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王阳明卒于1529年1月9日,农历己丑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属嘉靖七年,非嘉靖八年。

[2]《大学》:原为《礼记》中一篇,相传为曾子(孔子学生)所作。《大学》有“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3]旧本,即郑玄注、孔颖达疏的《礼记·大学》。

[4]指二程与朱熹。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程颐(1033—1107),字正叔,号伊川。程氏兄弟为河南洛阳人,其学被称为“洛学”,早年曾就学于周敦颐,并与周敦颐、邵雍、张载并称“北宋五子”,为宋明理学的先驱。二人提出的“理”范畴,对整个理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思想见于《二程遗书》《二程文集》等。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卒谥文,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熹为二程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二程之学,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5]朱熹以旧本为误。故将《大学》分为经(第一章)与传(后十章),并修改文字,另补传一章以释“格物”“致知”之义,名为《大学章句》。

[6]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妹婿,也是王阳明的第一位学生。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及第,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在思想上追随王阳明,致力于“良知说”的疏通辨析与传播。徐爱生前欲为阳明出《传习录》,可惜早逝,后由同门薛侃、钱德洪等人代为完

[7]二氏:即佛家与道家。

[8]《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人心自私危险,道心幽昧微明,必须精研专一,诚恳地遵行中道。

[9]自此条起至第一四条为徐爱所录。前后分别为徐爱所作的序和跋。

[10]邓艾民先生认为,此处“亲”当作“新”,译文从此说。

[11]上述引文皆出自《大学》。

[12]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契,商朝始祖,帝喾之子,帝尧之弟,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司徒,掌教化之职。

[13]“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敷:布、施义。

[14]“明明德”:前一个“明”字为动词,是彰明、发扬的意思;后一个“明”字是形容词,即光明、高大的意思,形容德性。“明明德”即发扬高尚的德性。

[15]《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俊”通“峻”,高大的意思。

[16]“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意为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志向坚定,而朱熹在《大学章句》中用“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来解释这句话。

[17]《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则反对告子“仁内义外”之说,认为仁义的根本在于心中。

[18]语出朱熹《大学章句》第一章注。“天理”即大自然最根本的规律,犹言“天道”。

[19]《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即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此处“清”当作“凊”(qìng),后文误作“温清”“夏清”处皆保留,不另注。

[20]郑朝朔,名一初,广东揭阳人,王阳明任吏部主事时,朝朔为御史,曾向王阳明问学。

[21]《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辩”通“辨”。

[22]宗贤: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号久庵,浙江黄岩人。明朝正德五年入王阳明门下。但晚年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均有所批判,倡导经世之学。

[23]惟贤:顾应祥(1483—1565),字惟贤,号箬溪,浙江长兴人,王阳明的学生。

[24]《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慊。”

[25]止至善:达到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26]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朱熹将“格物”理解为即物而穷理,即在事物上探究道理。而王阳明将“格”理解为正,“格物”之义便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与朱子之说大相径庭。

[27]《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即通过泛观博览扩充知识,“约”即通过礼的作用使行为有所节制。

[28]《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即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通达于天道。

[29]子夏,姓卜,名商。曾子,名参,字子舆。二人均为孔子学生。

[30]“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语出《孟子·尽心上》,表现三种境界的人:第一种是能够尽其本心、体悟德性以至于通晓天道的人;第二种是存养本心、涵养德性以至于顺应天道的人;第三种是无论生老病死、寿命长短都能始终如一,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的人。“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语出《中庸》,表现不同境界的人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呈现出的三种不同状态:“生知安行”即天生就知道、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学知利行”即学习后就能知道、通过训练就可以做到;“困知勉行”即经历困苦才能知道、通过努力才能做到。三者成功之后所达到的境界是一致的。

[31]“性”即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本质所在。以儒家一般的观点来看,性由天所赋予,万事万物皆有其性,人也同样禀受天性,而得以成为人。

[32]“文”,本义是文饰,后引申为礼在社会教化中所起到的作用。