省东部。
  3. 谈言微中(zhòng众):《史记•滑稽列传》:“谈言微中,亦可解纷。”意谓言谈隐约委婉,但切中事理。
  4. 课艺:制艺的习作。
  5. 足下:称呼对方的敬辞。
  6. 小试:参加府、县及学政的考试称小试,也称“小考”或“小场”。此指岁试或科试。
  7. 闱场:也称“大场”,指乡试或会试。闱,考场,乡试称“秋闱”,会试称“春闱”。榜尾,指榜上最后一名。
  8. 仰而跂之:谓仰首高攀。跂,踮起脚尖。
  9. 俯而就之:降格屈从。《之礼记•檀弓上》:“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以上两句化用其义。
  10. “学者”四句:意谓读书人为传世而立不朽之言,即使他享受高俸也不算过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味列八珍,指古时馈食于王的八种烹饪方法。《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꺨珍、渍、熬、肝膋也。”泰,泰侈、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